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最美社区一角③|打卡捞刀河街道“长沙童谣王国” 唱着童谣,走进画中
新湖南 • 社区播报
2020-07-23 17:11:27

金鹰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聂璐 艾鹏飞

“月亮粑粑,兜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相信这首耳熟能详的长沙童谣,是很多长沙人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长沙童谣,是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长沙方言文化很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长沙童谣,已成为第五批长沙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记者来到大星学校及中国民俗画创作基地探寻“长沙童谣”。

在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街道罗汉庄村大星片区一角,到处都彰显着长沙童谣的魅力。在这里,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长沙童谣,佐以童趣满满的民俗画,缔造出街道、社区名片式的文化一角。

传唱童谣跟党走

2019年开学季,长沙市开福区大星小学就以“传唱童谣跟党走,做奋斗的追梦人”作为开学第一课,孩子们高兴得让整个礼堂都沸腾了。作为一所地处城郊、规模不大的小学,开展长沙童谣特色项目的研究,成为学校的特色定位。孩子们参加长沙童谣基地表演,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童谣创编,如:“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和勤俭有个约会”、“传唱童谣颂党恩”、“安全儿歌记心中”、“诚信让我更快乐”、“我是快乐大星人”等,成为新童谣的创作者。

在大星学校,童谣结合民俗画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了童谣文化,学校有一条上百米的童谣文化墙甚为壮观,在文化墙上,一首首充满童稚的童谣和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作一起呈现在眼前,“穿新衣,打三下,回去保证不挨骂。”配合一幅儿童在在大人身旁嬉笑打闹的民俗画,让人在读童谣的时候,脑海中联想到这一场景便会忍俊不禁。

中国民俗画创作基地。

同时,在大星学校童谣文化不仅仅是传承,还有结合新时代的创新童谣,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创作出了不少新时代的好作品,小朋友们自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签,疫情防控时期在家创作的防疫童谣等等,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创新。

看着长长的走廊、满墙的壁画,儿时玩耍的游戏“跳长绳”“跳房子”“踢毽子”都出现在墙壁上,不经意间就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条长廊上的壁画都是我们学生和蔡老师的作品,学生们还自己绘画制作社会主义童谣书签,我们会统一拿去加工让书签更好保存……学校还有品质教育开放周制作的折页童谣和长沙童谣特色专刊报纸。”大星学校副校长吴峰表示,因为学生都是长沙本地人,所以个个都会背诵长沙童谣。

在大星学校,长沙童谣特色项目从萌芽至今已有八九年时间,项目更是由学校党支部、社区党支部、美术学协会党支部联合挂牌的区域化党建示范品牌,由长沙童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蔡颖强老师针对大星学校在校学生,免费利用寒暑假期进行童谣和书画培养。如今经过学校全体老师齐心协力,自编了一年级至六年级校本课程,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熏陶、锻炼自己的能力。

留下丹青老长沙

配合童谣文化的中国民俗画创作基地位于开福区捞刀河街道,用红砖堆砌的基地大门,给人一股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进入基地,小桥、池塘、红砖建筑、青砖小道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沿着小桥走去,只见悠闲坐在凉亭观赏池塘美景的游客们在交谈着,缓缓地,能让人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书签。

再往里走,赫然在眼前的是一幅描绘长沙古城的民俗画,蓝瓦房屋错乱坐落着,大街上有乘轿而归的、有挑担聊天的……这就是古时长沙人生活写照。穿过林荫,基地食堂墙上的童谣诗画会让你先享用一顿童谣文化大餐:“南门口真有味,一部单车搭两位……”、“扯麻糖、扯麻糖……”、“公鸡叫,鸭公叫,各人寻哒各人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长沙老口子经过,都会停下来,忍不住用地道的长沙话,将这些童谣全部朗读一遍,并在脑海中神还原童年的记忆。

非遗童谣民俗画。

长沙童谣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生活,在这时光变迁中,传统的童谣传承下来的却寥寥无几。60后蔡颖强说:“我是长沙长大的,记得很多小时候的童谣,有童谣情结。我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国画小品。我想用画来展现长沙童谣,让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责编:聂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