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述评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11-11 14:47:47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共7部专著、300余万字,作者十年磨一剑,立足世界文学,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作家在历史进程中书写和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进行总结和阐释,充分展示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


世界视野·精神谱系·诗性表达

——聂茂“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述评

陈婉 陈沁怡

(刊湖南省文联《文坛艺苑》2019年3期)

摘要:“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立足全球化的学术语境,是对文学湘军进行系统的、立体的、全景式的研究和总结。七本著作在纵向面上借助东西方具有学理价值的批评理论,考察了文学湘军赓续的精神谱系、创作路径、价值选择和审美态势,且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理论立场,追求大气开阔的世界视野;横向面上基于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把湖湘地域内的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精神困境,纳入到与集体中国经验的对话与交锋之中,融合了深刻的思辨力、洞察力与灵动的诗性表达。该书系为系统研究湘军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湖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经验 文学湘军 世界视野 精神谱系 诗性表达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是聂茂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对新时期文学和文学湘军研究10余年的集中奉献;倘若算上文学创作的前期积淀,则是申报者置身文学现场30多年,观察、感受、参与和见证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国作家书写中国经验的总体思考和学术浓缩。该书系共由7部专著组成,分别是:《人民文学:道路选择与价值承载》;《家国情怀:个人言说与集体记忆》;《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湘军点将:世界视野与湖湘气派》;《政治叙事: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诗性解蔽:此岸烛照与彼岸原乡》。作者十年磨一剑,站在世界文学语境下,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作家在历史进程中书写和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进行总结和阐释,充分展示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

聂茂立足于国内外最新学术前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对世界视野下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资源、叙事模式与创作风格,中华优秀文化的赓续与传承、家国情怀、人民文学与文学湘军的深刻关联,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湘军的文化记忆、文本特征、审美态势及其创作成就、困境与突围等,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总结、阐释、评论和分析,回答了伴随经济崛起的中国作家应当以怎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等重大命题,该书系对于重塑科学、健康、锋利的文学批评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原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湖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著名文学评论大家雷达先生亲作总序,该书系还获得了谭桂林、谢有顺、洪治纲、邱华栋和刘恪等知名学者和作家,以及杨剑龙、贺绍俊、贺仲明、方长安、张光芒、敬文东和耿占春等资深教授的联袂推荐。无疑,这些学术大咖的作序和推荐,为该书系形成了锦上添花的“名人效应”。

一、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的赓续和发展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的可贵之处在于,站在全球化语境下,以中国经验和中国诗学的艺术立场,对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国当代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对湖湘文化视域下文学湘军的研究做一次总结,使之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为日后学术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纵观整个书系,雷达先生认为作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第一,夯实了世界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理基础,提升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图景中的重大价值与时代意义。以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为切入点,把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置于世界文学视野下,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湘军的巨大成就、内部构成、创作特点、叙事路径、审美趣味,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湖湘文化之间的赓续、传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刻阐释,深入分析中国作家如何在世界图景中认识自己,将中国精神、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关乎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重大命题呈现在国人面前。

第二,探究了中国作家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民文学执着追求的心灵冲动。立足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宏大背景和湖湘文化丰厚的理论场域,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为什么心怀家国情怀,对人民文学的创作诉求产生强烈的心灵冲动,并探寻包括文学湘军五少将在内的70后作家的集体崛起的社会深层原因。

第三,重新认识和发掘了中国制度优势与中华诗性为中国作家创作资源所拥有的深厚底蕴与精神投射的启迪意义。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湘军的创作与研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中国制度优势和湖湘文化为切入口,聚焦“诗性追求”及其时代认知这一具有共同性、源头性和枢纽性的考察角度,对中国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塑造自己、中国作家如何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作出贡献进行深入思考,全面廛清文学湘军的政治地缘、创作特色与形成路径,对于审视当前小说创作为何出现丰富复杂乃至矛盾对立的现实尴尬。

第四,探寻民族作家的心路历程,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学的影响力。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大省。沈从文等作家在现当代文学史留下了厚重的一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社会变革创造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也带给中国民族文学取之不间竭的创作宝藏,中国作家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命运共同体,申报者以江华瑶族作家群为例,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他们的文化传承和汉文化的共生共融的关系,深入分析他们作品的审美特征、身份认同和民族寓言等,着力思考面对强势文化的挤压,他们的文明何以保存,他们的文化何以弘扬,他们的文学何以生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当然也包含江华瑶族的“作家梦”。通过从文学、民俗学、叙事学和传播学等视角对江华瑶族作家群及其作品的集中考察,可以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少数民族作家心路历程,为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实证意义。

第五,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为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该书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聚焦人民文学的丰富性和家国情怀的书写启示以及70写作的新的艺术特质,揭示优秀作家应选择怎样的叙事路径,才能充分彰显传统文化价值和功能内涵,才能彰显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为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的终极意义。

二,文学湘军的道路选择与家国情怀

书系的第一本是《人民文学:道路选择与价值承载》一书,其综合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文艺学和传播学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韩少功、孙健忠、残雪、王跃文等人的代表作品、人物形象及创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总结新时期以来人民文学的书写特征和创作规律,探讨应该怎样认识和表现颇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之时代意义,彰显文学湘军在道路选择和价值承载中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聂茂找到了文学湘军的一个共同点:即“人民文学”。欧阳友权指出:所谓人民文学,就是人民的文学。文学湘军无论用什么方法进行创作,他们都是自觉选择人民的文学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作品的价值承载就是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宏大主题,这也是艺术和时代的双重要求。聂茂这部著作立足于中国文化母土,剖析文学湘军的精神脉络,解读人民文学的发展道路,传递汉语语言的价值。其民族与世界、乡土与先锋、传统与现代的多维阐发,以及兼容并蓄的思想、纵横捭阖的视域为文学湘军的创作与研究树起一座丰碑,也为人民文学的价值导向立下一个坐标,既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见出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

欧阳友权的见解也得到了耿占春的认同,在耿占春看来,聂茂所作的是以严肃的文艺价值取向,立足湖南作家、立足中国经验的文学场域,聂茂的真诚和匠心让人感佩。地域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作者忠实于自己的学术理想,勾画文学湘军的精神图谱,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多元镜像。这个尝试是崭新的和大胆的,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片大地上的文学朝着怎样的方向行进,并引人深思:为什么文学湘军选择这条道路而非另一条道路,其价值承载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该书以雄辩的事实、合理的阐释和慎密的逻辑回答了这一问题。

如果说,“人民文学”是聂茂找到的聚焦文学湘军的一个共同点,那么,“家国情怀”则是聂茂找到的文学湘军的另一个共同点。在《家国情怀:个人言说与集体救赎》一书中,聂茂以中国经验与湘军文学的赓续与发展为主线,通过时光的盛宴、文学的激情、苦难的诗意、成长的伤痛、正义的高地、诗歌的风度、盛开的诗情和学理的价值等八个维度,深入分析新时期以来湖南文学创作群体无论是个人言说抑或是集体救赎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风貌和审美特质,全方位探讨了文学湘军在全球化语境下书写中国经验与中国价值所凸显出来的精神刻度与家国情怀,是湖南文学乃至整个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杨剑龙据此指出:文学创作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化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尤其如此,个人言说与集体救赎并不矛盾,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文学共和国。当个性化的解读淡化了以往集体色彩后,真正的集体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实。聂茂将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结合起来,展示了创作者个人言说之下的精神共性,即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完成集体的救赎,是源于古老民族的朴素情怀,源于中华传统的人文血缘,其终极指向是家国情怀,串起的是大地的伤痕和苦难,记录的是泥土的荣耀和辉煌,这是文学的诗意,更是文学的成长。

作为聂茂的同事,著名作家阎真对文学湘军的家国情怀是体会至深的。他认为:谈论家国情怀,湖南作家无疑是恰当的,也是很有资格的,由此切入文学湘军的内部肌理,聂茂的研究视角很特别。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各有千秋,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尺度也不尽相同,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下文学的生态、价值和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一个作家和文学批评工作者,聂茂立足于中国经验和文学湘军的文本细读,紧紧围绕家国情怀的中心命题,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精神,赓续于文学批评传统,大胆进行方法的改良与创新,重塑文学批评应有的锋度与韧性,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让人惊喜的。

三、世界视野下的民族作家与湖湘气派

聂茂的《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一书,主要立足民族性、地域性与世界性,将全球化语境和中华美学精神结合起来,从创作资源和审美境界的形成路径等多个维度对江华瑶族作家群进行阐发,聚焦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的宏大主题,探讨中国民族文学的生存境遇与艺术特征,总结湖南民族文学的书写亮点,寻找民族文学的精神原点与命运共同体,发掘江华瑶族作家与汉文化之共生共融的关系,对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特别是湖南民族文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开拓性价值。

谭桂林指出:一个评论家聚焦一个县城的文学发展,这是罕见的;一个作家聚焦一个县城的文学发展,这更是罕见的。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或者作家型学者,聂茂的视界十分独特,他不只是评析一个地方和一个民族的文学,而是着眼于全球化下中国民族文学的广阔背景,从江华瑶族作家群出发,构建一个袖珍型的文学和文化范本,讲出文学湘军和湖湘文化的内在关联,更讲出民族文学的起源和中国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学一定是由最微小的支点开始的,在最微小的地方构建着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寻根。

敬文东则认为:当我们都在关注宏大命题时,《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艺评论和文学研究的可能:我们可以不局限于那些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的解读,也能获得审美的愉悦和高雅的趣味。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关注最基层的作者和作品,它们往往最具普遍的文学价值与意义。作者以真诚的、有责任感的审美观照,开启了一种新的批评范式,即把文学批评的深度、宽度和厚度具体化到一个很小的单位量级,用江华瑶族作家的“小火点”点亮中国经验和民族叙事的整个天空,呈现一个美丽的地方,彰显一个伟大的民族,高蹈一种卓越的文学传统。

与此同时,聂茂的《湘军点将:世界视野与湖湘气派》一书,则立足全球化语境和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双重视域,以深度对话的形式,生动呈现与唐浩明、王跃文、阎真、何立伟、何顿、彭学明和姜贻斌等人的观点交锋与思想对撞,探讨文学创作对于地域文化的现代性认知,对文学湘军的文本特色与精神气质、文化守望与历史担当、生活特质与政治消解、现实格斗与理想悬浮、诗学情怀与文化追问、理想坚守与野性呈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审视、质疑、对话、批评与反批评,充分展现了文学湘军创作背后的心灵的挣扎和隐秘的愉悦,以及作品呈示出来的悲悯的力量。

关于本书,贺绍俊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不乏宏论、概念和附会,而冷峻的批评和真诚的发声显然不够。聂茂的文学评论视野开阔,学理敦厚,既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又有高蹈的学术理想。他站在全球化语境下,结合中国经验的具体文本,用新颖的视角深入作家隐秘的精神世界,发掘作品的文学价值,将作家专论与文本细读、写实言志与对话交锋、学术深度与湖湘文化传统融入其中,籍由这些理性文字,我们再次审视湖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格调与气派时,不难发现聂茂的雄心与匠心。

而方长安则从另一个维度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认为:与作家进行深度沟通与直面对话是文学评论的重要特点。聂茂的这本著作摒弃了视文本为零碎个案的狭隘视野,把作家创作心理、作品形成机制、读者审美接受融为一体,突显了作者的理想之光、理论情趣和学术素养。作者秉持客观公允的学术立场,审视新时期以来文学湘军中的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以犀利的分析指陈创作的缺失,由此及彼,窥一斑而知全貌,湖南作家的创作也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中国作家的文化镜像。

四、文学湘军的灵魂拷问与诗性追求

聂茂的《政治叙事: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一书,主要从政治叙事对人物塑造、故事架构和价值承载的逻辑原点出发,深入发掘文学湘军一直以来“文以载道”和“为民代言”的书写传统,认真分析湖湘文化与文学湘军的“政治情结”、精神重建与现实境遇的深刻内蕴,努力阐释文学湘军政治叙事的缘起、勃兴以及新时期湖南官场小说的崛起的时代意义,对以王跃文、阎真为代表的文学湘军政治叙事内部组织进行层级化解码,对文学湘军政治叙事的灵魂拷问、理性资源与思想滋养,以及他们的困境与突围进行全方位把脉和剖析,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政治叙事和地域性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这种研究,在贺仲明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他认为:三湘大地自古文运昌盛,近现代文学大师频出。特别是新时期初期,文学湘军更是风光无限。进入20世纪90年代,文学日益边缘化,而湖南官场作家群却高潮迭起,再次受到文坛瞩目。可以说,文学湘军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镜像和缩影。聂茂置身其中,以崭新的视角诠释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湖南作家置身于转型期中国所亲历的价值裂变与精神创痛。作者对湖南官场小说的代表作家、中间力量、动力阶层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是当下官场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著名作家邱华栋颇有同感,他指出:湖南文学的政治叙事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中国文学林立诸峰中的独有存在,它不断给广大读者带来惊喜,给文化消费带来活动。但这类叙事也常常在肆无忌惮的想象中经冲破应有的边界和道德约束,溢出允可的范围,导致观察和定义的困难,挤压着思考的空间。聂茂的这部专著,聚焦湖南官场作家的政治叙事,在性情可见、观点别致的论析里,深刻把握官场小说的内部肌理、政治情结、文化传承、现实境遇等,揭示了作品人物的动力机制和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聂茂的《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一书,则全面聚焦并深入分析包括“文学湘军五少将”在内的中国70后作家群这个“夹缝中的一代”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充分展示转型时期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和道德秩序摇摇欲坠所带来的社会阵痛和时代巨变给70后作家造成的强烈冲击与心灵震撼,探讨了70后代表作家的精神命途与漂泊之苦的思想根源,阐释了70后作家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多重困境下的心灵成长史,夯实了中国经验之世界表达的学理基础,彰显了70后作家的创作追求、心路历程与文学自信。

在谢有顺看来,聂茂的文学批评,情感真诚且念怀人心,一直在构建一个广阔而多元的审美场域,尤其这部以七〇后写作和文学湘军五位青年作家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更是将宽阔的艺术视野与地域性的美学风格融汇一起,通过个体与时代、传统与现代、现实际遇与精神裂变之间的对话,为我们理解一代人的写作开辟了新的视角。

著名作家刘恪对发现和推介“文学湘军五少将”有着独特的贡献。他认为:努力把握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特征,聚焦包括文学湘军五少将在内的70后作家在代际视野中的集体崛起,聂茂在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裂变的风景中展现了他的探索之思与实践之旅。宽阔幽深的批评眼光与细致深入的文本阐释在他的《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一书中内化为精神探寻与诗性承继的完美融合,他以独到的逻辑认知和新锐的价值评判,让我们充分领悟到“被遮蔽的一代”的思想锋芒与深邃思考。

聂茂既聚焦了文学湘军的群体写作,也对个体写作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这就是《诗性解蔽:此岸烛照与彼岸原乡》一书的由来。聂茂站在“阎真小说”文本自身的意义原点,运用中国诗学、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等学术方法,围绕中华美学的诗性表达、社会思潮对诗性的遮蔽、文学的悖论与创新、女性救赎的启蒙价值、知识分子的心灵叙事、审痛之后的悲苦与超越、文本建构与意义喧哗、文化价值中的辩证法以及文学增殖的受众元素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学理分析和文本解读,从中发现:文学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包含文本、世界、作家和读者共同构成的命运共同体,文学湘军的诗性追求是此岸烛照与彼岸原乡的精神缩影和文化镜像。

洪治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在市场经济与消费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人类生存境域下的生命力度与坚韧人格已经被生活表象的权力追寻、娱乐致死的“一时性快感”所遮蔽。似聂茂这样,坚守“科学的直觉与诗道的精微”,从原生态的生存现场深处发掘出人类内在的灵性成分与纯粹精神,重新审视中华美学诗性之根的学者是很难再看到了。该书是作者对以阎真为代表的文学湘军创作个性与追求的独特探索,拓示出诗性表达在审美空间上的新动向。

面对复杂焦虑的现实生活与诗意理性的文学理想,张光芒觉得聂茂在“此岸”的困境中向往着“彼岸”的烛火,认为他一方面继袭了中华古典美学传统,深入研究以阎真为代表的文学湘军个性化审美追求,强调文学的生命原力与诗性召唤;同时又将“诗性特质”作为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的有机联结,进而把失落苍凉的消极痛感转化为一种超越苦难的人性深度。这无疑为当下文学创作重构形而上的诗性品质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有力的支撑。

五、全球化语境下文学湘军的深度阐释

这套“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在题材和主题方面聚焦湖湘文化,体量宏大,综合运用了社会学、文艺学、传播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广泛吸收西方的理论成果,站在全球的视野之下全面审视湖湘文学,概括新时期以来湘军发展的总体特征,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作者早期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媒体一线从事记者、编辑的经历以及在高校对于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这些都为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资源。在这套书系中,从书名及每一部专著的标题也凸显了作者的理论情趣和学术素养。正如欧阳友权所说,这套书书名就取得很大气,“中国经验和文学湘军发展研究”把我们国家和湖南联系起来,拥有着一个广阔的视野。

季水河认为,把这七本书连起来看,首先做到了史论评的统一。史,这七本书从所评的作家及文学现象看,至少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省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由此便凸显史的价值与特点;论,每个作家和作品前都有一个概论对整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论述,并且具有史料价值。评,对很多作家及作家重要作品进行了点评。其次,作品沟通了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从宏观上讲,采用了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尤其是跨文化研究,能够把中国经验、湖南文学放到世界文学的视野中来加以考察;从中观讲,他能把整个文学湘军与中国经验相结合,既在文学湘军发展过程中来看中国经验,又在中国文学经验的整体背景下来看文学湘军的发展。从微观讲,对江华瑶族文学,能把现有的文学现象和作家,几乎有一点成就的都进入他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这几者的结合中,把微观的现象放到宏观视野中考察,也能把宏观的东西指导具体个案的分析。谭伟平也指出,煌煌七大本著作,既有视野开阔的宏观论述,如第一本《人民文学一一文学湘军的深度阐释》,也有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微观剖析,如第三本《民族作家一一文学湘军的江华现象》。就是在一种现象一个作家的分析中,也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以小见大、以大证小的研究特色。同时,他认为这是一座代表文学湘军理论研究的新高峰,既吸收了湘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又彰显了个人的学术胆识与见解。陈善君认为,这套书系发乎本土化,止乎全球化,是一次理论视域的大展现,把作家的理论素养、理论学养、理论视界全部在这七本书中展现出来。罗宗宇认为,从地域文学的角度出发,显现出了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和湖南文学的相勾连。岳凯华认为,对于湖湘文化的这种剖析是带有世界眼光的前沿审视。阅读这套书有全球化语境的立足,把地域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里审视。因此在他的段落篇章中常有国际性学术话语的融入,但是又不全盘西化,还是强调民族性的特质。晏杰雄从学术原创性的角度,认为该书是“有主张的评论”,如提出了“开放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观点,把江华瑶族作家群创作置于全球化、世界文学的坐标中考察,提出民族性和人民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从江华瑶族文学的独特体验走向普适性。万莲姣认为,作者由西返中、外审内探文学湘军书写里的中国经验,那是习惯以中观西的人所难以理解的恢宏气象。

就内容而言,一些专家认为形成了较为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湘军精神谱系”。其中《湘军点将:世界视野与湖湘气派》一书,生动呈现了作者与唐浩明、王跃文、阎真、何立伟、何顿、彭学明和姜贻斌等人的观点交锋与思想对撞,揭示文学湘军的精神气质和现代性下的心灵挣扎。《政治叙事: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从文学湘军的“文以载道”的书写传统出发,分析湖湘文化与文学湘军的“政治情结”、精神重建与现实境遇的深刻内蕴。《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分析转型时期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和道德秩序摇摇欲坠所带来的社会阵痛,时代巨变给70后作家造成的强烈冲击与心灵震撼。总体而言,这套书系开拓了一条线性的文学湘军的精神溯源之路。

龚旭东认为,这部著作对湖南当代文学的扫描是全面的,这种扫描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既有整体的研究和史的线性的研究,还涉及具体方面如文学湘军五十二将,湖湘地域中的小地域如江华,涉及到各种文体各个类别。王涘海认为,这套书是文学湘军发展的诗性记录。聂茂近三十年置身文学现场,既沉浸其中,参与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通过作家对中国经验的书写,又出乎其外,对中国作家的伟大实践、中国经验的书写进行了整体思考。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湘军的文化记忆、文本特征、审美态势、创作成就、困境和突围等进行了总结、阐释、评论和分析。这既是文学湘军的坚实记录,又指出了一条未来文学湘军再度崛起的可能的路径。岳凯华认为,这套书系是对文学湘军的系统性分析。这得益于聂茂对于文学湘军持之以恒的关注,亲密无间的互动,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鞭策入里的解读。罗宗宇从地域文学的角度,谈到他对湖湘文学研究的看法:第一,以地域文学为方法,牢牢立足于文学湘军湖与南文学的创作历史,这套书系体现了鲜明的区域性;第二,提炼了作为中国文学经验的地域文学的经验,体现了文学湘军立足于时代进行创作;第三,立足于民族区域的文化传统进行创作。阎真指出,这套评论著作在广泛研读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对几十年来湖南文学的重大现象、重要作品、重要作家,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理论上描绘了四十年来湖南文学的清晰轮廓。论著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了作为湖南文学突出现象的政治文学的发生机制、传统源流,特别是与湖湘文化的关系。罗如春认为,这套书体现出著者学术雄心和宏大气魄,是对当代湖湘文学的第一次较为全面的巡礼,以一人之力在数年之间做出如此厚重庞大的成果,让人敬佩。著者对于湖湘文学提出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系统性的主张,后学者进一步研究必得对此加以参考。纪海龙认为,书系是文学湘军研究的重要收获,七本书三百余万字是将来文学湘军研究绕不开的重要文本,为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它非常细致也很细腻地研究湘军乃至更具体的文学群体,如江华瑶族作家们的创作特色,特点鲜明,解读细致,富有才情,令人印象深刻。

六、文学湘军的精神谱系:学术思辨与诗性表达

在“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聂茂以“中国经验”为轴心,全面立体、客观真实地对新时期以来的湖南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归纳、梳理、分析与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完善又详细的“湖南作家创作图库”或“文学湘军精神谱系”。这样做,首先要突破的是“区域规制”和“专题研究”的单一视阀,他积极借助中华美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的文学湘军进行全景式的还原、检示和呈现。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是指文学湘军固有的地域底蕴、文化传统、时代背景、政治觉悟和创作诉求等宏大叙事所彰显出来的文本特质和品相;这里所说的“全景式”,是指本书系既有对文学湘军中的老作家或知名作家的历时性研究,又有对文学湘军中的中坚力量、新锐作家的共时性的阐释,还有是对名不见经传、但颇有潜力的文学新人或文学“票友”的“发现性”考察与分析,力图涵盖文学湘军的方方面面,带有较强的史料性和体系性,其中主要包括: 人民文学的道路选择,家国情怀的叙事冲动,民族作家的生命寻根,文学湘军的湖湘气派,官场书写的价值重建,70后写作的艺术追求,诗性解蔽的精神原乡,等等。整个研究既聚焦文学湘军的总体气质和思想特性如人民文学和家国情怀等,又分析江华作家、湘军点将和政治叙事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亮度,还对文学湘军五少将和阎真小说等进行文本细读和深入阐释。与此同时,本研究十分重视和充分吸纳国内外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学术同行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作家及其作品的内在逻辑与话语建构,以及“镜与灯”式的对话与互证,努力从价值承载、中国智慧、闳阔意境、灵魂拷问、文化认同和个性追求等“文学深描”的多个维度上,对文学湘军书写中国经验的作品风格、人文关怀和内在特质进行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到外的独到准确而富有深度的审美、品鉴、观照和把握。

厚重的七大本著作,如果纯粹是理论的堆积、文学现象的阐释,虽然符合文学理论读本所具备的思辨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必然会因此丢失掉一批读者。而聂茂作为诗人出身,思辨理性浸透在文学语言写就的评论文字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个人的才情。因而,著作本身具有较好文学性和可读性。不少学者也多次提到书系的总跋《阳光多灿烂,生命就有多灿烂》,认为它是一篇值得欣赏驻足的美文,甚至每一部的绪论和结语,都体现了美学的、诗性的风格气质。

欧阳友权认为,七部专著皆系一人所为,得益于聂茂的野心、才情和笨功夫。就才情而言,聂茂作家出身,因而这套书是思辨性的哲学的,却也是诗性的,率性率真的,满怀激情灵动的美文。他的文采、他的思辨能力、他的文字的表现力和渗透力非一般学院派能及。白寅认为,我们的理论研究变成了一个非常象牙塔的东西,本书系更是一次文学高尚性的一种解说,也是我们国家这样的一种文学思辨力、感染力再度重新的上演。罗军飞认为,聂茂的评论著作体现出人文情怀和对文学来自生命本源的热爱,很多章节读起来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很打动人心。季水河认为,聂茂的文学创作经历,诗人的诗性和诗情使他的个人表达富有艺术性,也增加了评论者的可读性。对此谭伟平也称道,聂茂是一个劳动模范,能够将艺术感知与学术理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王涘海认为,这套书是评论的史诗,既有评论家的扎实和严谨,又有诗人的浪漫。并且,他的评论是对当下僵化的、远离时代的文艺评论的反驳,他的评论既有理论家的学术性、思想性、理论性、逻辑性,又有一个成功作家的浪漫灵动敏锐。他的文字文气神韵境界兼具,是当下文艺评论的典范。罗如春进一步指出,著者研究作风细致踏实,触及到皮肉和灵魂,比如第一卷论及王跃文小说《苍黄》总共有7处写到了“怕”,甚至细致地标明了原书页码,而且言简意赅地精辟总结了官场五“怕”。此外,体现了著者其孜孜矻矻、钻研不倦的学术精神。就像作者在书中夫子自道的,他常常是在“天空已经有启明星”的时候还在进行阅读评论。有心人天不负,起早摸黑的耕种,必然会有眼前这一摞沉甸甸的收获。晏杰雄认为,书系中的批评文字呈现出文学性,也就是李健吾所说的“美的批评”。作者具作家、学者、批评家的多重身份,体现随笔风格和作家文笔,学术语言和文学表达结合较好,理论阐述和文本分析中不时渗入文学性因素,论理活泼清晰,语言优美有质感。万莲姣认为,这是作家关于地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学文化创意总结和阐释,朝外观天下,居内审自己,当中自有其个人文学文化批评的总体风貌。

此外,不少专家还就聂茂与评述对象间的访谈沟通这一写作机制进行了讨论。聂茂曾公开表示:“一些作家可能今日不太愿意接受采访,但我身份的特殊性为研究提供了深度对话的可能。我曾经与何顿老师有过三万字的深入对话,进行了一年半的连载,这就使我的研究内容更饱满、有深度。”作为文学湘军中的一员,聂茂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多年的朋友,因而具有先天的优势。龚旭东认为,聂茂和各个作家的访谈具有示范性的意义,因为在访谈过程中,可以和作家站到同一个层面去交流沟通,显现出很多平时研究中看不到的东西,会更加感性,会有很多突然激发出来的思想和火花。晏杰雄认为,聂茂著作是“有人气”的评论,很好承继了中国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的传统,每篇作家论后面都站着一个人,评论家和作家进行潜在对话和精神交流,对评论对象倾注深情,对作家很了解和理解,对他的作品喜欢。评论某位具体作家来象谈论知已,对其成长历程和内心精神困惑都有贴切评介,写出的评论有温度,有人情味儿。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为系统研究湘军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湖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当然,也有专家诚恳指出了书系一些不足之处,如罗如春提到:第一,评论家应该与被评论对象拉开更大的距离,进一步增强批判性。第二,一些批评话语应该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定的距离,诸如“人民性”等一些关键性的的批评概念也有着进一步加以谱系学梳理的必要,从而厘清并确认这一超级能指在不同场域中的复杂所指,方可为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著者的批评话语建构的一个愿景是“世界视野和湖湘气派”,但在著者的大作中却很少看到西方批评理论话语影响的痕迹;第四,在研究题材的选取上可进一步精粹化,以免陷入细大不捐反受其累的情景。所有这些,对聂茂今后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聂茂应当向新的高峰发起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