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总序: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的赓读和发展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11-11 14:28:37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共7部专著、300余万字,作者十年磨一剑,立足世界文学,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作家在历史进程中书写和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进行总结和阐释,充分展示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

雷达

习近平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作品就像蓝天的阳光、春季的清风,能启迪思想、陶冶人生,扫除颓废之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彰显出来的真善美和向上向善的力量,能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毋庸讳言,文学既有中心地带,又有边缘集群,即文学具有地域性,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一个国家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是由一个个地域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支撑起来的。而地域性文学的发展,既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又与一个地域的民族气质、审美情趣、生活习俗密不可分。《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南方的《楚辞》则“耀艳而深华”,就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联性。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引言中,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作为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地域性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影响非常深刻,如京派作家和海派作家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与中国、中国与湖南原本就是互为彼此、互为关联的命运共同体。如何认识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大家庭的位置,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今天我们对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而我们对于地域性作家群的认知,也取决于我们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合理想象。

湖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历史根基的文学大省,湖湘文化成为许多湖南作家创作的精神资源和价值追求,他们自觉地把“感时忧国”和“敢为人先”作为人生的要义,把“经世致用”和“文以载道”作为写作的基本原则,作家们有着普遍的政治情结、现实关切和使命意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等一大批作家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共和国诞生前夕,两部获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是由丁玲和周立波两位湖南作家所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40年的积淀,至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蔚为壮观的湖南作家群。改革开放最初的12年,湖南作家在全国性文学大奖中获奖30多人次。首届茅盾文学奖,莫应丰和古华双双折桂。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周立波、叶蔚林、韩少功、蔡测海、彭见明、何立伟等人榜上有名,从1979至1985年连续7届共9件作品获得殊荣,成为全国唯一的“七连冠”获奖省份。与此同时,孙健忠、水运宪、谭谈等4人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湖南作家因此获得了“文学湘军”的美誉,标志着湖南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

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以来,湖南文学进入到一个沉静期。而此时的文学陕军以及北京、上海等文学中心地带的作家佳作频出,风光无限。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新时期之初,湖南作家创作的长、中、短篇小说接连斩获全国性大奖,崛起的文学湘军为中国文坛瞩目? 为什么文学湘军的历史题材、民族题材和官场小说创作一直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为什么从20世纪80末到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时间里,除少数民族文学大奖外,湖南作家竟无一篇获全国性大奖? 文学湘军究竟怎么啦?

对上述问题的耙梳、廓清与回答,正是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茂先生《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书写初衷。老实说,我跟聂茂以前不熟,因为晏杰雄是我的博士生弟子,与聂茂是关系亲密的同事,他俩共同努力,为文学湘军在全国发声做了不少工作。杰雄多次跟我说起聂茂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成就。有一天,我收到一本聂茂赠送的《名作家博客100》一书,感觉作者眼光很独特,视角很新颖,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开创性的著作。接着我了解到聂茂本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过不少作品,《散文选刊》《小说月报》和《读者》也转载过不少作品,《文艺报》和《理论与创作》等报刊发表过有关他作品的评论文章,他还获得过包括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在内的一些大奖,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文学湘军中的重要成员。1999年3月聂茂出国留学,2003年8月取得博士学位,2004年7月被中南大学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当年即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这部书系就是10多年来聂茂在教学之余集中思考的智慧结晶,非常有雄心,非常有勇气,也非常不容易。

某种意义上说,包括聂茂在内的文学湘军的这些经验、生活、故事就是中国经验、中国生活、中国故事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学湘军的辉煌是中国新时期文学辉煌的一部分。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湖南文学经历了十余年的沉静期,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和作家日益边缘化的真实写照。喧哗与骚动之后,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平稳,走向成熟,彰显从容与自信。这个时期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传播中国核心价值和文学理想的精品力作,而唐浩明的《曾国藩》、阎真的《沧浪之水》、彭见明的《玩古》以及残雪、王跃文、何顿等人的小说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和美学精神,为文学湘军赢得了新的声誉和尊重。而新世纪以来的10余年(截止2016年底),文学湘军又有15位作家的16件作品获得全国性文学大奖,其中,田耳《一个人张灯结彩》、欧阳友权《数字话语境中的文艺学》、王跃文《漫水》先后斩获鲁迅文学奖,而阎真和何顿分别凭借《活着之上》和《黄埔四期》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第一届和第二届路遥文学奖得主。

文学评论工作者应深入研究这些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的作品,弘扬主旋律,传达正能量。聂茂抓住时机,顺势而为,聚焦“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这个宏大命题,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作家在历史进程中书写和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给予充分阐释和及时评判,积极为传承与赓续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应有的学理支撑。本书系紧紧围绕“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这个主题,透视其丰富多样、特色各异的创作形态,将个体研究与群体融合、思想资源与现实际遇、文本剖析与路径追溯、精神辨析与文化解读、审美阐发与理性反思结合起来,探讨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为什么和以怎样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热点;面对不断涌现的现实生活和文学理想,文学湘军又是有着怎样的丰富内涵、复杂的创作心理和个体的审美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民族前途有着怎样的价值预判?通过这样多维度、多层面的深入研究,强化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批判意识和整合意识,使得本书系既具学理深度、学术高度,又具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于聂茂这样的创作动因和学术成就,我感到很欣慰,并为之鼓掌。

所谓经验,通常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其隐含的意义在于:人在过去的所为在现在形成的与现在相关的“历史记忆”。经验既是国家的、集体的,也是民族的、个人的,是一种可供选择、自然积累的回顾、省思、体味与总结。所谓中国故事,当然是指发生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上的一切事情,中国故事不只是中国作家的个人经验,它的读者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而是面向全世界、面向全人类。从这个意义上,文学湘军的写作不仅仅是局限在地域性上,也不仅仅是对湖湘文化精神资源的汲取,而是面向更加宏阔的视野,去发现中国元素、中国气质、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换言之,文学湘军将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怀和艺术立场我们这个时代、为有着命运共同体的人、为整个世界提供了精彩的生活样本、文化镜像和价值观念?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和思考,正是聂茂学术聚焦和研究重心之所在。

可以说,《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是聂茂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对新时期文学和文学湘军研究10余年的集中奉献;倘若算上他文学创作的前期积淀,则是其近30年置身文学现场,观察、感受、参与和见证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国作家书写中国经验的总体思考和学术结晶。

该书系共由7部专著组成,分别是:《人民文学:道路选择与价值承载》、《家国情怀:个人言说与集体记忆》、 《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湘军点将:世界视野与湖湘气派》、《政治叙事: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以及《诗性解蔽:此岸烛照与彼岸原乡》。这7部专著以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为基础,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对世界视野下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资源、叙事模式与创作风格,中华优秀文化的赓续与传承、家国情怀、人民文学与文学湘军的深刻关联,70后作家的创作特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湘军的文化记忆、生命寻根、文本特征、审美态势及其创作成就、困境与突围等,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总结、阐释、评论和分析,回答了伴随经济崛起的中国作家应当以怎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立场、中国道路和中国价值等重大命题,该书系对于重塑科学、健康、锋利的文学批评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术性、理论性和前瞻性,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特别是湖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据悉,本书系自2006年开始启动,各部专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印证。作者立足于世界视野下中国经验的思想结构与内在逻辑,深入探讨了中国作家无论是个人言说还是集体记忆所共同拥有的家国情怀,重点阐释了人民文学对于中国作家道路选择与价值承载的重要意义,对民族作家心路历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从制度层面和诗性追求上对政治叙事中的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作出全面细致的学理分析,而对中华美学和中国优秀文化的赓续和发展,有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这样的研究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为新的历史时期重塑国家形象、凝聚人心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之于世界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的中国这样丰富而深邃,对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的文化源头、内部机制、审美特征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是文学评论工作者在借鉴吸纳人类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客观需要,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学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学术原创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有关中国经验的文学评论文章或专著不少,有关文学湘军的评论文章或专著亦有一批,但将“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关连起来并做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的则并不多见。同时,学界对文化自信和世界视野下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等学术成果虽有一批,然而,由于依据理论的偏颇和研究方法、解释框架、价值导向等方面的缺陷,这些成果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多以现代西方理论和方法作为阐释立场,而非依据中国理论的内在资源确定和解读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文学所呈现出来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作家对人民文学追求的价值导向等研究发掘得不够;二是多遵循现代学科知识逻辑,而非针对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学术的浑融性提出的整合性解释框架,因而在对澄明中国文学对社会、文化、政治问题等层面的思考与实践上缺乏自信,对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够;三是多坚持“检讨中国”的刻板模式与审美知识自主性立场,贬斥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政治美学理念,不能发现中国制度优势所蕴含的合理性和普遍性价值,对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所形成的中国模式、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的诠释缺乏全局性眼光,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也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指导意义。而《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力图弥补这些缺憾,聂茂十年磨一剑,他不仅对湖南作家的研究作出了创新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而且对全国其他省份的文学研究亦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繁荣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作家型教授对“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有着先天的优势和个性特色,其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创作经验,为整个书系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站在全球化语境下,以中国经验和中国诗学的艺术立场,对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国当代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对湖湘文化视域下文学湘军的研究做一次总结,使之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为日后学术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纵观整个书系,我认为作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第一,夯实了世界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理基础,提升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图景中的重大价值与时代意义。以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为切入点,把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置于世界文学视野下,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湘军的巨大成就、内部构成、创作特点、叙事路径、审美趣味,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湖湘文化之间的赓续、传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刻阐释,深入分析中国作家如何在世界图景中认识自己,将中国精神、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关乎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重大命题呈现在国人面前。

第二,探究了中国作家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民文学执着追求的心灵冲动。立足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宏大背景和湖湘文化丰厚的理论场域,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为什么心怀家国情怀,对人民文学的创作诉求产生强烈的心灵冲动,并探寻包括文学湘军五少将在内的70后作家的集体崛起的社会深层原因。

第三,重新认识和发掘了中国制度优势与中华诗性为中国作家创作资源所拥有的深厚底蕴与精神投射的启迪意义。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湘军的创作与研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中国制度优势和湖湘文化为切入口,聚焦“诗性追求”及其时代认知这一具有共同性、源头性和枢纽性的考察角度,对中国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塑造自己、中国作家如何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作出贡献进行深入思考,全面廛清文学湘军的政治地缘、创作特色与形成路径,对于审视当前小说创作为何出现丰富复杂乃至矛盾对立的现实尴尬。

第四,探寻民族作家的心路历程,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学的影响力。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大省。沈从文等作家在现当代文学史留下了厚重的一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社会变革创造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也带给中国民族文学取之不间竭的创作宝藏,中国作家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命运共同体,申报者以江华瑶族作家群为例,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他们的文化传承和汉文化的共生共融的关系,深入分析他们作品的审美特征、身份认同和民族寓言等,着力思考面对强势文化的挤压,他们的文明何以保存,他们的文化何以弘扬,他们的文学何以生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当然也包含江华瑶族的“作家梦”。通过从文学、民俗学、叙事学和传播学等视角对江华瑶族作家群及其作品的集中考察,可以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少数民族作家心路历程,为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实证意义。

第五,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为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该书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聚焦人民文学的丰富性和家国情怀的书写启示以及70写作的新的艺术特质,揭示优秀作家应选择怎样的叙事路径,才能充分彰显传统文化价值和功能内涵,才能彰显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为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的终极意义。

总之,本书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全球化视野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对文学湘军的影响这一价值目标,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和传播学等多种方法,全面概括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湘军的总体特征和创作规律,探索应该怎样认识和表现颇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之时代意义,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是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文学湘军研究的新收获。

(作者系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