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万象“耕”新丨老农57,年发工资200万元
新湖南 • 综合
2022-04-28 07:11:15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李善友:“我们要坚守‘粮’心”

老农57,年发工资200万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通讯员 赵宇峰

“现在已经插秧2000多亩了,还剩1000多亩在4月底前将全部到位。”4月22日,在邵东市灵官殿镇民新村的水稻田旁,种粮大户李善友一边指挥着农机手进行插秧,一边对记者说道。

今年57岁的李善友,原本一直在外经商,2006年回到家乡创业,并于2008年当选为民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看到村里不少村民外出打工,田地荒芜,李善友心里很不是滋味。2008年,他将家门口30余亩抛荒的地,流转过来种上水稻。“村民不愿种田,我要带头种。”李善友说。

夫妻俩勤劳肯干,虽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也换来好收成,30亩水稻当年赚到2万多元。

这次成功,坚定了李善友种田的信心,决心逐年扩大农田承包规模。

30亩、200亩、600亩……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成为李善友思考的重点。他先后到长沙、娄底等地学习,拜访水稻种植专家。2015年,李善友成立邵东市友群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用种田挣来的钱,加上政府的补贴,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2018年,李善友成立湖南省蒸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造仓储能力达5000吨的高标准恒温仓库,添置可年产数千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附加值。

随着年纪渐长,孩子们都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劝他在家享享清福,不要再种田了。李善友不但不听,还继续扩大种田面积,去年,李善友种植水稻4300余亩,年产大米近3000吨,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要坚守‘粮’心。” 李善友常跟儿子讲国家的政策、谈粮食产业的发展前景。在他的感召下,李善友在外工作的两个儿子也回乡加入父亲的种田事业。

今年,李善友又流转周边300余亩土地,准备种上双季稻。还花费16万多元,购置了一台重金属检测仪,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稻谷“拒之门外”。“种田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科学、懂管理,这样不愁赚不到钱。” 李善友笑着说。

如今,李善友的种田事业蒸蒸日上,不仅自家发家致富,而且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并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发展水稻。去年,李善友发放务工人员工资200多万元。

责编:邓玉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