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 ▏魏怀亮:笔精墨妙 格高韵雅——张青渠艺术解读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21-05-11 17:15:09

/魏怀亮

写意人物画相对于中国画的其它画种成熟较晚。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堪称是最早的写意人物画作品,梁楷以后的整个元代几乎没人涉足写意人物画,直到明代才有吴伟、张路、徐渭等有限的几位山水花鸟画家偶画写意人物。清代的写意人物画家同样屈指可数,高其佩、任伯年等人也只是兼画写意人物。正因为古人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上未臻极致,才留下一座丰富的矿藏供今人来开采,这可以说是近现代人物画家的福。

实际上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真正兴起是二十世纪才开始的。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老辈艺术大师们, 高举“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的大旗,提倡写生,反对摹古,给写意人物画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推动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得中国写意人物画这条河道上百舸争流,形成多元,多向的格局。进入21世纪的水墨人物画坛更呈现出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趋势,写实主义、变形手法,抽象艺术、实验水墨,层出不穷……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写意人物画像现在这样流派纷呈,繁荣辉煌。

综观近现代的写意人物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沿着二十世纪的写意人物画之路继续探索的“写实性”写意人物画;二是回归古代文人写意画传统的“新文人画”;三是借鉴西方现代派绘画语言的写意人物画。前两者受众甚宽,且互为影响,是写意人物画的主体。我以为张青渠先生当属于“写实性”与“新文人画”兼容的实力型写意人物画家。他将自己的绘画艺术扎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体系中,努力探索具有东方审美意蕴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精到的笔墨技巧,不断寻找自我,形成了他写意人物画格高韵雅的艺术特色。

我和张青渠先生是交往十余年的好友。他19443月出生于河南偃师,曾就读于郑州艺术学院及广州美术学院。在广州美术学院读书时,他是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的得意门生之一。1970年毕业后分配到长沙市热水瓶厂做美工,他参与设计的“连蓬牌”热水瓶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1972年他调入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作美术专干。1978年他组织了“长沙市首届金石书画展”,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成立了“长沙市书法研究组”,由史穆先生任组长,张青渠任副组长。据说,这是省会成立的第一个书法研究专业团体。后来他调湖南《支部生活》杂志社和湖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他的编辑工作卓有成效,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工作之余,他的写意人物画创作也与日俱进,自成一体。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地区艺术部门及个人收藏。

张青渠先生写意人物画作品的最大特色,我以为是大笔泼墨与细线勾勒相结合,笔墨纵横,态肆率意,看似逸笔草草,而造型又相当准确。他以唐宋文人画的气韵精神和明清以来文人画的笔墨形态为支撑,又将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高度概括凝练于其中。他重传统又吸收新法,重继承又强调个性,重画理又不囿于束缚。由于他清醒地认识和处理好了这些辩证关系,才使其作品摆脱了僵化的程式,显示出感性的魅力与清新的视觉效果。

张青渠先生写意人物的魅力还得益于他具有驾驭笔墨的深厚功力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观其作品,无论是工笔、线描还是水墨写意线的感觉都非常好,有着一种书写的快感,就是大面积追求墨韵的作品也能表现出了种书写的意趣来。他深谙写意画之“写”的旨趣和书法审美中笔情、笔力、笔趣,无论是点、线、勾、泼,还是干、湿、疾、徐,或沉着厚重,或灵动挺秀,或拙涩老辣,均游刃有余。其历史人物的小品《朱子行吟图》《竹林七贤图》《米芾拜石》《庄周梦蝶》《爱莲》等,及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雪晴》《暮归》《金塔之舞》《桐花开了》 等作品,都集中体现了这种笔墨的无穷魅力。即便是在《人民的骆驼》《寒凝大地发春华》《烈火金刚》《雪山雄鹰》 等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中,其用线的豪放粗犷,运墨的浑厚苍茫,造型的准确生动,都彰显了张青渠鲜活灵动的笔墨张力和超然脱俗的艺术气质。

在水墨画的创作中,“笔性” 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张青渠先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并长期把书法作为目课。这不但锻炼了他对笔墨的驾驭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加深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与了解,更让他从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国画创作。这种思考无形中提升了他绘画作品的格调与品位,也更拓展了他人物画创作的画境。他还把写意花鸟画中水墨交融的审美因素移植在自己人物画的创作中,在“写”的发挥和笔墨质量上追求一种随机生发,一任天然的创作状态。他的“黑马系列”、“文人系列” 等作品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妙趣天成。那斑驳的笔墨,灵动的线条,意象的造型,带有构成意味的画面都展现出张青渠先生的性情与才华。这也正是他的艺术观、笔墨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张青渠是一个很有传统艺术修养的人,我们从其水墨人物画中能明显地看到他对于中国画艺术文脉与文心的把握与表现。尤其在他的传统人物画作品中有更突出的表现,无论是玩砚的东坡、面壁的老僧,还是垂钓的渔翁,无不体现出一缕缕传统文人超然闲适,悠然忘机的气息。

责编:刘琼

来源: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