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新闻专访丨湘水粼粼 《九歌》兮兮 ——对话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文创剧《九歌》总策划人张音悦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20-07-02 16:11:13


文丨柳苏凌

张音悦,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二胡演奏家,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首批“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五个一批”人才;民进湖南省委委员、文化支部主委,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内华达艺术学院“荣誉教授”等。

她在民族音乐中的创新和融合,在继承传统和经典中,走出一条与时代紧密贴合的实践之路。作为演奏家,她在各类重大演出中担任独奏、领奏,多次受中宣部、文化部、湖南省委省政府委派,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演出;作为音乐文化的践行者,张音悦推出了《张音悦和她的朋友们》(2012年)系列专场音乐会,《指尖上的心弦》《国韵湘音》(2015年)《国乐盛典》等上百场民族音乐会,掀起了湖南省民族舞台艺术的热潮。

作为民族音乐传歌者,张音悦注重继承和创新研究,有多篇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有《二胡流行金曲》、《指尖上的心弦》等著作和专辑出版,其中《国韵湘音》《指尖上的心弦》《四海弦风》(2015-2017年)等多部音像制品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音像出版项目。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张音悦有逾百名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向多所音乐学院及重点高校输送优秀学生。多次获得了“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教学突出优秀奖”等表彰。

采访背景

2017~2018年,张音悦策划湖南省民族音乐季,并担任艺术总监。在中南地区开民族音乐季之先河,将湖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民乐舞台艺术推上了新高度。特别是2018年,张音悦策划了跨界多媒体民乐剧《九歌》,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在湖南多地巡演,得到市场和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本次采访,我们将同张音悦一起了解九歌创作初衷,探讨当下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热点话题。

柳苏凌:

有人说《九歌》是三年磨一剑,一台音乐会居然投入这么长的创作时间,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九歌》的缘起和创作经历吗?

张音悦: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诗歌作品,开启、歌颂和承载了中国人千百年传承的民族之魂,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和湖湘文化具有极为深刻的塑造作用,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屈原和其诗歌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近年有不少,我们希望用一种新的视角、新的形势来展现屈原和《九歌》。

我们把《九歌》的确切形式定义为融合跨界多媒体民乐剧,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九歌》是屈原流放湖南时在湖南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祭歌式诗歌,共有11篇诗歌,通过祭祀天地之神,沟通天、地、人,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崇敬、取悦,表现对自然、生命、情感的体认、祈盼和珍视,表示对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及其精神的歌颂、赞扬等等,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体系。这部作品里最突出表现的是中国文人的风骨,是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正是这些古代文人的情怀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新创作的《九歌》,不是屈原作品的简单再现,是对湖湘艺术和屈原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进行更加宽广深远的开掘与表现。

《九歌》民乐剧创作初期,我们为其设定了高立意、大意境、接地气、仪式感、浪漫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邀请国内各领域顶级艺术家参与其中,对立意、采风、编剧、作曲、舞美等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研讨、论证、力求尽善尽美。

《九歌》创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但有了多年的艺术创作积累,还算驾轻就熟,问题都一一化解。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创作需要资金,资金不够就直接影响艺术的质量,艺术质量是怎么都弥补不了的。想尽一切办法去“化缘”,除了跟政府手掌向上,还发动身边的有效力量,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联合创作。

2018年,融合跨界多媒体民乐剧《九歌》在湖南历经两个月巡演,跨越浏阳、宁乡、娄底等地,所到之处,收获了如潮的好评。我们对民乐市场也有了更深更好的了解,当下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好的作品和运营策略来推广。

柳苏凌:

您的《指尖上的心弦》系列音乐会在国内外已举办数十场,您所策划的《国韵湘音》、《四海弦风》等音乐会都内容新颖,制作精良,叫好叫座,是曲高合众的典范。现在文化市场竞争激烈,流行音乐发达、流量明星当道,传统音乐能取得如此成绩,真是难能可贵啊。您是如何做到的,能否给大家分享一下。

张音悦:

在激烈的文化市场中让剧院注入活力,焕发时代光彩是我最想做的事。我是演奏家,自己的音乐会很多,各种的演出机会。但是我当了副院长之后,就希望把我们剧院的所有资源都调动起来,为歌舞剧院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地方院团,如果不积极努力,一年下来演出就那么几场,有政府分派下来的演出任务,整个团处于饿不着也撑不死的状态。2012年,我完成了我个人的《张音悦和她的朋友们》音乐会后,就启动了 《指尖上的心弦》系列音乐会策划。我是希望系列音乐会有新鲜感,跟不同艺术门类相结合:灯(光)服(装)道(具)效(果),跨界融合各种元素。那时湖南在民乐上的发展相对薄弱, 我的着眼点是希望能在二胡作品和舞台艺术上进行开拓,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缺少制作资金和社会关注的情况下,将系列音乐会大胆地带到了观众面前。这系列带有实验性的民乐音乐会给当时湖南演出市场搅动起一波涟漪,经常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演出盛况。

总结这些演出,用以下几方面经验可供分享。

1 我们的作品不能粗制滥造,一定要有创新,要有精品力作,才会被现在观众所接受,才会有生命力。

2 要重视演出的策划和管理,我们的很多演出,资金资源非常有限,我们加强前期策划,避免走弯路,同时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可以高效低耗的完成工作。

3 一手抓市场,一手抓艺术,一手还要在这两个对立的阵营中相互平衡,实现市场艺术共赢。

4 不能自己单打独头,要善于发掘和发动各类人脉资源,我来策划,项目大家一起参与。

尤其是第4条,让我感触最深,我们很多演出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离不开热心公益爱乐者的支持。比如2015年《国韵湘音》,著名主持人汪涵为这件事叫好,然后又被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而感动,将个人行程全部改动,配合《国韵湘音》的首演。

柳苏凌:

作为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您自幼习琴的经历,并没有框定您的未来之路,了解到您经常受邀在各地举办各类国学、国乐领域专题讲座,有朋友评论说,您是少有的以演奏家身份,行走在传统文化创新之路的文化人,似乎令人有些意外,您能谈谈您是如何将器乐演奏和文化讲座的很好融合在一起的。

张音悦:

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上的一条支脉,本身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对音乐文化的认知,要把它放在这个大时代去看待,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将这些文化自身的力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用这些力量推进民族音乐的前行之路。演奏家和文化人本来就应该是一体的,缺少文化底蕴、离开文化滋养、没有文化担当,只能做一个演奏的匠人,很难成为演奏大家。我们要了解社会、了解文化,知道琴弦为何而鸣,才能更好的演奏,更好的将传统艺术传承和创新。

创新是自古以来不变的主题,每个时代都要有每个时代的声音,都有每个时代的创新,唐诗在当年是创新,宋词也是,唯有这样,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才能浩荡发展。文化创新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义务,我们应该自觉自愿参与文化创新的伟业中。当然,比起单纯的演奏,创新让我更有成就感,更有挑战性,也更有值得付出的理由。

柳苏凌:

《九歌》的成功有哪些启发,省歌舞剧院近年还有哪些好的作品?

张音悦:

一部剧的成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尤其在当下的文化市场环境下。要有对传统文华的执着热爱,要有敢于创新的决心和大刀阔斧的实干精神。《九歌》很好的将湖湘文化、中国气质融合成一场精彩纷呈、观众喜爱的音乐会,坚定了我们立足传统,文化创新的方向。

目前我们还需要创作更多的带有湖南文化、传统文化符号的剧目,比如我们剧团创作的舞剧《桃花源记》,民乐音乐剧《潇湘水云》等,都慢慢地成为当地的特色剧目,结合旅游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特色项目。其实,我们不愁做不出好作品,而是需要时间在作品上下功夫,并且来寻找好的途径。

2018年湖南省歌舞剧院制作的《袁隆平》《桃花源记》等几部大戏都在北京进行了演出,并且进入了政府的文华剧目库,并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大环境下,群众对对传统文化认知和喜爱在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意义不断被深化,所以我们才有更多的空间,探索更多的艺术可能性,不断蓬勃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事业,将省歌舞剧院锻造成为湖南的文化之剑。

结尾

我和张音悦的对话时间并不长,但从她的言语中,我能体会到她的坚定和执着。可能未来的路还有更多的困难,但她依然如初,她说过:“我热爱我的专业,热爱就有动力,我就凭着这颗真挚的心继续走下去。所以这些年,每年都有想做的事情,停不下来。”

在她娓娓道来中,我感受到了她湘江河畔女子的灵秀和细腻,又看到了她在这份事业上的敢作敢为,大刀阔斧的豪情。这些年,不管是她的演奏艺术,还是由她策划、主持的多部舞台作品和文化活动,都获得了多方好评,多次获得政府奖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种种褒奖,如同张音悦不断进取的足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她没有固守着传统文化来标榜自己,而是以通达的文化开放态度去看待民族艺术。这些年她多次受国外邀请,到大学和音乐厅进行演出,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责编:刘瀚潞

来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