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作品评论 ▏谢宗玉的村庄——张守仁评谢宗玉散文集《村庄在南方之南》
新湖南 • 综合
2021-10-14 16:26:04

文 / 张守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和汪曾祺先生到南方旅行,途中谈及散文写作。这位文坛大家对我说:“写好散文,一要文学底子厚,二要生活阅历深。散文不能落入俗套,要平易自然。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便话、写家信那样,切忌拿腔拿调。”他吸了一口烟,又说:“写作就是写记忆。”

我阅读了谢宗玉的散文集《村庄在南方之南》,突出的印象,就是平易自然。他写散文,没有故弄技巧,没有华丽词藻,更没有装腔作势。故乡湖南瑶村的动物植物、人事劳作、阴晴雨雪,从他的记忆之河里从从容容流淌出来,有点怀旧、有点感伤、有点悲怆,朴朴素素、真真切切,像山溪那样透明清澈、生动鲜活。

这些乡土散文记录的是作者童年、少年时期在山村生活的各种情景。乡村农事,如种耕耘割、灌溉、上山砍柴、拾粪积肥,写得有滋有味,细致而有情趣。山村的晴、雨、雪、霜,针对它们覆盖下的不同对象,渲染的不同氛围,一气能写多篇,观察入微,见功夫、见性情。

动物们是山村的动态景致。作为耕畜的动物如牛马驴骡,是农人们不可或缺的帮手。它们的生老病死,密切影响着主人的生计。许多小动物则是乡野孩子们亲密的伴侣,不花钱的“玩具”。它们点缀着寂寞沉闷的生活,充实他们的心灵,增长它们的智慧,愉悦他们的童年。宗玉写“村庄生灵”,比喻生动,感受敏锐,如说“豆娘的细脚有些像花蕊”,说逃跑中的红狐如“一支破空而来的响箭在枯草上飞跃”,描绘蜻蜓飞来时“空气里响着薄翼振动时细微的摩擦声”。

谢宗玉试图把农耕时代他整个家族的生活场景细细腻腻地写出来,留给后代,也留给读者。我想,这一目的是达到了的。

散文家不像小说家那样在作品中能把自己隐藏起来,他们容易在行文中间袒露自己的情怀。阅读谢宗玉的散文,你可以感受到他不喜欢城市那种红尘滚滚的热闹生活,那种倾轧和竞争,更向往乡村宁静、恬淡的自然环境。1845年春,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一间小木屋,在大自然中过起一种自种自食的简朴生活,并用流畅的笔触把天空、大地、树林、溪流的情状一一记录下来。

谢宗玉曾对我说:“我认为梭罗的《瓦尔登湖》越来越具有不可抵挡的独特魅力……他那些对周围环境絮絮叨叨的叙述,真让人百读不厌。他明明白白的文字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记,而所有的韵味、哲理、情趣、意境、生活态度,全蕴藏在字里行间,有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美。”

谢宗玉本来是写小说的。本集子里《麦田中央的坟》,是他从写小说转为写散文的第一篇。一出手就不凡。他有很丰富的想像力。借助艺术想像,使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他想像着坟中的祖先死而复生,从阴间来到阳间,与在田间劳作的后代,共忆往昔,共话桑麻,甚至夜间会帮助看护麦田,寂寞了就顺着熟路回家看看……如花妙笔,呼风唤雨,阴阳相通,运思奇特。读来意趣盎然、浮想联翩。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省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