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访谈丨对话谢子龙:劳模拍劳模,凝聚中国力量
新湖南 • 综合
2021-08-03 12:42:37

劳模拍劳模 凝聚中国力量

——访《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劳动美”》影像作品展发起人和主创人谢子龙



(劳模谢子龙)

(采访人:湖南经视主持人王欢)

(采访时间:2017年4月)

王欢:您好!很高兴又能再见面,请您做一下自我介绍。

谢子龙:大家好,我是老百姓大药房的谢子龙,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王欢:作为劳动模范,您怎么来理解劳动模范这个称谓?

谢子龙:我认为,劳动模范本身是一面旗帜,他应该是所有的劳动者里面最优秀的一份子,也是最专业的人员,当然,更是最付出最奉献的人员。

王欢:还记得当选劳动模范的心情吗?

谢子龙:当我接到去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时候,应该说一个晚上都很兴奋,这也是这么多年少有的兴奋。因为我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确实我付出很多,经常工作到深夜,应该说是典型的“白加黑”、“5+2”在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家是很安逸的一个群体,甚至于是很享受的一个群体,但是我认为,企业家其实更是一个劳动的群体,特别是我被评为劳动模范后,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我来说,我唯有把企业做好,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王欢:您刚说到企业家是劳动的群体,让我印象很深。这方面能再多说一些吗?

谢子龙:我觉得企业家更多的还是付出,比方说,每个企业的主要领导者都会带头实干,真正让员工感受到他就是企业的领头羊,是企业的标杆,然后让他的员工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我作为企业的一个管理者,特别是主要管理者,这份责任就更重大了。当我的员工、我的员工家属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都理所当然地要为他们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另外一方面还要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担子很重,责任重大。

王欢:记得一位连续四届的劳模说,我拿第一块奖章的时候,心里还美滋滋的,但随着奖章越来越多,心里的压力会越来越重。这个奖章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且往上走的一个起点。您认同吗?

谢子龙:是的,随着我社会职务越来越多,我感觉到这些职务更多的还是责任和压力。我不管是担任人大代表、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还是首届慈善奖的获得者,都让我觉得每一份荣誉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感觉诚惶诚恐,唯有加倍的工作,努力的付出,才对得起这份工作,才对得起这份责任,才对得起这份荣誉。

王欢:现在这份责任跟您创立老百姓大药房时的责任是一样的吗?初心是一样的吗?

谢子龙:应该是差不多的。刚开始创办企业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一些原始的朴素的想法,一方面解决广大老百姓的用药负担,另一方面解决我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社会责任的意识,但现在的社会责任应该说就是很重、很大。特别是当了劳动模范成为公众人物以后,让我觉得肩上的压力更沉更重,因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让别人用更高的标准来审视。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更加应该以身作则,来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

王欢:有劳模就说,劳模也是人,也会犯错。我不知道您认不认同?因为在您的话里,我觉得责任很重,会不会对自己太苛刻了一点?

谢子龙:这个我觉得应该是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作为自身来说,劳模本身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您得到了社会的荣誉,得到了社会的尊重,那么就应该提高自己的标准。不管是道德标准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更高地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但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包容,这样才会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让双方都能和谐共处。比方说,我看到有人在说,某某劳模在工作之余他为什么还去享受,还去玩,还去做什么别的事情,我想说的就是,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本身也是人。我们社会各界去理解劳动模范的时候,应该是全方位地去看待他。比方说,他在辛勤付出劳动之余,去适当地享受生活,去运动去旅游,有一些健康的爱好,我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

王欢:是不是因为这个初衷,让您发起了这样的一个活动,还原劳模的真实状态?

谢子龙:因为我当上劳模以后,一直在想,大家对劳模是怎么看?特别是我们从小就看到劳模,比如王进喜、大寨大队的铁姑娘们,这是我们从小就看到的劳模形象,他们就是默默付出,不管是体力还是时间上都在付出,但我在想,新时代的劳模应该是什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去体会他们?去走进他们?我觉得这是我这组作品所要表现出来的。而且我这次拍摄劳模不仅仅是表现劳模的一种,像过去那样很正的一个寸照,而我可能会以一些跟劳模生活、工作相关的一些影像来表达,让我们社会公众能够看到劳模的另外一方面,或者是有趣的一方面,或者是他有个性的一方面。当然,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他生活的、放松的那面,让社会来了解这个群体,来重新审视这个群体。

王欢: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想带来什么启发吗?

谢子龙:现在社会各界都在传递正能量,这更多地是倡导一种实干的精神。劳模这个群体是实干精神的倡导者、参与者、见证者,当然他更多地还是在亲力亲为的参与劳动建设。我觉得,通过我这组影像作品,能够让受众、观众、社会各界看到他不仅仅是在辛勤地劳动、努力地付出,但他同样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生活的另一方面,所以我这一组作品,更希望能够把他们的七情六欲、生活的另一面展现出来。

王欢:拍了这么多劳模,他们有没有跟您说他们的感受呢?

谢子龙:拍了这么多劳模后,我自认为是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很多劳模拍完以后,主动找到我说,特别感谢您,能够为我们这个群体重新照相。重新照相,实际上说的是一种颠覆,是一种改变。就是让外界能够重新认识我们劳模。特别我拍了一些新时代的劳模、80后劳模,我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那种阳光,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很让我感动。这样就是在劳动之余,所表现出来的另外一方面。所以,我觉得我这次拍摄劳模的活动,是非常有社会意义的一件事。

王欢:他们自己感觉开心吗?

谢子龙:他们特别开心。这一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来了劳模,当很多人接到这个通知以后,都很兴奋,来了以后都向我表示了感谢,感谢能够给他们一次这样的机会,让外界知晓这个群体生活的一方面、人文化的一方面。让外界改变对劳模的认识。

王欢:这么强调劳模的生活一面,是为什么呢?

谢子龙:过去,在大家心目中,可能都觉得劳模离大家很远,都是社会的佼佼者,更是那些遥不可及的人物,但是我想通过这组摄影作品,能够让外界看到生活中的劳模,其实和普通的老百姓完全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更多的只是在工作状态上更加投入。这是我拍摄这一组影像作品的初衷。让这些公众人物、这些偶像触手可及,是我拍摄的初衷。让他们成为大家所认知所认同的一个群体。

王欢:为什么选“撸起袖子加油干”?

谢子龙:“撸起袖子加油干”,已经成为了广大中国人心目当中的一句时髦语言,包括有漫画,有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的作品,但是唯独没有摄影作品来表达“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我更希望用我的摄影作品来表达这种实干的精神。

王欢:这个点子是怎么冒出来的?

谢子龙: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长期进行摄影创作,经常也会想到要去创作什么东西,当我看到新年贺词,看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么一个平和朴实的语言之后,我觉得它是一种让中国人民实干的一种号召。这要求文艺爱好者和摄影家要围绕中心、围绕大局,来创作积极向上的、倡导正能量的摄影作品。想了很久以后,觉得可以用摄影的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来诠释这个语境。

王欢:为什是100个呢?

谢子龙:这次有两个安排,一个安排是,3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都会邀请劳模来拍摄。另外一个,100是圆圆满满的数字,1又是起点的一个数字,我们希望从起点开始,到100圆圆满满。这也很符合中国人的一些想法和思维。

王欢:这100个劳模遍布各个行业都有吧。

谢子龙:我们这一次是有意识的去选择劳动模范,所以我刚才有在说,我们在选择劳动模范的时候是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都有,然后我是一个劳动模范,拍99个劳动模范,加在一起是100位劳动模范,另外我们会有意识选择地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他们是实干精神的实践者,当然我们这一次也会兼顾少数民族和男女比例的搭配,希望这组摄影作品更加完美一点。

王欢:听说您为了这次拍摄晚上都要吃安眠药,真有这事吗?

谢子龙:因为这段时间压力非常大,我们也更希望能够把这组作品拍得更圆满一些,拍得更好一些,能够让社会更认可一些,所以不管在拍的时候,还是在拍完以后,一直在脑海里想应该怎么拍摄这100位劳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也是不断地在调整,这也是我为什么睡不着觉的原因。这也是劳动模范的一个劳动状态。

王欢:在做这件事之前,又想到会这么复杂这么难吗?

谢子龙:说实在的,刚开始确实没想到有这么难。因为我认为,通过工会系统通知拍摄就够了,实际上,在拍摄这100个劳动模范的整个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有创作,还有后勤服务,还有灯光师、化妆师、各种各样的工作人员都相互配合,融洽。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很高兴的是,虽然团队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但大家很积极地在配合,都希望把这件作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作品来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大家。

王欢:中间有没有最难的,觉得做不下去的时候?

谢子龙:那倒没有觉得这么难,因为我觉得大家的力量很强大,如果说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肯定可以完成这一组作品,在整个从创意到准备,到拍摄,到后期处理过程中,整个都很顺利、很协调。不管是全国总工会、湖南省总工会,还是中国文联、湖南省文联,他们都非常积极,非常主动地愿意承担他们相关的工作。国家博物馆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腾出时间,让我在两会期间来进行这个非常重要的作品的展览。我觉得从这整个事情来看,是非常顺利的,都是来之不易的。

这组作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集政治性、艺术性、人文性与一体,来达成的一组影像作品。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