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我读《诗经》我作画(下)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21-05-25 13:17:57

丹青本是读书余

一一我读《诗经》我作画

/虢筱非

有蜈蚣,快跑!三个小孩远远的跑到一边,赶紧还捂上耳朵。捂上耳朵有啥用?这不是放鞭炮。怕!怕!怕!三个小孩似乎惊魂未定,大风刮来,更添恐怖气氛。

一条赤头蜈蚣,毒性非常强烈。两只公鸡优闲踱来,盯视欲啄,正待享食。

蜈蚣贵为五毒之首,为什么鸡偏偏不怕它?鸡每天在野外觅食,爱吃虫子。吃到的食物,先存储在脖子下的储物囊里,再慢慢消化。鸡的肝脏也有解毒、免疫功能。 蜈蚣虽然剧毒,但其毒液中含有溶血蛋白质和组胺样物质,是蛋白质类物质。如果不进入血液,是没有作用的,在鸡的消化系统就会被酶分解掉。

鸡吃蜈蚣,蜈蚣螫人。就这样,世间一物降一物。所以,凡事悠着点。《大雅•板》云:“昊天曰旦,及尔游衍。”老天有眼,无所不在,连你恣意游玩的时候都跟着你。

《诗经》诞生的时代,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脱离了原始状态,农业技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栽培、田间管理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明和创造,进入了协田耦耕时代。周人实行井田制,采用集体协作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就是说在广阔无边的大田上,年年都是大丰收,每年收获万万千,只要拿些陈粮来,就能够养活耕作的农人。较直接地反映了在井田制下农业丰收的场景,说明当时百姓生活已可温饱。《国风•卫风•伯兮》本来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画作却抓住其中“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一句,用农作场面来描绘表达。

说要下雨了,说要下雨了,但今天却是艳阳高照。看!远处山峦起伏,近田禾苗茁壮,戴笠农人正在紧张劳作。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长堤逶迤,远山如黛。花黄叶绿的荇菜,布满池塘。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撑舟采摘。为何?他钟情意中人,经过“好逑”、“求之”,到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最终抱得美人归。现在,采摘荇菜,供祭庙堂,要开心地宣告,未来我俩将“琴瑟友之”。

句出《周南·关雎》。该篇是《诗经》第一篇。通过荇菜托物起兴,咏唱的是一种男女双方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一种正统的婚姻理想。爱得很守规矩,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

请看山坡田地里,禾苗特出长得茂。“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撷自《小雅·正月》。阪田:山坡上的田。陂:池塘。陂田:古文中常指山田,我个人认为也可理解为水田。

一个双休日,我驱车顺湘江而下,经铁角嘴、躺风亭、临资口、青山岛,到屈原农场住了一宿。洞庭湖腹地,平畴无垠,沃野千里,一片片、一垄垄的水稻、蔬菜作物和芦苇、水草,绿油油一眼望不到边。沿途偶见黑山羊三五,低头啃草。

归来作图。仅绘滩涂杂草,食草三羊,右下角斜伸青青棘果。大自然的鸟兽林木水草,原本就是“天地之心”。去芜取精,予舍予取,洞庭气息弥漫纸上。

捉笔题款,不料下笔即错,将“阪”误写成“陂”。 “瞻彼陂田”,洞庭多水田,见识君子,或视为神来妙笔矣。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大雅•卷阿》吟唱的卷阿,位于岐山凤凰山南麓,林木森森。即今之周公庙所在位置。作画时,是按景图画,还是迂回诠释?踌躇再三。画作不绘高冈、梧桐、凤凰,最终仍择熟悉的洞庭湖区景象。

一阵风来,芦苇倒拂。晨曦初露,三鸟急飞。用单一的笔触和色墨,画出湖滩上成行成片的芦苇。画三只黑翅鸢掠过,表示群鸟纷飞。《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作概数理解时,即“多”。如此, 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

翻译古文,有直译和意译两法。读此诗,作此画,意会而已。

岸沚汀兰,万羽翔集。洞庭湖被誉为"鸟类天堂"。驾舟湖上,行走湖洲。不时可见成群天鹅在水面游弋,黑压压一片鸿雁从头顶天空掠过。一不小心,还可能扑腾扑腾惊起一滩鸥鹭……

画作用传统线描勾勒湍急水流,用淡色轻墨渲染天空云彩。水天之际,一只雄鹰高高飞翔。题曰"于彼西雍"。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昕,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周颂·振鹭》即记述微子来周王室助祭之行本事。周人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我有嘉宾来助祭,也穿高洁白衣裳。他在封国没人厌,在此也受人赞扬。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诗意振鹭,画作雄鹰,仰就世俗,喻祝眼缘诸君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见朋友干塘捞鱼,活蹦活跳的鱼堆满一个大竹筛。我正购买一批方型卡纸画画。见而将其画下,一方一圆,构图别有趣味。

生活在湖区,抓鱼吃鱼最方便。在我小时记忆里,家里祭祖时,三牲置办不易,鱼却是每回不缺的供品。《诗经》中,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鸟兽鱼虫、果蔬花木、男女情愫、家国农耕、军旅祭祀等,常有咏及。由鱼联想到祭祀,故题画择句: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上天安宁又快乐,能让子孙都昌盛。祈求赐予我长寿,保佑多福有吉庆。《周颂•雝》是周王祭祀先祖的乐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祭祀时,诸侯都要来朝贡助祭。毕恭毕敬,庄严肃穆。“克昌厥后”和青铜器中常见的“子子孙孙永保用”意近,祈愿香火和王权绵延永续。

“君子攸芋”出自《小雅•斯干》;“聿怀多福”出自《诗经•大雅•大明》。攸:乃。芋,通"宇"。意思是:君子所住之处,带给人们无数的福祥。

芋是常见的蔬粮作物,阔叶,块茎。最早见载于《诗经》。《史记》亦记:“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

芋头烹作法很多,可切丝,可切片,可切块;可炒,可煮、可炖。不知诸君有否这样的记忆:冬天下雪之前,将芋头挖回来堆放窗下。下雪天围炉烤火,火炉中瓦罐中煮芋,煮熟后挤出芋肉,去掉粗皮,即谓“挤皮芋头”。再加油盐佐料汤煮,食之香软可口,真乃寒冬美味。

一只造型奇异古拙的陶器,盛满未剥皮刺的板栗,还有带枝带叶的没装下来呢。

板栗好吃,可刺扎手,皮难剥。小时候,走亲戚家。亲戚家大门外高坎上有一棵板栗树,果实满枝,煞是馋人,却只能望果流涎。

街巷口,常见生火架锅现炒糖板栗者。刚出锅的栗子香飘,吸引路人,香甜可口的糖炒板栗,吃到嘴中,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顺便买一纸包带回家,还是待客上品。据说,糖炒板栗始于宋代,不仅今人受吃,古人即早享口福了。

板栗叶为单叶互生;叶长片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厚常绿 。“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诗经》中吟唱的“东门之栗”,在周代是行道树,林荫蔽人。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美味的栗子,在诗经中还是象征情爱的果实。天地寸心,为你而念,便见相思。

溱水洧水哗哗地淌, 男男女女手持兰草香!  姑娘说:“去看吗?” 帅哥说:“看过啦。” 姑娘不依不饶: “再去再看看吧! 洧水边上宽敞又快乐” 。这分明是姑娘在向帅哥撒娇呀!多具欢乐气息和多有生活场面感。

《国风·郑风》原句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溱水和洧水在城外绕山而下,水清流缓。郑国习俗,每年三月上巳节,春暖花开,男女手执兰草在岸边欢乐聚会,祓除不祥。

《诗经》中所描写的兰不同于今之室栽兰花,是一种长在幽谷或水边的草兰,又称泽兰。因其香味四溢,古人采之作为佩物。画作不描绘执兰佩兰场景,仅图一束香艳的兰花置铜瓶中,让睹者生发联想。

“邦国是有”,意谓国家长治久安越来越富裕。句出《 鲁颂·閟宫》。该诗是《诗经》三百篇中最长的一篇,全诗共一百二十句。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会八国之师伐楚凯旋后,在新修的閟宫举行盛大祭礼仪式。《 閟宫》即这一祭仪上的祭文。它从祭祀和武事两方面铺陈出鲁国光复旧业的成就,是受祀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结果。

鼎是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的器具。多见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种。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黍是当时广为播种的一种粮食作物,与稻类相似,俗称黄米。

画绘鼎和黍,表示国富民安意味。

屋里一个火坑,四周围砌石块,再置一个铁三脚架,铁架上放着一个铁炉锅。柴火烧的正旺,炉锅里芋头牛肉炖的正香气四溢。旁边还挂着两块腊肉,丢着两个烤熟的红薯呢。这是在山村农家常见的一道风景。

寒冬,朔风紧刮,大雪纷纷。农活辛苦,一年的忙碌,这时才能得到稍许歇息。什么事也不用做也做不了,一家人围炉烤火,多恬淡而祥和!如今,成了都市人记忆深处的甜蜜。前晌,一位博学深情的大作家,在微信朋友圈晒家乡火坑,我赶紧把它画下来。

你的习以为常,也许是我的寻觅,乃至一生所向。对!把它画成画了。再翻阅《诗经》,从《小雅•楚茨》中摘句:“报以介福,万寿攸酢。”赐福回报子孙的心意,万寿无疆宏福与天齐!

“围坐红泥小火炉,煮酒谈今夕。”“夜深笑语火炉傍”。围炉烤火,闲话古今。此刻,生命似乎来得更真,来得更有力。画作却不绘一人一语,仅一火炕足矣。

“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清人方玉润语)。《芣苢》载《诗经·周南》。全诗三章十二句,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不断变化;其余反复重叠。在不断变化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边歌边采。展现出一幅奔放欢乐劳动场面。

芣苢,即俗称车前草。古人采摘煮食,今入药,有清热明目和止咳功用。画中描绘野外成行成片的已结籽的车前草,故“薄言采之”题句,亦有歌颂成熟寓意在焉。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现在充分享受都市生活的人,三月三吃地菜煮蛋,成了美好的乡野之忆。

谚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至今,人们还保留着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传统。这天,食堂煮了一大盆鸡蛋,每个就餐人配吃一个。可在家里,地菜鸡蛋煮水煮熟后,还要放入红枣、荔枝、生姜,清香可口,难以忘怀。

地菜也就是“荠菜”,是一种长得翠绿翠绿的,有白白的根须,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的野生植物。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但它的鲜嫩期非常短暂,只有每年三月三前后几天。古人在这一时节,采之食用。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从《国风·谷风》中读到这句子时,没有选取该诗弃妇哀怨主旨,而是从《诗经》记载的植物角度,仔细勾画三株荠菜标本,敷色成画。

葛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藤本植物,茎长逾丈,缠绕攀附生长,叶阔毛绒,花紫红色。上古之时,先人们即用葛织布,缝制葛衣、葛衫、葛巾,遮羞蔽体,告别蛮荒,步入文明。清末农村仍有用木制纺纱机、织布机纺织葛布。民国时期葛、麻纤维才退出衣料之用。云南西双版纳布朗人至今保留着“葛布”手工工艺织衣服、挎包、线毯。日本神道教的御衣仍使用古传葛布。

而时至今日,除了用于滋补的葛粉、入药的葛根,人们却对葛十分生疏,几不知其为何物。我岳父家大门外,山坡上树丛中即遍生野葛。老人喜欢自制葛粉。经搓洗、水磨而澄取淀粉,晒干装袋。是香软的食用佳品,有消暑祛火、润喉清肺、清热解毒等药用功效。

“维叶萋萋”语出《国风·周南·葛覃》。维:语助词。萋萋:茂盛貌。《诗经》里多次提到葛。另如:“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魏风·葛屦》);“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周南·樛木》);“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王风·采葛》);“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邶风·旄丘》);”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王风·葛藟》);”莫莫葛藟,施于条枚。“ (《大雅·旱麓》)。

药用枸杞,言必称宁夏。其实,在湖南乡下随处可见。不过是一种野生枸杞,为多分枝灌木。因其多棘刺,农户用来作篱芭,好围园种菜。

前几年,我家造房子,家族中有人移赠一株枸杞树,现栽院子里,据说已有30多年高龄。淡灰色的主杆由藤状长成了直挺挺的树杆状,开枝散叶后,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碎叶深绿,入秋后鲜红的果粒满枝,煞是可爱。

《诗经》三百篇中,六、七篇提到了枸杞。“湛湛露斯,在彼枸杞,显允君子,莫不令德。”以枸杞作为比喻,颂扬君子的高贵与德行。从实用来看,枸杞是明目、补身的上乘食药品。《神农本草经》载: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纲目》说它“有十全之妙用焉。” 民间称经常食用枸杞,可以容颜常驻,与天地同寿,乃至对枸杞功用神化了。

“红得发紫”。当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方面,极受上司信任,或极受大众追捧时,往往会被人这样来形容,极尽夸张之能事。红,形容其成功;“红”到发“紫”,更是成功之极。

在植物世界里,桑葚真是确确实实的“红得发紫”。 桑葚树高,叶大。果实由多数小核果集合而成聚花果,初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红色或紫黑色,汁多味酸甜。我小时候,摘过桑叶养蚕,但干得更多的是摘桑葚”养“自己的嘴。我家房前一口水塘,一株老桑树伸向水中生长。我和二三伙伴,经常攀爬树上,摘下一大捧,也不讲究什么要水洗干净,直接一把把地往口中送,弄的满手满嘴紫红一片,牙齿也染得乌黑乌黑的。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农妇。她以身边常见的桑树起兴,借物联想,叙诉自己经历的情爱婚姻。我读师范时,中师课本即收录了这篇。至今犹忆我们语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授场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指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仿佛有一群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现身说法地呼告: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先人将生活的日常景象、大自然里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都吟咏入诗。读《诗经》,画《诗经》,总想挣脱传统国画“梅兰竹菊”等符号化的太滥题材,力求思维打开点,视野拓宽点。

农村老人有“锄头立的稳,作田是根本”的治家格言。这个认知,在《诗经》中表达得雅多了:“稼穑唯宝”。周人稼穑的农作物主要有黍、稷、禾、梁、麦、麻、菽、稻、粟、芑等,概称"五谷"或"百谷"。黍已是当时播种甚广的粮食作物。西周时"民之大事在农","王惟农是务",连天子每年都要举行象征性的开耕仪式-——籍田礼,广大庶民在广阔井田上劳作,出现了"千耦其耘"的景象,并由此奠定了此后两三千年以农立国的传统。

天苍苍,地茫茫。你在耕耘收获,你也在创造图画。看!竹编簸箕里摊晒着一把黍穗。秋风起,晒秋忙,又是一年丰收季。

昔作西岐行,今读《诗经》句。

暮色临窗外,诗思落画中。

责编:李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