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日报丨雨花区:更高起点开新局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20 07:42:20

雨花区:更高起点开新局

在2021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中,长沙市雨花区位列第15(地级城市市辖区),排名中部6省第一;该区也是全省首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的区县。

争当“三个高地”排头兵、争当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争当现代国际商贸服务先行区、争当宜居幸福示范区,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强区——

■ 欧阳倩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1年10月20日10版)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判定一个季节,依靠的是气温。评价一个区域发展足迹,我们同样可以用温度这一指标。

温度是客观的。它是过往的见证,也是时间的沉淀。

温度的感知是主观的。那是每一位人民公仆的汗水和付出,那也是每一位生活在雨花区的百姓对变化的所知、所感。

我们选取了几项雨花区发展的“温度”,试图从多个维度来诠释雨花作为,展示雨花担当。

1500℃——

这是雨花经开区辖区企业大族激光设备切割时的温度,这也是雨花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炙热作为。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

曾几何时,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竞争、相互“撬墙角”招商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2017年起,长沙布局22条产业链。雨花经开区承担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含传感器)产业链建设。

四载春秋,雨花经开区产业空间重塑后产生的集聚效应已十分明显。

打造高端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雨花正全力实现新作为。

——“链式”思维抓产业生态圈。

“人工智能+X”具有融合其他产业的先天优势。雨花经开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含传感器)产业链企业对接长沙本土的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研究机构、院校,市场与供应链共建、联合研发、对口供销、项目合作、人才资源共享等产学研销方面的合作金额过亿元。

辖区大族激光与中联智慧城、蓝思科技等合作,来势喜人;中南智能承接比亚迪机器人汽车车身焊接多功能生产线业务,潜力无限;在园区的引导下,新松机器人、申亿五金对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长泰智能对接上海大众,唐智科技对接轨道交通集团,通过政府引导,为企业拓宽市场,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整合招商资源,融入长株潭产业链条。

长株潭三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定位的差异,不同区域对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上,存在诉求上的差别。重塑三地产业链条,每一次关于舍与得、减与增、调与转的抉择,都是政府与市场和谐共舞能力的大考验。

争当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雨花经开区(人工智能及传感器聚集区)与长沙高新区(人工智能及软件领域产业聚集区)、天心经开区(地理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形成“3+X”产业聚集格局,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发挥集群效应与协同效应。

站在长株潭一体化的风向标下,雨花经开区大力推进韶山、九华飞地产业园建设。

目前,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韶山项目一期1.5万平方米已竣工交付,二期8栋10万平方米正在施工。在雨花经开区的布局下,辖区龙头企业的总部在雨花经开区,企业生产基地不断延向韶山高新区。

——人才与创新,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雨花经开区搭建一个又一个创新平台。支持大族激光、长步道公司建设自己的研发平台,积极对接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园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科创平台26个,省级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可孚医疗、申亿五金、长泰机器人、晓光模具等7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奖励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创新,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升效益等;引进高精尖人才,奖励创新型专家、优秀企业家,颁发科技带头人奖、雨花工匠等……随着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雨花经开区正成为群英荟萃之地,行业领军人才纷至沓来。

91℃——

这是咖啡最佳萃取水温。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遇上长沙咖啡师,升腾的温度亦如湖南与非洲经贸合作的火热。

(今年9月,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唯一分会场设立在雨花区高桥大市场,雨花开放合作之门越来越宽敞。图为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

1200年前,一艘满载中国瓷器的商船,途经东南亚去北非,因故沉没在印尼海域,无法继续其航程。

千年之后,人们从这艘被命名为“黑石号”的沉船里,打捞起5万件唐代长沙窑瓷器,也打捞出一段隐没在大洋中的湖南与非洲经贸交往的古老故事。

随着新航线、港口等开通,湖南与非洲穿越千年,飞渡重洋,再次牵手。

湖南获批自贸试验区后,坐落于长沙雨花区的高桥大市场,承担打造“三中心、一平台”(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交易中心、中非经贸企业孵化中心、中非经贸综合服务中心及中非金融服务平台)的任务。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雨花区走得更深更远。

——非洲风情镌刻在雨花大地上。穿梭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由雨花区搭建的37个非洲国家常设展馆里,富有异域风情的展馆布置、精致优美的工艺品、热情四射的非洲歌舞随处可见,仿佛置身遥远神奇的非洲大陆。

乌干达的乳木果油护肤品、坦桑尼亚的黑木雕、赞比亚的蜂蜜、肯尼亚的红茶、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尼日利亚的黑香皂……引得市民驻足。

——外贸模式创新“永远在路上”。今年7月,首批5条来自南非共和国的红西柚货柜,抵达上海洋山港并完成清关,这标志着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易货贸易首单试单顺利完成,这也是中非贸易的创新之举。

在中非经贸常态化合作的背景下,易货贸易首单试单成功,无疑是一份诚挚的“邀请函”。它告诉非洲朋友,即便“兜里缺钱”,也可以来湖南做生意,开放的雨花欢迎八方宾客。据介绍,当前,高桥区块已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芝麻、干辣椒等6条进口产业链,有色金属、地方特色出口产品、农产品、箱包皮具小商品等4条出口产业链。还将整合资源,打造集原料采购、初加工、仓储物流、保税加工、品牌孵化、线上线下销售等于一体的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产业链。

——“雨花服务”永不停歇。此前,非洲企业在跨境结算支付货款时,因受当地条件制约,大多时候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甚至采用现金交易,导致到款所需时间较长。为协助中非经贸企业实现安全快捷的跨境支付,高桥区块与友仑集团合作打造信息化支付系统,9月2日完成第一笔交易。

与此同时,雨花区大力推动中非供应链金融发展,引导银行对供应链企业加大授信、提供信用证额度;并设立4000万元市场采购贸易风险补偿金,引导银行为市场采购试点企业量身打造“外贸奖补贷”等融资产品。高桥区块还打造了包括首个中非经贸专业研究机构、首个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首个易货贸易试点等在内的10项全国及全省首创。

——市民“舌尖上”感受非洲文化。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芝麻、干辣椒等,从 10月5日起,“非洲品牌仓”工程在长沙举办巡展。106款非洲品牌产品将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陆续进驻长沙各大商城,让非洲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个合作项目,一项项贴心举措,让湖南与非洲携手并肩,一起编织“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26℃——

这是雨花区投入使用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室内温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室外16℃低温。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

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

今年以来,透过雨花区各项会议这扇窗口,不难发现,民生议题如此集中。从住房、医疗、教育,到物价、就业、社保等,只要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就会成为雨花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解决重点。

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次次涤荡心灵的集中学习,一场场赓续精神的党史宣讲,一桩桩饱含深情的民生实事……雨花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

——宜居幸福示范区,是为户外奔波的劳动者建设的一处处“小家”。

(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与海绵示范公园开放,串联起生态、人文、艺术、运动、商业等多个业态。)

今年9月,雨花区首批10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成投入使用,包括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等在内的户外劳动者,累了可到服务点歇个脚、饿了可以热个饭。“小小站点,解决了我们的吃饭、喝水、休息、如厕的难题,为我们提供了防风避暑、防寒保暖‘在路上’的家。”环卫工人刘师傅说。

——宜居幸福示范区,是疫情防控期间一件件想在百姓前头、干在实处的暖心事。

在雨花区城区,疫情防控期间,长沙市不少老年食堂取消堂食、暂停对外开放,高龄、空巢、低保等老年人日常生活如何保障?雨花家园社区招募志愿者,组建“送餐联盟”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在跳马镇农村,如有村民因为集中隔离,无法饲养家畜、打理农田。村党支部发出倡议,由4名党员和2名志愿者组成党员农业保障服务队,帮助村民们购买农资、饲养家禽、打理农田等。

——宜居幸福示范区,是学生减轻的书包和绽放的笑容。

今年是落实“双减”工作的第一年,雨花区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少校外“加餐、加码”的冲动,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严格管好作业总量,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为保障教育民生,雨花区将重点推进井圭路小学、燕子岭小学、德馨园学校、花侯小学等项目建设,并确保公办园学位建设“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4%。

——宜居幸福示范区,是一汪碧水、一片蓝天、一颗“绿心”。

(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宜居,宜居幸福示范区的雨花画卷徐徐展开。)

从空中俯瞰长沙,圭塘河宛如绿腰带在城区穿梭,最后注入浏阳河随之汇入湘江。以前汛期雨一大,河水就变浑浊,河旁的干道还积水。今年,雨花区投入1200万元对其中3处大型排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启动智慧水务平台对入河水体水质、水量进行监测与监控,确保满眼碧绿入浏阳河。绿心地区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完成矿山矿坑生态修复8处;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升等,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靓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宜居幸福示范区的生动注解还有很多:新增城镇就业7.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川和苑、石马雅苑等保障性住房建成交房,1.5万名被征地群众实现“安居梦”;新建养老机构9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2个。社区(村)公共文化阵地和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雨花区落实“双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从细处抓起,从细微干起,从细节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雨花区用担当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用实干奋进全国一流现代化强区,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交出了高歌猛进的“四个争当”雨花答卷。

(本版图片由长沙市雨花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