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表彰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树立标杆引领生态建设
新湖南 • 市井情报
2019-12-17 10:37:11

湖南表彰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树立标杆引领生态建设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现场。黄昌华  摄)

12月13日,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在宁乡市召开,会议授予宁乡、湘阴等13个县(市、区)为我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并由省生态环境厅向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授牌。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省各地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的申报、审核、技术评估和现场验收工作。经审核研究,宁乡市、湘阴县、津市市、张家界永定区、新宁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张家界武陵源区、长沙望城区、永州零陵区、桃源县、石门县13个县(市、区)达到考核要求,决定授予其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称号。其中江华瑶族自治县、张家界武陵源区、长沙望城区、永州零陵区、桃源县、石门县6个县(市、区)已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称号,资兴市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五大体系”、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载体,“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为使示范创建工作有章可循,精准发力,国家和我省分别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作为依据和指南。2019年,生态环境部对国家示范市县指标和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两山基地”管理规程,省生态环境厅也正在组织修订完善省级示范市县指标和管理规程。

示范市县指标体系,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6个领域,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利用、产业循环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化、观念意识普及10大任务出发,共设置37项示范市、34项示范县建设指标。全面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工作,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重点工作,推动创建地区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与现有规划、计划的衔接,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阶段性,优化了考核标准。在管理规程中进一步明确示范建设的定位,简化创建程序,严格准入条件,强化各方责任,进一步提升了规范性、操作性和科学性。

“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管理规程,对申报、遴选命名、建设实施、评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从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3个维度20项指标等构建了“两山指数”,量化反映“两山”建设水平,表征区域生态环境资产状况、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程度、保障程度,引导“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方向。在重点任务当中,设定了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守住绿水青山;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值增值自然资本;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金山银山”转化;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惠民富民;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探索长效保障机制,推动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探索转化有效路径,形成特色转化模式等内容。

新的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示范建设的管理水平,也为各市县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工作指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群表示,各地要认真研究新的指标和规程要求,深入理解核心要义,坚持目标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聚焦工作重点,精准施策,不断提升示范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各示范点创建工作亮点频出

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上,江华瑶族自治县、资兴市、宁乡市分别作了创建工作经验介绍。

江华瑶族自治县于2017年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持续巩固和提升了其建设成果。作为林业大县、省林业十强县,该县在林业领域的生态建设措施成为一大亮点,最重要的是紧抓全域禁伐。

从2011年起,该县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划定禁垦区、禁伐区。把涔天河流域内约2200平方公里确定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全面禁伐,封山育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将未列入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的林区,列为县级生态公益林,参照国家和省级补偿每年每亩17元的标准,全部由县财政补偿,确保社会生态效益与群众经济效益双增收。同时,选聘了310个护林员,并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型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生态脱贫。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78%。

在资兴,东江湖成为“绿色宝库”,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该市发展“绿色产业”,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一是在“饮”字上做文章。推动“卖煤”向“卖水”转变,形成了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业集群,实施东江引水工程,满足了近200万居民的饮用水需求。二是在“游”字上下功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城乡处处是风景,时时处处皆可游”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三是在“数”字上求实效。规划建设了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能容纳20万个机架、500万台服务器及1000家以上互联网企业。四是在“农”字上创品牌。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2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了东江湖蜜桔、东江湖鱼等系列广受消费者青睐的农产品。

在宁乡,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该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休闲经济。在加强环保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以生态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例如金洲镇关山村率先建成了农村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大力发展葡萄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生猪大县,宁乡已建成年出栏1万头以上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园5个、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1个,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三是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引进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致力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通讯员 葛倩 李剑锋

责编:曾金春

来源:法制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