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百年党史·株洲故事㊹ | “湖口挽澜”:保存中国革命“星星之火”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08 17:54:12

【名片】“湖口挽澜”旧址

湖口挽澜旧址位于茶陵县湖口镇。1927年12月,得知窃取工农革命军团长要职的陈皓率部往湘南方向叛变投敌,毛泽东心急如焚,带着毛泽覃、陈伯钧等人,从江西宁冈赶到茶陵湖口镇,逮捕了陈皓及同伙,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幼年的红军。

▲“湖口挽澜”旧址

【寻访】

毛泽东步行上百里山路

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有了这块根据地,我们屁股坐在罗霄山,两脚伸向江西和湖南,依靠周边几十个县上千万人口,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1927年12月28日凌晨,茶陵县湖口墟东侧的一块稻田里,一群身着军装的战士席地而坐,周边站满了前来赶墟的群众,他们听得聚精会神,一名身着中山装的青年人,正发表着激动人心的演讲。这名青年叫毛泽东,他的一席话,教育和鼓舞了现场官兵和群众,同时他还公布了陈皓一伙的罪行。3天前,毛泽东得知陈皓要投敌的消息,心急如焚,不顾腿伤,带着毛泽覃、陈伯钧、黎育教等数人,从宁冈茅坪出发,急行上百里,追赶工农革命军。根据史料记载,工农革命军撤出茶陵县城后,陈皓一伙以去湘南发展、扩大队伍再回井冈山为由,率部向南,意欲投靠驻湘南的国民党军。1927年12月27日,陈皓率部到达湖口,在这里,往东即到井冈山宁冈,往南是湘南桂东方向。向东还是向南,宛希先、谭震林等与陈皓发生了激烈争执。正当部队离开湖口南去的时刻,毛泽东赶到湖口,稳定了队伍。当晚,毛泽东连夜在湖口召开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会上,宛希先、张子清揭露了陈皓一伙企图叛变投敌的阴谋,当即将陈皓等人看押了起来,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这就是著名的“湖口挽澜”事件。

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从湖口镇政府出发,路过喧嚣的湖口墟市,走过一座小桥,沿着潺潺清澈的厂江溪,来到一个叫“老园里”的地方,一片油菜花对面,就是“湖口挽澜”旧址,那里杂草丛生,青砖灰石的建筑地基还清晰可见。“这里曾是大地主王其生的家,‘湖口挽澜’事件发生时,毛泽东就住在这里,并在召开干部紧急会议,挫败了陈皓一伙的阴谋。”湖口村原支部书记廖德发说,王其生非常开明,十分支持革命,毛泽东离开时,还赠送了一担银元。“如果没有‘湖口挽澜’,后果将不堪设想,历史也将被改写。”茶陵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尹烈承说,“湖口挽澜”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张宗逊、谭家述、赖毅等开国将领在后来的回忆录中都有记述:“新生的幼年红军所遭遇到一场极端严重的危机,被我们党英明、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同志挽救了。”“湖口挽澜”事件还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毛泽东在湖口墟上演讲后,当场批准了200多名茶陵籍有志之士参军。”湖口镇综治办主任曾元发的爷爷和伯父开国少将曾敬凡,就是当时参加革命的,“我爷爷背着11岁的伯父上了井冈山。”“‘湖口挽澜’事件,实质是两条路线之争。”茶陵县退休高级历史教师王薛刚认为,以陈皓为代表的黄埔军校生,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路线,毛泽东则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这才发生“湖口挽澜”事件,“历史证明毛泽东提出的道路是正确的。”

▲ 曾元发讲述毛泽东当年在这片田地里开会的故事。

“湖口挽澜”旧址

将被建成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离开后,“湖口挽澜”事件发生地王其生的家,后来被国民党烧毁,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一块写有“毛泽东‘湖口挽澜’旧址”的牌子立在草丛中。

虽然“湖口挽澜”旧址目前是一片废墟,但在村民的心中,这里一直是“神圣之地”。《乡土文学社》编委林晚同参观旧址后,留下深深地感叹:“一个不显眼的牌子……安静的模样,从不想炫耀,像一片秧苗静静生长的田野,像一支红色的歌谣。”

不过,有游客却认为,面对这么著名的历史事件,仅仅竖块牌子,远远不够。“这几年,不断有游客前来参观‘湖口挽澜’旧址,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很多人带着遗憾离开。”曾元发说。

为了充分挖掘“湖口挽澜”故事、展现其价值,湖口镇党委书记杨启介绍,今年镇里计划修复“湖口挽澜”旧址,修建“湖口挽澜”纪念馆、红军广场、牌坊等,新修挽澜大道、游步道、生态停车场等,方便游客前来,并编纂“湖口挽澜”事件相关的书籍,制作相关影视作品,让更多人知晓“湖口挽澜”事件的历史意义,了解事件发生地湖口镇。

如今,“湖口挽澜”旧址已经被纳入全国第五条红色精品旅游线。未来,“湖口挽澜”旧址将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党性教育基地。

【感悟】

立足国情 坚持走自己的路

“湖口挽澜”是一面历史明镜,无论是干革命,还是做好当下的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提出红色政权理论,才有了新中国。

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史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来源:政协头条)

责编:颜青

来源:社科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