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作品评论 ▏真实,是最纯粹的诗意——熊芳读向延兵(向未)诗集《九歌》有感
新湖南 • 综合
2021-11-12 22:37:58

真实,是最纯粹的诗意

——读向未诗集《九歌》

文/熊芳

近日,本土诗人向未再次推出了倾注其心血的新诗集《九歌》(西安出版社)。这是向未继出版《神鸟的暗示》《春天的宽恕》《回头者是谁》《禅诗三百首》《阳光引》《木棉袈裟》等8部诗集后,于2020年创作完成并公开出版的个人第9部诗集。

《九歌》一共收录了向未创作的287首诗歌,此集以短诗为主,分为《小于九》《等于就》《大于九》三辑。诗歌大多短而精,跳跃而灵动,想象空间大。从过去、现在,再到未来;对亲人、朋友,再到山川草木,皆有涵盖,体现了向未对生命万物的深情触摸和深度思考。

前不久,在“2020年中国常德诗墙诗歌朗诵大会”上,向未深情的朗诵了一首自己的原创诗作《温暖》,这是一首想念母亲的诗歌,他的真情流露和坦率,让很多观众听之落泪,对于一个出家人,他怀着满心的诚意与悲悯;作为一个诗人,他又比一个纯粹的出家人多了几分对生活的憧憬期待和细致敏感。

本集中的作品大多从细微处着手,放眼于博大,倾注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参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写了这么多年的诗,也看了大量的诗作,我始终觉得:真正的好诗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孩子,而不是用词语堆砌出来的巨人。是向内观的豁达和对生命最本源的探寻。

每个黑夜里的神灵都沉默不语

萤火虫不慌不忙

用微弱的光亮触摸黑夜

触摸黑夜里的神灵

黑夜里的灵魂没有编号

虚度无从考证

萤火虫望望天空

发现黑夜没有缝隙也没有痕迹

——《萤火虫》

诗人的这首《萤火虫》,以黑夜和萤火虫作为意象,黑夜没有缝隙也没有痕迹,因为萤火虫自己就是这黑夜的缝隙和痕迹,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所带的光芒,穿行于黑暗之中,迷失而匆忙。诗人无论是写物还是写景,都是与自己或是与自己当下的心境相呼应,诗人所写的萤火虫,就是在写自己,用微弱的光亮触摸黑夜,触摸黑夜里的神灵。黑夜里的灵魂没有编号,一视同仁。我们又何尝不是小心翼翼的带着自身的一点微光,慢慢地探寻,在黑暗中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诗歌写出来的文字是有限的,但是诗意可是无限延伸到远方。还有一首只有24个字的短诗:枝条上的花瓣/顺着阳光飘零/那掩埋花瓣的/正是我的贵人——《贵人》,这首短诗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可能还有些不明其意,但是再读的时候,会觉出深意,越读越是欢喜,就像真的遇见了一生的贵人。众生都可做那枝条上的花瓣,那掩埋花瓣的,可以是风、是雨、是沙石、是四季,或者是某个人,只要遇上,就是贵人。

看此本诗集,会发现诗人较之前的诗作多了一些思乡的情绪,他都一一的用诗歌表达了出来。

我的乡愁很重,即使回到家乡

我也还会思乡,我也还会思过去的乡

我抱紧儿时磕头的神龛

再找不到上一代人的行踪

乡愁啊,你为何不道出我最后的身份

我最后的身份就是游子

我眼角的那滴泪不是泪

是游子的一粒盐

——《为什么回到家乡还会思乡》

故乡一直是诗歌写作的一片沃土,由于成长和生活所需,诗人也是辗转于乡与城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所见所闻所历的深度思考,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日益加重。在这首诗中,诗人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乡愁很重,重到什么程度?即使回到家乡,也还会思乡,还会思过去的乡。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们现在回到的家乡,早已不是我们心中所思的家乡,因为此时的我们已长大,已离开家乡踏足过异乡的土地,父母已老,或已离去,我们的童年也早已远去,哪怕我们再次回到家乡,也成了游子。“我眼角的那滴泪不是泪,是游子的一粒盐”,带着苦涩和无奈。

刚埋葬姐姐,家乡便飘起雪花

这个冬天的雪,杀死我心中许多的白

弟弟对我说,你说埋葬了父亲

就等于埋葬了故乡;今天你又埋葬了姐姐

我说埋葬姐姐我就躲在乡愁背后不再露面

尽管明年清明会有一些青草在姐姐坟上醒来

——《大雪纷飞》

姐姐,我没有等到你醒来

我等到的是姐夫要我为你选一块墓地

我看不透悲伤的深浅

又如何托起你生前的欢愉

我为你选的墓地

是我对你的留白

——《姐姐,我没有等到你醒来》

这两首关于姐姐的诗歌,在简短的句子中,看到了作者“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痛与沉重。随着亲人一个个的离去,一次次的送别也把故乡送别。我们的乡愁缘何而来,是因为故乡的亲人和关于亲人间的记忆,萦绕在内心深处形成。如果故乡没有了亲人,又何谈故乡与乡愁。在失去自己的亲人面前,作为一个出家人的向未,也看不透悲伤的深浅,他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但更是一个人,一个切切实实的肉体,承载着寸草春晖的亲情与爱。

伤口未必知道伤口的真相

故乡的伤口最痛

因此我一次次返乡

惟有返乡才是最好的疗伤

伤口一定知道伤口的深浅

游子的伤口最痛

因此我一次次返乡

惟有返乡才是最好的疗伤

——《疗伤》

再看诗人的这首《疗伤》,故乡的伤口最深,游子的伤口最痛,但哪怕如此,诗人还是一次次的返乡,因为惟有返乡才是最好的疗伤。都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一次次返乡,返的不是乡,返的是已经逝去的时光和记忆,并在这些失去中找寻心灵的慰籍。未来并不遥远,过去才最遥远,越遥远的事物,越能给人慰籍。

小时候,站在村头

我总向往着去远方

长大了,当到过很多地方

才晓得故乡是最远的远方

日渐老去,回到故乡

我竟是我的远方了

——《2018年中秋小记》

没有到过远方的人是没有故乡的,诗人的这首写故乡的佳作,特别是最后那句“我竟是我的远方了”,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感叹,却直击内心,可以说是出其不意的震撼。这首诗用简单的三小节六句话,把作者的一生像拳头一样收紧,又让读者在稍作停顿后摊开无限的回忆与遐想,人的一生就像一支离弦箭,永远也不可能回头,所以现在的我们,早已不是当初迈出第一步的我们,此此刻的我们、未来的我们,或在想象之中、或在预料之外,只会相去甚远。在这首短短的诗里,诗人不仅仅要表达故乡成了远方,最本质的,是自己成了自己的远方。“我是我的远方”,这种时光无法到达的无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人生最真实的存在。

前面有提到,向未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但更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男人,他不同于其它的出家人,是因为他还是一个诗人,因为诗,让他原本看透的“红尘”又变得“多情”起来。

错过的地方

三分之一荒芜

三分之一沦陷

三分之一变成风景

回不去,是为怀念

回去,也是为怀念

人老花同。如果再相遇

花很可能装作不认识我

——《为你》

女人最大的苦恼来源于被男人征服

女人最大的幸福其实也是这种苦恼

男人最大的幸福是被女人摊开灵魂

享受回到摇篮里的温暖

——《最大的幸福》

世上的万物生长和情感的生灭都是带着辩证存在的,男人和女人就是这些辩证存在之源。向未带着一个出家人旁观者的视角,看待男人和女人间的幸福与苦恼。幸福是一种苦恼,苦恼也是一种幸福,这样对立又对等的存在,也让男人和女人相互需要、相互依存。而男人始终是个孩子,他们一生都在寻找母亲怀抱中和摇篮里的温暖。向未作为出家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温暖和幸福。

江湖在花儿眼里长生不老

兴许我的诗歌没有读者

但是万一有一位呢

所以我要认真地为这一位写

写好每一行

写好每一字

营造好每一意象

兴许我不在人世以后

我的诗歌没有读者

但是万一有一位呢

所以我要认真地为这一位写

写好每一行

写好每一字

营造好每一意象

大地不会留下我的足迹

但是我可以为我证明

我曾确实

路过人间

而且你将是我遇到的

最后一个

干净的人

——《跋》

作者在本集的最后用一首短诗作为跋,“我曾确实/路过人间/而且你将是我遇到的/最后一个/干净的人”,只有自身干净的人,他所见到的才会是干净的。如果说向未以一个出家人在之前的诗歌创作中多以禅意启示他人,那么这本《九歌》中的文字所体现出来的则是向未回归真我之作。此集中,还有很多触心的诗句,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坦诚的向未,如《默守的良宵》——“月光裸卧的南山/放低自己/再放空自己”;《吾乡》——“有一天,如果有一天/必然也有那么一天/当我们要入圭为安/会跟落叶亲吻红尘一样/有这么轻盈这么沉寂吗”;《回向家坡》——“荒年/不知情浅/除了爱就是疼痛”;《愧对沅江》——“一个中年人,像我,宁肯不许愿/也断不可对沅水打诳语/宁肯在此岸亏欠,在彼岸遗憾/也断不可模仿哗众取宠的表演/曲罢一尊空。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小人物/现在只求风平浪静/和鱼儿说说话”……等等。字字句句都已经毫无掩饰的体现出诗人与自己的和解、与生活和解,在这种自我和解中,让读者感受到一个诗人的初心与使命。

向未不仅已出版了9本诗集,还出版了散文集《戴斗笠的少年》《风流才子张天夫》等4部;创作出版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入仕》《阴魂》《猪八戒浮世录》《虚云长老传奇》《鸠摩罗什传》《印光法师》6部,以及出版专著《<红楼梦>佛学辞典》《常德禅》等书籍。

向未笔耕不倦、与书为伴,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孑然一身,正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创作。相信他的创作不会止于《九歌》,文字已成为他的归宿。当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展露无遗,纯粹的诗意才会溢出纸面。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省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