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书评丨西宁海湖新区的文学镜像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12-24 16:30:06

西宁海湖新区的文学镜像

——读《西宁册页·山水海湖》小说卷、散文卷兼致张国云先生

甘建华

国云先生:

昨天收到您快递的《西宁册页·山水海湖》小说卷、散文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感觉开本大方,印制精美,墨迹清晰,如见故人,夜来灯下抚卷,印象殊为深刻。诚如王文泸先生序中所说,你们“第一次集中地描写了城市,为读者洞开了一方风景迥异的新天地”。王公是我青海师范大学的学长,也是我文学道路上的恩师之一。他的序文指出了城市文学的现状,并且廓清了前进的方向。他说得对:“这(两本书)对青海文学发展的影响,必将在日后逐步显现出来。”

山河表里,岁月荏苒。犹记1983年下半年,经吴泰恒先生热心介绍,我加入了西宁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当时还发了会员证,想来你们的档案中应有记载。翌年金秋,西宁市文联编印了一本《开拓者——庆祝建国35周年选集》,收有我写春天植树的诗歌《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也是我的作品第一次进入文学选本。诗是写给我们地理系主任郭耀文教授的,“这个凤鸣岐山的汉子/要把半辈子的酸甜苦辣/化为一个‘将军’的幻想/集合起一个奇壮的白杨兵团/锁住湟水两岸狂奔乱吼的沙滩/风,你踢吧,咬吧/大地的儿子/用热情和色彩/奏响了一阙初春的铿锵”。现居故乡安享晚年的郭老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会提到这首稚拙的诗歌。今年5月11日、15日,《格尔木日报》和《青海师大报》分别重新发表,让年逾八旬的老教授喜不自禁。该书的“编后”时代特色非常鲜明,如是声明:“题为‘开拓者’,旨在提倡艰苦创业、志在开拓的可贵精神;歌颂为改变青海面貌而贡献青春的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感召更多的热血青年,来到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安家立业,大显身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村到城镇,改革的浪头相涌成潮,时代赋予了开拓精神以新的内容、新的动力,‘四化’事业亟需千千万万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赞美开拓精神!赞美开拓者!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工本费1元的书,却不是在西宁印刷的,而是“甘肃平凉地区印刷厂”,可见其时西宁落后之一斑!

又是35年过去了,如今披读《西宁册页·山水海湖》两个选本,感觉时光飞速流逝,而文本质量和编印水平与时俱进,远远不啻“今非昔比”所能形容与慨叹。只是封面“西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编”似有不妥,单位应为“编”或“编选”,而“主编”应是某个具体的人。还有一点,文末没有“作者简介”,哪怕几十个字或百十来字也好。其实这个很重要,不但便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情况,引起阅读回忆、联想及兴趣,也可看出一个选本的质量与档次,使之具有文学和文献的双重价值。我在编选柴达木的几个选本时,都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些成名已久的老作家都颇为惊喜而欣慰。您也曾在海西州工作过,不知是否见到过《我们的柴达木就像画一般》那几本书?

《西宁册页·山水海湖》小说卷中的作品,都可见西宁、河湟、海湖新区、青海高原的诸多元素,各具比较浓郁的高原文学特征与人文景观及其意象。《G大调情丝》作者海桀、《回家》作者郭建强、《意难平》作者雪归,都曾有过联系,惜乎至今缘悭一面。《星光灿烂的夜晚》作者柳喻(柳晓霞),见过面却没有说过话。他们皆系青海文坛知名作家,海桀的小说更是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王丽一、刘大伟皆我好友,时通音问,他俩的散文、诗歌我都读过,小说倒是第一次见。《凤凰于飞》与《海湖路》叙事条理清楚,故事波澜曲折,写得出乎我的意料之好。

散文卷似乎比小说卷更强,以文化地理写作描摹西宁与其他城市有何奇特不同之处,它的过去、现在及其将来的变化预期。吾友马钧(《意象拼贴:彼时与此时的西宁》)、唐涓(《因为你,爱上了一座城》)、赵秋玲(《从海湖新区的几何书店说起》)、董得红(《海湖新区来了个美国老阿爷》《看着长大变绿的海湖新区》)、朱嘉华(《一窗风雅半窗荷》《多情海湖美少年》),还有辛茜(《金雀儿花开》)、郭建强(《海湖:北纬36度的指引》)、柳喻(《最是晴空月儿明》)、梅尔(《湟水声声》)等人的作品,视角新颖,剪裁得当,语言温润,感情真挚,可见青海之为散文大省名不虚传。还有许多未曾晤面的朋友,他们的文章之前也曾偶尔读到,书中文字皆成海湖新区的镜像。好几篇写到几何书店,既然大家都说好,日后重返西宁,我一定要抽暇看看这个时光书馆。

今年国庆节后,朱嘉华老师曾寄我一本《我的西宁——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文集》,西宁市文旅广电局编印的读物,文图并茂,正大气象,可谓实在难得之礼品书。“作者们满怀热爱西宁、热爱生活的家国情怀,讴歌今天的幸福生活,充分体现出西宁的历史文化特色。入选文章和图片贴近西宁的社会生活,故事生动鲜活,对西宁市的巨大变化,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反映了新时代、新西宁的前世今生,更加坚定人们不断创造美好未来的文化自信心。”(谢佐序语)西宁文化、河湟文化乃至青海文化,在您及一帮有心人的倾力推动下,正一步步从高原走向高峰,赢得省内外更多人士的关注,历史将会铭记这些功德。

前日下午,在湖南一个中青年作家研讨班上,我受邀主讲《文化地理散文选本的择录标准——以“西部之西”&“衡岳湘水”两套丛书为例》,特别提到艾青的短诗《我爱这土地》,以为它最能体现文化地理散文的写作宗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先父甘琳1956年从湖南到青海支边,入读西宁石油学校,晚年在病榻上还不时忆及西宁的昔日情景。我对大学时代曾经待过4年的古城西宁,尤其是天空的雪花和大地的树木,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深情。去年北师大谭五昌教授主编《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收入拙诗《湟水河记——忆35年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社成立》,其中一节:“而我作为一个地理系学生,/却不能忘记,狭长的河湟谷地/集中了青海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我也不会忘记,暮春时节,西川河滩,白杨树梢的那方蓝纱巾”。前不久(12月6日),马钧、王丽一老师又在《青海日报》发表我的组诗《青海在上》。今日读您主编的两卷《西宁册页·山水海湖》,遂引以为知音,援笔立就此文——青海在上!西宁在上!

近年间,我曾三度回到西宁,但都是走马观花。其中2014年8月19日上午,曾专程去过海湖新区林锡纯先生府上。我最初知道林公的大名,便是在他做西宁市文联主管主办的《雪莲》杂志编辑时期。他是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得意门生,后来选任中国书协理事、青海省书协第三届主席。林公曾寄赠我多幅墨宝,并与白渔、察森敖拉、王庆元、李向宁等青海文化名流,联袂参加我在湖南策展“诗文风流•翰墨飘香——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那天我带着两位朋友登门拜访,年近八旬的林公,竟然跑到小区外面的街上等候,之后到其别塾叙谈半日。但见室内墙上有启功、朱乃正、沙曼翁、林锴等大师名家墨宝真迹,屋后花园盆桶池内种植着大蒜、小葱、萝卜、生菜、小白菜,田舍翁怡然自适之乐可见也。孰料3年后的12月9日,突然得知林公谢世的讣闻,海湖新区从此少了一张文化名片。我为之撰写的回忆录《河湟曾得一支笔》,相继见于《中国书画报》《书法报》《衡阳日报》《格尔木日报》,斯人虽然已逝,斯文却长留天地间。

不知海湖新区是否包括青海师大老校区?去年11月回到母校,接受地理学客座教授聘书并发表演讲,后来草成一篇《西宁的梦与巨石》,今发来供您参阅并教正。

顺颂冬安。并祝新年快乐!

甘建华

2019/12/23于湖南衡阳晴好居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