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地域”是梅山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之一,对此,一些早期的研究者已经有过一些初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主要从深研文献资料入手,澄清一些认识,对梅山地域这一概念作一个更为完整、科学的界定。
一
《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中,专门有一段记述“梅山峒蛮”的文字,研究者一般把它称做《梅山峒蛮传》。它开篇就说:“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意思是一个叫“梅山蛮”的民族,长期占据了一块土地,政治上不归中原王朝管辖,经济上不与内地交通,文化上不与汉人交流,是一个化外之地、国中之国。这块土地就叫做“梅山”。这些蛮人所占据的梅山,它的地理位置是:“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1〕494宋代的潭州,州治在今天的长沙,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长沙、宁乡、浏阳、益阳、株洲、醴陵、湘潭、湘乡等市县,和梅山接壤的是益阳、宁乡、湘乡三县①。邵州管辖的范围和今天的邵阳市差不多,治所就在今天的邵阳市。鼎州就是今天的常德市,当时有武陵、桃源二县②和梅山接壤。澧州的治所在今天的澧县,本来和梅山不接界,但建炎(1127——1130)以后,鼎州升格为鼎澧镇抚使,所以《宋史》把鼎澧放在一起说。宋初辰州的治所在今天的沅陵。当时,潭州、邵州、鼎州属于宋王朝的辖地,潭州和邵州离梅山蛮的势力比较近,经常受到梅山蛮的攻击。鼎州离得远,只有边界地区偶尔受到骚扰。辰州属于羁糜州,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由舒姓、向姓等土酋大姓统治,在梅山蛮强盛时,也曾不止一次受到梅山蛮攻击,他们原来占有的土地被梅山蛮侵占了不少。这个范围就很清楚了,梅山就是位于潭、邵、辰、鼎四州之间的一块“飞地”,当时为梅山蛮所占据。具体说起来,它的东边和潭州的益阳、宁乡、湘乡三县接壤,南边和邵州的邵阳县接壤,西边和辰州的沅陵、溆浦二县接壤,北边和鼎州的武陵、桃源二县接壤。夹在这四州八县当中的这块地域,显然就是熙宁五年(1072)章惇开梅山所设置的新化、安化二县。“诏以山地置新化县”〔1〕494一语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山地”在这里应该不是指一般的山地,而是特指梅山地。
因此,梅山的地理坐标,简单地讲就是“潭邵之间”或“潭、邵、辰、鼎之间”;具体说来,它东界宁乡,东南界湘乡,东南、南和西南都界邵阳,西界溆浦,西北界溆浦、沅陵,北界桃源、武陵,东北界益阳。
二
熙宁五年(1072年),章惇开梅山,“不持寸刃得千里”⑵,梅山回归中央政权。这“千里”梅山的地理边界,《宋史》有一个“四至”的明确的描述:“于是檄谕开梅山,蛮瑶争辟道路以待。得其地,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1〕
司徒岭在安化与宁乡接界的地方,是梅山的东大门。宋朝曾经在梅山东部与宁乡接界的司徒岭设立军事据点进行防守⑶。司徒岭以东,从地形看是大片的平原,与梅山的山地地形区别很大。四里河在梅山东北,是安化与益阳的界河,也是雪峰山区与洞庭湖区的界限⑷。在今天桃江境内有一个泗里河镇。
梅山地区的白沙寨不止一个,978年在安化县境内设置的五寨,其中就有一个白沙寨,在今天安化的西部边界。邵阳有三个白沙寨,一在新宁县白沙镇,一在隆回县司门前镇,一在武冈市山塘寨③。从地理位置分析,三个白沙寨中,作为梅山最西的边界,新宁白沙镇的可能性最小,而作为梅山文化与五溪文化交汇处的隆回司门前镇的可能性最大。一方面新宁县的白沙镇在邵阳的南部,离梅山的南部边界很远,如果梅山的边界到了新宁白沙镇,那么大半个邵阳都要算作梅山的地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新宁白沙镇的位置比较靠东,在它西边还有广阔的地域肯定是梅山的范围。武冈山塘寨也在邵阳以南。
湘乡的佛子岭这一地名今天已无法考证。据《湖南通志》记载,醴陵县南八里有一个佛子岭。醴陵虽然在宋时属湘乡,但在湘乡的最东边。而梅山的东部边界,明确是在司徒岭——伏口的连线一带,是梅山最东边的界限,司徒岭以东肯定不是梅山的地域范围。而醴陵的佛子岭距司徒岭有数百里之遥,当然不可能是梅山的南部边界点。梅山的南部边界点,应该在梅山和邵州、湘乡交界的地方,龙山一带的可能性比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四至”并不是整个梅山的四至,而是当时苏氏梅山蛮实际控制区域的四至。梅山的整个地域范围,要大于当时梅山蛮的实际控制区域。譬如,四里河以北的一部分原梅山地域,开梅山前便可能已经纳入到王朝版图。④
梅山的完整地域,就是“诏以山地置新化县”的“山地”,即梅山之地。1072年,宋朝廷以新开的全部梅山地“置新化县”。第二年,才以下梅山的兰田、资江、东平、丰乐、常安五地分置安化县⑤。所以,梅山的地域,指的就是北宋开梅山时所设置的新化、安化二县.
新化、安化建县以后,有过几次大的调整。主要的有:一、元明二代,在新化原有的隆回、大阳、石马、永宁、龙潭五乡中,划龙潭乡入溆浦,隆回乡及永宁乡部分地入邵阳。二、1951年,新化第八区的坪上等16个乡,第九区的龙溪铺等全部12个乡,第四区的田心等4个乡共450平方公里面积划归新邵县管辖。
1969年——1975年,新化县所辖的冷水江、矿山2镇和渣渡、禾青、毛易等11个公社共453平方公里面积划出来,第二次成立冷水江市。四、1951年,安化划出第三、第四两区(包括桥头河、七星街、栗山等乡,即开梅山所置四乡中的丰乐乡)、蓝田镇(开梅山所置四乡中的常安乡)和第一区的伏口、温塘、久泽、泽塘4乡,归新建的蓝田县(今涟源市)。
所以,在今天的政区图上,梅山的地理区域包括新化、冷水江、安化的全部,涟源的北部(原安化部分)、新邵、隆回、溆浦的一部(原新化部分),总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它的位置在雪峰山东麓北段,资水的中、上游。
三
建县以前,梅山是没有任何行政区划的,只有“上梅山、下梅山”的称谓。“潭、邵间所谓上下梅山,其地千里,马氏以来,瑶人据之,号莫瑶。”⑸。 “所谓上下梅山”,就是说,当时有“上梅山、下梅山”这个说法,但不是两座山名,是两块地域名称。光绪《湖南通志》说,新化是上梅山,安化是下梅山。之所以把新化叫上梅山,安化叫下梅山,是因为雪峰山的关系。雪峰山是湖南境内重要的山脉,山脉主体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处于西部沅江与资水间,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雪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南起湖南与广西边境,与八十里大南山相接,南段山势陡峻。北止洞庭湖滨,北段被资水穿切后,渐降为丘陵。它的西侧是湘西丘陵,东侧为湘中丘陵。梅山在雪峰山的东麓北段,新化在南,地势较高,再往南也大都是险峻的高山;安化在北,地势相对较低,再往北就是平原地区,进入洞庭湖区。在当时居于平原地区的益阳、湘乡人眼里,自然安化是“下梅山”,新化是“上梅山”。
宋初的梅山,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与梅山相邻的南江地区,16个溪峒州中,只有三个州的人口上了千户,其余的不足百户⑹484。章惇开梅山,“籍其民,得主、客户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千八十九丁” 〔1〕494。成书于1080年的《元丰九域志》,新化、安化二县的等级都是“望县”。宋代4000户以上的叫“望县”,新、安二县加起来,也应该是一万户左右。以此推算,在当时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人口大概不足10万。这不足10万的人口如果平均分布在12000平方公里的梅山,每平方公里只有6、7个人。所以,当时的梅山蛮族群多半是一个“大分散、小集中”的局面。根据有限的史料,我们可以推测梅山蛮的人口和势力当时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地方。
一、是今安化东部以梅城为中心的扶蛮峒。梅城一带向来是梅山蛮的一个根据地,梅山蛮常常从这里出发进犯长沙。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翟守素大败扶蛮,梅王扶汉阳战死。然后朝廷下令,禁止蛮民与汉民交通,禁其地不得耕牧。其保障措施是“立五寨”。这五寨是:首溪寨(今桃江县筑金坝附近)、白沙寨(《读史方舆纪要》和光绪《湖南通志》都说在梅城西北百二十里,应该是安化西部的辰山一带。)⑥七星寨(今涟源七星街)、蜉蝣寨(今新化油溪,与安化浮青接界)、梅子口(梅城西五里)。这五寨基本上都在宋时的安化县境,中间所包围着的地域,就是扶氏蛮王扶汉阳的大本营,这就是史籍所说的“环戌以兵”。后来继梅王扶汉阳兴起的苏氏蛮瑶首领,也把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据点。所以,1072年章惇开梅山,首先便是从大瑶洞东边的沩山进兵。
二、是新化县西南的板苍诸峒。今新化县城西南四十华里有板山、苍溪山。它位于新化与隆回交界的洋溪、罗洪、鸭田一带。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代理潭州钤辖石曦曾领兵“平梅山板仓诸峒蛮寇,俘馘数千人。”⑦可见是上梅山梅山蛮的一处重要巢穴。章惇开梅山,曾经过离板苍峒不远的石槽山,并写有《石槽山》诗(诗见同治《新化县志》“舆地四”)。该山位于原新化大阳乡石槽村,现为冷水江最南的三尖镇。章惇领兵到达这一带,很有可能就是那时板苍峒依然是梅山蛮瑶的一个重要中心。
三、是新化县西部的“大瑶洞”。据《明一统志》说,宋朝廷以新化县西部的大瑶洞置为五寨“以谨防御”⑧。这五寨是惜溪(今新化水车锡溪)、柘溪(清福田村,今隆回苗田、鸭田)、藤溪(今新化水车文田)、云溪(清鹅塘村,今古台山东南的云溪)、深溪(清隆回辰溪,今鸭田西),都在宋时的新化县境内。这五寨西边的元溪(今奉家、罗冲、江东等地)、春溪(今罗洪一带)等地,今金凤乡的笋牙山一带,都与隆回、溆浦接界,崇山峻岭,向来是苗瑶杂居的地方⑨。开梅山时这些地方尚臣服,为了防止骚扰新开辟的梅山边界,所以设置五寨进行防御。
四、梅山既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超地域的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人文意义上的梅山,它的地域范围肯定比作为地理概念的梅山要广阔得多。那么,如何定义梅山文化的地域范围呢?
有论者提出“核心圈”“区域圈”“辐射圈”“余波圈” 的概念,以新化、安化上、下梅山为核心圈,以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常德等地为区域圈,以长江以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浙江为辐射圈,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为余波圈⑺。这个依据梅山文化传播的源流关系和文化接受与文化影响的显著性特点来划分文化层次的方法是颇有见地而富于创造性的。作为梅山文化发生地的上、下梅山地区,自然是梅山文化的“源”,其余便都是“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随着地域范围的扩大、传播路线的延伸,它的文化影响的力度一般而言也是逐渐衰减的,“区域圈”、“辐射圈”、“余波圈”在逻辑上呈现的便是这样一种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文化影响递减的顺序关系。
上、下梅山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圈”即核心区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完全按照与核心区域地理距离的远近来划定“区域圈”、“辐射圈”和“余波圈”,却可能失之简单。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一)梅山文化和其它代表性地域文化的地域分野
按照孙文辉先生的方法,整个湖南的民族民间文化可划分为“五大文化圈”,即湘北的洞庭文化圈、湘东的湘江文化圈、湘西的武陵文化圈、湘西南的雪峰山文化圈和湘中的梅山文化圈。其它四个圈恰好把梅山文化圈包在中间。这五大文化圈无疑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但其影响的相互关系与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梅山文化对其它文化的影响比其它文化对梅山文化的影响大;梅山文化对湘南、湘西南的影响比湘东、湘北的影响大。究其原因,前者是因为梅山文化是一种祖源文化,后者是因为梅山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向是向西、向南。因此,我们在界定“区域圈”时,应该更侧重于湘西、湘南。像湘东的长沙、株洲、湘潭和湘西北的常德的大部分地区,应该主要属于湘江文化圈、洞庭文化圈和武陵文化圈。只有靠近梅山的一部分地区,才能算作梅山文化的“区域圈”。
近代以来的湖南文化,用“三分法”更具有概括性、典型性。这三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地域文化类型是:湘西的五溪文化、湘中的梅山文化、湘东的湖湘文化。通常意义上的雪峰山以西就是湘西,五溪地域在湖南境内包括西部的怀化、张家界、湘西州,邵阳市的城步,邵阳绥宁、洞口、隆回的一部分地区。湖湘文化、五溪文化和梅山文化就在绥宁、城步、隆回、洞口一带形成交汇。因此,邵阳一带的文化内涵,有着更多的梅山文化元素。
(二)梅山文化在不同族群中的影响
梅山文化在上、下梅山地区产生、发展,然后随着族群的迁徙,向西、向南传播,在瑶族、壮族、苗族、土家族、仫佬族、仡佬族、毛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南方广大民族中产生很大影响,最远甚至到达滇西的白族。但在这些接受梅山文化的族群中,影响最大的是土家族和瑶族。为什么呢?因为古梅山是一个多民族的生息地,九黎、三苗的各个族群在这里共同生产、生活,并一起创造了古老的梅山文化。在这些族群中,主体无疑应该是瑶族和土家族,所以梅山文化在这两个民族中接受最快,影响最大。尤其是瑶族,不仅把梅山看作族群的起源生息之地,还视作祖先居住的祖灵地。瑶人认为迁徙飘游于异国他乡的瑶人灵魂,最终都要回归祖先所在地梅山。在瑶族的宗教观念中,人死后只有回归梅山祖灵地,灵魂与祖先团聚才得以安宁。由此可以看出,瑶人的这种梅山信仰,不仅超过了土家人,甚至超过了梅山本土。正因为如此,瑶族迁徙到哪里,就把梅山文化带到哪里,而且把历史上一些较长时期居住过的地方也看作梅山,如广西、湖南瑶族的《梅山峒歌》说:“梅山正在永州界,安化乐县在东京。梅山离州一百里,十八峒里住瑶人。”⑻97他们就把梅山的地域范围扩大到了永州。
因此,从族群与文化流播的角度,长沙、湘潭、株洲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其主要文化成分不是梅山文化,可以不划到梅山文化的区域中来;而湘西、鄂西的一些土家族聚居区域,湘南、广西的一些瑶族聚居区域,尤其是邵阳的少数民族区域,梅山文化的元素在其文化成分中占有显著地位,是典型的梅山文化区域。
综上所述,梅山既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作为地理的梅山地域,指的就是上、下梅山地区;而作为人文的梅山地域,它的范围要广阔得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要是受梅山文化的影响很深、它的文化成分中梅山文化的元素很多,这个地区就属于梅山文化区域。所以,梅山文化区域实际上覆盖了湘西、湘南、大西南甚至长江以南的广阔区域,但是,其核心区域在湘中梅山。无论梅山文化流播到省内外、国内外多远的地方,梅山文化的根在湘中梅山。
注释
① 宋以前潭州和梅山接壤的是益阳和湘乡,宁乡是太平兴国二年(977)从益阳、长沙、湘乡各划一部分土地所建。解放后,益阳与梅山接界的地方新建了一个桃江县,所以今天的益阳县已经不与梅山接壤。
② 桃源在宋以前属武陵。
③《湖南通志》:武冈有山塘寨,熙宁八年废白沙寨。
④《梅山峒蛮传》:“嘉祐末,知益阳县张颉收捕其桀黠符三等,遂经营开拓。”
⑤参见明《肇域志》、道光《宝庆府志》。
⑥龙水琼、龙沛林《梅山与梅鋗》,《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一文考证白沙寨在今安化高明乡和宁乡县交界处的白花坳附近。
⑦《宝庆府志》卷第二《大政纪二》引《宋史·石曦传》。
⑧据《读史方舆纪要》:“宋太平兴国中发兵平大徭洞,以其地置五寨”,这里的时间可能有误,“立五寨以谨防御”的时间应该是熙宁五年开梅山后。太平兴国年间田绍斌配合翟守素以偏师从邵州进兵,攻打大瑶洞,大败梅山蛮,“擒二万斩之,余五千遣归,谕诸洞悉服”,并没有设寨。
⑨参见李抱一《开梅山考》、道光《宝庆府志·摭谈》。
参考文献
〔1〕 脱脱.西南溪峒诸蛮下.宋史卷494[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参见章惇.开梅山歌,嘉庆安化县志[M].
〔3〕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80[M].中华书局2005.3
〔4〕李新吾.章惇“开梅”——北宋诗坛的千古谜案[J].娄底优秀文艺作品选[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8
〔5〕刘挚.直龙图阁墓志铭.刘挚忠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9
〔6〕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6
〔7〕郭兆祥.梅山文化概论·序言[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5
〔8〕黄书光、刘保元.瑶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责编:廖慧文
来源:品味安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