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艺术访谈丨从《湘西的心灵》到株洲工业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11-08 16:25:55

文丨李倩

2018年,李晓英65岁,早过了退休年纪。

从株洲群艺馆馆长退休之后,馆里单独给她留了个房间,写着名人工作室。李晓英每天就在这间约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处理摄协工作。很多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六十岁还在搞摄影。李晓英说:“我喜欢拍,不拍我很难受。”

1978年,李晓英在株洲文化局接触到摄影,后经历改革开放、工厂整改、经济变迁....四十多个春秋晃眼过去,依旧用相机记录着株洲的一城一貌!

为摄影而生的女性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李晓英,家里有7个兄弟姊妹,全家靠着父亲在铁路上的工资生活。生在工人家,李晓英认为自己最不怕吃苦,也最能吃苦。从在株洲市文工团唱样板戏、花鼓戏,到随文工团下乡,李晓英唱歌跳舞样样都行,还和农民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即使是在现在,她仍然保持着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的工作节奏。虽是女性,却有着极强的坚韧,这份坚韧也体现在摄影上。

六七十年代,女性始终戴着“安守本分”的帽子。李晓英性子好强,男人做的事情,她不仅能做,还要做得更好!1978年,李晓英下乡回来后,留在株洲市文化局。因为想学习一门手艺,能够在社会上自立,正好展览馆有一个摄影的职位,她便向领导提出去展览馆学摄影的要求。尽管领导再三强调,摄影是件苦差事,仍然一头扎了进去。

从拍赶集到风光,再到后来拍《湘西的心灵》、《湘西游记》,只要一有时间,李晓英一定在拍摄的路上。为了与拍摄者拉近关系,她学会了抽烟。拍照前,递根烟给对方,取得人家的信任。遇到细伢子,就给一粒糖。

因为特殊的地理原因,湘西的日照时间短。在没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李晓英想起公安局拍指纹时用手电补光的方式,借用这种方式摸索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弱光摄影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并获得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被业界誉为“世界弱光摄影先行者 ”、“中国慢门摄影第一人”。

20年专拍株洲工业

李晓英的弱光摄影,以拍湘西居多。到了株洲,作为株洲摄协主席,便以宣传株洲为主。株洲的城市风光、人文风情等等,都曾定格在她的镜头里。为了更好的将株洲推广出去,李晓英带领着摄协做了许多宣传株洲的活动,摄影展览、比赛,跟国外内的交流等等,使株洲成为第一个举办全国摄影大赛的城市。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株洲工业也是李晓英关注的重点。她常常深入到一线车间,与工人打成一片,在热浪滚滚、粉尘扑面的铸造车间,在炉膛火焰烘烤下,像当初扎根在湘西时,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夏日,认真构图、长时间的曝光,记录正在劳动的工人们。

七八十年代的工厂,随处可见的是炼钢的大炉子。车间里噪音大、粉尘多,工人们穿着汗湿的厂服,手动操作着笨重的机器。为了拍摄,李晓英也经常沾染了一身灰、一身油,尽管带了防尘口罩,鼻子里仍然是黑黑的......

时间从过去呼啸而过,随着株洲工业的发展,转眼到了新世纪。在这过程里,株洲的工业每一天都在发生巨大改变。李晓英也用镜头记录了株洲工业二十年的辉煌,炉膛、火焰、工人们的汗水、斑驳的钢铁......并在后期通过技术处理成素描和波谱效果,艺术的表现了热气腾腾的工业生产影像。

2018年7月李晓英再次前往601厂进行拍摄,工人们带着防尘面罩运作着现代化设备。炼钢的大炉子还在,藏着过去工厂的记忆。李晓英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镜头下慢慢“长大”的株洲

1978到2018,晃眼四十年。

今天的株洲,城市高楼林立,街头车水马龙。可李晓英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株洲时的模样。“1972年,文工团把我接到株洲。我记得非常清楚,那个时候我左手挑了一床被子,右手还提了一只好大的箱子。”

这年,中国的火车还没有提速。从株洲淦田到市区,足足一个多小时车程。下火车后,眼前这座城市却让她有些失望——当时的株洲楼房低矮,马路上,几辆公交车慢悠悠的穿梭着。

后来几经辗转,李晓英的工作从文工团到展览馆,最后从事起摄影来。一个月挣得三四十块钱,最后也都用在拍摄上。她特意跑到青岛买了一台相机,拍建设路、炎帝广场,用黑白照片把每个角落都记录下来。

1978年,改革开放席卷而来。株洲开始建立第一座桥,把河东河西连在了一起。1979年,株洲下了一场大雪。李晓英起了大早,从贺家土渡船去到河西,拍下一组作品,名为《野渡》。这时,株洲还只有一家照相馆,洗一张照片五毛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株洲一环又一环变大,各种影楼也陆续冒了出来。人们从拍单人照到开始流行拍婚纱,价格也从最初的几十到几百、上千。而李晓英也过去局限于拍建设路一条街,到如今拍遍株洲各个角落。

在李晓英的镜头下,株洲正在慢慢“长大”。

“株洲是一座很奋发的城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以后也会更好。”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