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关于一路风景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08-29 14:10:37

文丨胡平

散文一般有形和神两方面,更贵在神,因为形,每天都在眼前,神则是看不见的。散文家要在形里看出神,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深度,所以好的散文家和一般的散文作者,由于深度不同,总是容易差出档次。比如说,象棋是形,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刘晓平看得更深,他说他不喜欢象棋,因为象棋体现着封建秩序和封建文化。围棋上,每一个子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是平等的,象棋上,将和帅是一切价值的中心,整个博弈都是围绕他进行的,兵卒死光了没关系,将帅死了一切就结束了。没有了他的存在,就没有了一切。相,相当于丞相,总是围绕君主,迈方步,不为老百姓奏本,重在自己的位置。马,古道西风,一拐一拐的走,等等,这就见出了作者的深度,这样的散文也是有确定价值的。因为下象棋除了是一种游戏,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熏陶,下多了就容易习惯君为上的观念。

哲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刘晓平散文中最好的一类也是哲理散文,说明他是长于理性思考的,没有证据表明文学创作中只有形象思维,倒相反,理性弱的作家往往不能成为大作家。《白鹿原》里没有理性思维吗?制高点上是理性的。

理性思考也是需要形成习惯和敏感的,在刘晓平《一棵大树》里,司机说:哦,一棵好大的树,可惜不是用材。后来又说,“要是用材,也就成不了大树了。刘晓平很敏感,就写了这篇散文,并由树才联想到人才,人才也和树才一样,树大招风,容易夭折,平庸之辈反倒安全。这就是一篇很好的哲理散文,让人读了有所感悟,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一度,知识分子中最说真话的,都被打成右派了,说假话的注定不成才,但都留了下来。

当然,纯粹的思辨,在散文中进行,也不是好的作品,刘晓平是散文家而不是哲学家,就在于他作品中的神是从形中渗透出来的,与形同在,而且形比神更丰富、更感性,才具有了审美价值。就像象棋、大树与思想共生一样。在《美丽的距离》这篇里,作者呈现的意象主要是他的有的学生上课时双手蒙脸,从手指缝里往外悄悄偷看异性同学的景象,刘晓平发现了这个画面,觉得深有意味,后来还写了首诗,叫《指缝间望你》,念给学生们听,这里面是有人生哲理的,作者认为,男女学生之间的爱慕是人生一种特殊阶段的爱慕,只能享有一种有距离的情谊,但也是一种很美好的、甚至是以后的生涯中再难以获得的体验。这种解读,对于启发晓平的学生们,肯定是比较到位的,而这篇散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指缝间望你,是一幅其他作家都没有表现过的有意味的形式,非常具象,不是概念,是审美的,就成为一篇让人忘不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体现出晓平的才能,首先是抓取形式的才能,他的散文创作是不偏的,路子比较正。

另外,他的有些散文是具有故事性的,形也不散,内容比较集中,读起来很有意思、有点引人入胜的。如《蛊女》一篇里关于木匠和蛊鼓女的故事,《唱歌的小女孩》里关于卖唱小女孩的故事,以及儿子向父母争取去张家界旅游的前后经过的故事,都有曲折,有悬念,像小说,又不是小说,增加了散文的力量。

当然,也有的作品,语言干了一些,像《武陵源景区房屋拆迁纪实》,更像论说文,不是没内容,是急于辨白,也显示了作者更重内容的特点,但我还是觉得不一定收进这部散文集。总的来说,刘晓平的作品是很值得一读的,言之有物的,也增加了作者生命的重量和厚度,向作者表示祝贺。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