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瓷艺的价值发现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20-04-09 14:44:58


文丨张建永

当老司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开始惊艳湘西历史文化的辉煌之时,仿佛才从一个多年的误解中回过神来:湘西并不像人们长期认识的那样。必须要感谢近一二十年的考古新发现,在大湘西区域,如里耶秦简、四方城遗址、高庙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大量发现,反复证明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曾今在文化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先秦时代这块土地上的辉煌文明,尽管在星转斗移的发展过程中,黯淡下去,但是,其余脉不绝,香火不断。正因为如此,湘西地区才时不时产生或伟大,或独特的历史文化人物。

对文化的痴情和对艺术的狂热,几乎一直是湘西人的精神特质。现当代自不必说了。就说当下,在湘西一抓就是一大把大大小小充满个性的文化痴汉。杨刚就是这类人物。他是湘西书法家协会主席。他打小就热爱美术,为了把“笔墨”练好,尊师傅言,先练书法,通过书法,锤炼笔力,腕力和定力,从源头把基础做好。正是这种苦练,杨刚种瓜得豆,书法日夜精进,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书法界,杨刚已有自己的江湖名气,孩提时代对美术的追求却依然强旺。他初心不改,再次运用书法笔力,杀回美术界,而且,这不以一次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超越式腾跃:他绘画梦想不只依靠宣纸,而是在晶莹剔透的白瓷上,抒发情志和意趣。

瓷是中国文化和科技的独创成果。从泥土中诞生,凭借对泥土和生命的玄想,中国走过土陶和青瓷白瓷的历史过程。在陶瓷历史高峰期的宋瓷之前,湖南的铜官窑就曾辉耀华夏,和伟大的盛唐时代一起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唐代人那种抓取山川草木鱼虫飞禽的“取象”能力已经非常成熟。这是人类应对世界,模仿世界和创造另一个心灵世界的伟大能力。作为湘人,杨刚继承了湘人表现在铜官窑上那种抓取对象的文化基因。

就铜官窑的瓷绘工艺看,已显出唐代辉煌不止在国力强盛和诗歌繁盛,还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和想象力。这是一个民族伟大辉煌背后的细节,是基石和超越能力。工匠精神在我们的思维里被贬低和放逐。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老夫以为战争和政争恐是主要原因。这两种形态都以效益为最高目标,都以扳倒对手为指归,哪有时间仔细琢磨技术。慢慢的我们从石器时代逐渐成型的工匠精神一点点被销蚀掉。特别是近二百年来,急功近利成了制衡工匠精神的勾魂刀夺命抢。那种粗制滥造精神蔓延到几乎所有产品。

工匠精神缺失,在我看来,和人文精神缺失没什么两样。人文精神之魂渗透在每颗细胞之中,失去了工匠精神,大国之魂就像防波堤一样,被蝼蚁蛀空了。

正是在一个严重缺乏工匠精神的时代,杨刚高扬工匠神精神,自觉地把自己对艺术的爱好,对生命的理解,灌注在一丝不苟严谨到苛刻的创作之中,他宁静地,平和地,屏住呼吸,不计时间成本,把胸中成竹,一点点绘制在陶瓷上,任由时间缓缓地流淌,倾心倾力,为每一件瓷艺作品呕心沥血。

可以这样说,杨刚的瓷艺绘画是他的书法在绘画领域的一次华丽转身,是以柔软的笔毫对话坚硬的瓷胚,山水的飘逸邀舞瓷器的静止,他把传统文人精神和道家之玄妙,佛家之禅意,儒家之担当,或轻描淡写,或重彩浓墨,或点,或皴,或藏,或露……饱蘸笔墨,一任情怀宣泄。

在瓷上作画,材料不同,方法则异。比如,在宣纸上,“枯润”是一种审美,对比性强,张力和想象力俱佳。如何在瓷胚保持“枯润”笔法则是杨刚的成功之处。他的笔力不疾不徐,不浮不滑,犹如高山滚石,如屋漏痕,其“平、圆、留、重、变”交替变奏,意蕴无穷。

持一把小壶,啜两口香茗,喝三两杜康,赏几盏瓷杯,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