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记者走基层·邵阳篇|隆回:传统文化进校园之“隆回样本”
新湖南 • 教育资讯
2019-10-09 10:50:19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刘芬 通讯员 周国华

隆回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拥有花瑶挑花、滩头年画、呜哇山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回县教育系统坚持“用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为学生正心”的核心理念,以传统 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传统文化的光芒照进每一所学校,在每个学生心中生长、传承。 看传统文化进校园之“隆回样本”——

弄清楚“为什么”的问题

隆回县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全县人口达到130万人,也是湖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之一。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龙正喜介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到16万多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留守孩子因亲情缺失,监管不到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是摆在隆回教育人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很多留守孩子连作业都没有人检查辅导,更别说素质教育的家庭拓展课堂了。因为亲情缺失,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等情况突出。较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远大的志向,学生打架、上网等现象比较突出。”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隆回县一名教师表示,“这种状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长在外务工,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了学校。龙正喜说,“我们开始思索,要寻找一个突破口,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后,传统文化进校园,在隆回县拉开了帷幕。

部署好“如何办”的问题

“用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为学生正心。”隆回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部署?

隆回县委县政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教育改革和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顶层设计、党委主导,到对接本土、培训师资,实现以点带面、融入课堂,从校园、师生到家长、社会全面开花。

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纳入“十三五”教师培训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苦练“内功”,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9月26日,记者走进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

▲隆回思源学校千人诵读

操场上,上千学生手执国学教材,齐诵《少年中国说》跑步入场,学生们沉浸在国学的魅力中,声音齐整洪亮,展现着新时代青少年的精气神。

教室里,国学、书法楹联、古筝、国画、剪纸、茶艺、武术等传统文化课堂正热火朝天地开展,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走进社团课堂。

该校校长丁加健向记者介绍,学校已组建136个社团,采取走班制模式,所有师生都沐浴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每天15分钟的翰墨飘香时间,一撇一捺,横平竖直。不仅教会师生热爱四四方方的汉字,也教会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经典诵读、文明礼仪、亲子共读等国学课堂已纳入该校课表形成常规课。

隆回县山界回族乡中心学校无论是领导班子会,还是全体教师工作会,每次会前,先读经典再开会已成常态。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示范校扩散到每个教学点,传统文化的因子在不断蔓延、壮大。

目前,隆回已经形成南以山界回族乡中心学校、中以六都寨镇中心学校、北以羊古坳中心学校为分界线的“南—中—北主线”,以及县城万和学校、思源学校、九龙城乡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试点基地双架构。各试点学校和幼儿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

解决好“怎么样”的问题

羊古坳镇中团完小教师肖春华性格腼腆害羞,第一次参加读书沙龙就在自我介绍环节卡了壳。之后她每天读经典,成了学校的国学明星。该校九年级学生小张的妈妈喜欢打牌,不愿照顾瘫痪在家的婆婆,夫妻为此闹矛盾。肖春华知道后,在上国学课时请张妈妈来校进行亲子共读,还特意主讲孝道,感染张妈妈。之后,张妈妈像变了一个人,抽身牌桌,主动到校听国学课,对婆婆也孝顺了。

据悉,隆回县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校园有了新的生机,教师幸福感更强了,学生也有了远大的理想抱负……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曾多次到隆回县,他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呈现“隆回现象”,形成了从政府到部门、从教育局到学校、从领导到师生的纵横上下学习局面。

长沙市园丁公益国学讲习所理事长黄培莹评价,“隆回县传统文化进校园真正做到了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提升全民素养,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