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艺术评论丨视觉图像的理性沉淀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08-20 12:57:10

文丨柳江修

任何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其造型的表现语言都有一个发展、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探索和表现,在艺术的表现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走向。中南大学卢雨就是一个颇有艺术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在他美术作品创作的视觉图像中,就特别强调版画艺术的表述语言,视觉图像总能在“具象”与“抽象”的语言转换过程中充分而自由地展示自身的心境和艺术理想。

卢雨艺术观念的当代性和作品中形象的具象表现,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特点,这应与他的艺术经历有关,他严守当代学院派画风,讲究技法,功夫老到。其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都是精心安排且具有象征意味,他关注文化观念的表达,以当代艺术的语言述说着自己的理想,与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互相吻合。他的作品不管是大幅油画,还是刻制精到的版画,总是追求大气,追求内在的张扬度。如果说画如其人,“卢雨的画和人都属于儒雅的那一类知识型种族。”〔颜新元《庄弯子评画》〕

卢雨对版画艺术的追求是严谨而执着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可以从他的版画中体会到,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他版画中的静止与运动、整体与分离、空间与平面的辩正探索。稍作梳理,我们可以把卢雨的版画构成从内容与形式上大致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

1. 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作者对以往的眷恋和对传统的向往。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使人们透过这些过去的物象,引发对以往的怀念和反思。如《中国1945-双雄会》、《中国1966-领袖》、《中国1976-雪》等系列中的历史人物的造型,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是采取一种重建的方式,引伸出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怀疑与反思,从而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取向,获得一种文化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认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当对历史的追忆被注入了前卫的形式之后,艺术语言便有了新的语境和整合,这些都体现了卢雨的精神取向和对的历史的依恋心态。二是通过对历史文物和古老物品的描绘,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魅力,透过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形象,唤起内心世界对文明历史的向往。如《素纱禅衣》(2008)、《丝棉袍衣》(2009)等作品所流露出的简朴韵味和传统意象,即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意境和怀旧情调。怀旧的审美情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把人带入一个轮回的心理轨迹之中,一般来讲,现实中越是追求进步、追求现代,心理上则越发怀念过去,艺术的现象越是遥远的,对现代人来说,就越具有吸引力。随着历史的延伸,尚存的历史信息在不断的消退、残缺,通过对卢雨这类版画作品的赏析,也可以重新反思一下历史,获得新的精神体验。

2. 对当下宏大主题的最新叙事。卢雨在面对现实,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时,对当代社会总有一种超常的带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认识和表现。他总是将生活中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表达的需要放大和重新组合,以具象的艺术语言传递给鉴赏者,不仅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且能引起观者的再思考。这一类作品如《石柱》、《秀珠》、《守望》等。如果我们把世界近现代以来的视觉艺术,看成是对世界历史进行不断认识和建构的形象史,那么卢雨的这类对当下世界宏大事件的认识和描绘的版画作品,总能捕捉到那些震惊世界的各国历史、现实和文化问题的形象,来强调叙事的深度和个人视角。如《面孔-2011美元危机》、《面孔-2011欧债危机》、《面孔-2011曼谷水灾》、《面孔-2011日本灾变》等。

我们今天处于一个影像环境中间,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影像的形式包围着我们、影响着艺术界,卢雨的版画创作也无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代特征的影响,包括静态的影像摄影,也包括动态影像电视、电影、电脑视频的影响。这些影响大大拓展了卢雨的版画创作思维,也深深体现在这类版画作品创作之中。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膨胀,给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长时期的都市化生活,使人们的身心早己远离了自然化的生存环境,都市的工业环境也已改变了人们自然、和谐的文化心态。人们心理上失去了往日那种对自然的温馨感和自然对人类的呵护,不平衡的内心反差急剧增大。因此,人们更加渴望以一种相反的心态来调整心理上的不安情绪,捕捉当下的信息,塑造时代的精神肖像,这无疑是卢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理性选择。

3. 对人体艺术的激情捕捉,如《早春-朦》、《迷香-夏》、《残冬-蚀》等系列作品。除了通过某种情趣化的渲染,更是通过一种非常有意味的版画语言来实现的,那就是几乎存在于卢雨所有版画作品中 “抽象”的点状刻痕与写实对象的巧妙结合。在创作过程中,点状刻痕布满画面,在“具象”的主体物周围闪烁、跳跃,带来了形体的虚实起伏节奏。这样一来,“抽象”的点状刻痕规范了画中的物象,把物象框定在静态之中,又激活物象,使物象与刻痕在呼应过程中透出生命的张力,通过这些艺术语言元素准确地把形象塑造出来,从而大大增加了“抽象”的审美。卢雨对人体艺术的表现是不同凡俗的,如此评价应该不会过分,这不仅因为他赋予人体的魅力,已经一扫人体绘画中常见的媚俗成份,给人以纯净、清朗的视觉美感,这是一种浮光掠影后的坚定,一种杂乱喧嚣中的宁静,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里,这种艺术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也因为他以非常个性化的版画语言,在激发人体的精神力量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4. 对“意象”的审美表现,如《黑洞》、《痕》等作品,创作上采用抽象的形式,刀法运用随意自如,光影跳跃、充满激情,从流动的结构中可以体验到空灵的美感,既能愉悦视觉,又能感悟于心灵,其形式与现代人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审美情感非常吻合。在古籍《庄子》中曾提出一个“象罔”的概念,“象”是指境象,“罔”是指虚幻,即有道之人创造虚幻的境象借以传情,“象”和“罔”共同构成了“意象”。对于“意象”的审美表现,是卢雨近期版画创作的新命题。讲究“意象”传情,对于“意象”的审美表现,在当代中国版画家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局限,大部分表现题材都局限在一个综观视界里,这个综观是属于人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而对宏观、微观考虑比较少。如果向微观、宏观发展就很容易走向抽象,高度的宏观和微观一定是抽象。卢雨创作的《银河》系列版画作品,就是通过宏观的、宇宙的关照或微观的通过显微镜下显示的世界来丰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来表现当代的人文关怀。放弃创作中的具象造型,以情感化的抽象符号直接表达情感,在卢雨2010年前的版画作品中还是不多见的。脱离开“具象”的形影结构,视觉图像就如流体一样,既有一种束缚感,又有着流动、自如的表现性。心理意象的表现力度和视觉张力,得到了尽情的发挥,无论“具象”的形态或者是“抽象”的印痕,当它被纳入情感的心理场之后,表现的过程也就随着情感的流动而流动,形成情感的视觉图像,这是卢雨近期作品中一种更为真实、更为舒畅的表现语言。这些从形式表面上看似极为随意、没有规律的结构形态,却在自由的形式中,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情”和“意”的文化内涵。其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符号,都是依靠情感这一基本的内因连接起来的,人们透过自由挥洒的表现,直接指向情感表现的本体和心理的律动,可以感受到其中深刻的情感意义,卢雨版画的审美韵味也随之表现出来。

艺术创作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的艺术等于失去了灵魂。艺术要创新,无非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内容的创新,二是形式语言的创新。形式语言是表达题材与内容的基础,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图像又是通过特殊的艺术语言来实现的,而语言的探索和实践,往往又会催生新的表现技法。在当下资信高速发达的数码时代,传统版画的概念正在进行当代材料的实践和语意转化,这种转化给卢雨的版画艺术创新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卢雨有平和的创作心态,也有抑制不住的创作激情。他尊重客观物象的形,又着眼于“心”的领会和“意”的表达。他珍视来自于这个时代的各种影像,努力发掘影像中蕴藏的视觉审美,在他的版画艺术中,视觉图像中的形与无形,有意与无意,虚与实,有与无,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他尊重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心境。我们完全可以用语言样式丰富,表现技法成熟,创作观念新颖,来描述卢雨版画艺术的基本特点。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