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我与湖南日报·征文丨叶梦:湖南日报,我人生的大学
新湖南 • 专栏
2019-04-12 13:01:14

编者按

今年8月15日是《湖南日报》创刊70周年。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湖南日报》,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三次题写报头,被誉为“湖南的日记”。在许多人的人生历程中,《湖南日报》与之相伴,给以心灵的温暖与启迪,成为其人生良伴、贴心益友。从即日起,湖南日报推出“我与湖南日报”征文活动,敬请广大读者踊跃投稿,讲述自己与湖南日报的故事。文章为记述性散文随笔,应做到有细节、有场景、有意味,最好在1500字以内。来稿请寄xiangjiangzhoukan@163.com。征文活动为期半年,文章一经刊用将结集出版。

文丨叶梦

最好的年代来到湖南日报,像进了一所大学

1983年底,我作为益阳代表参加湖南省青年作家代表会。湖南日报文艺部鲁安仁老师带记者唐湘岳来到会议上采访。我和另外两位代表接受采访,我们三个交流的照片与会议花絮报道刊登在《湖南日报》上。这是我的姓名第一次上湖南日报。采访时,鲁老师问我:“你到湖南日报来工作好吗?”我当时还以为她是说着玩的。没想到,1984年8月,报社编委张兆汪老师亲自到益阳来调我了。

那是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最好的年代。湖南日报社多代精英同堂,新老交替,包容开放,思想解放,热气腾腾。

记得刚进报社,开大会听社长傅白芦讲话,他的仪态风度、讲话水平,让人顿生崇拜之感。上世纪40年代从事新闻工作的老前辈,那些新闻“老戏骨”都是我的师傅,这样的老师傅湖南日报很多!在这样的工作环境我就像进了一所大学。


△湖南日报老社(资料图)

湖南日报老办公楼是一个颇具特殊气场的建筑,有高大的开间与格局,让人有一种肃穆感。随便推开一间办公室,就会看到戴眼镜的花白头发的资深老报人在伏案工作。桌子上的台灯都是几十年的老物件,铸铁的灯座,蚕茧形状的玻璃灯罩,里面是白色玻璃,外面是绿色玻璃。一想到在报社工作的日子,我最先会想到办公楼以及老古董台灯。

这里有最厉害的编辑,办公室读书气氛浓厚

我的工作任务是编辑湘江副刊版的散文。我从来稿中编发的稿子里有不少是处女作。有一次选发了一位新疆作者的来稿,编委老张笑眯眯地到大办公室来告诉我们说,老社长李锐看到这篇散文,专门给湖南日报打电话咧!李锐时任中组部副部长。他不仅看《湖南日报》,还看其中的副刊,还关注一个普通作者的散文及作者命运。据说这位作者后来还因为这篇文章改变了命运。

湖南日报有个好传统,都不兴叫官衔,主管文体部的编委张兆汪老师大家都叫他老张,感觉很亲切。在我的心目中,老张真是天下最厉害的编辑。当年偶尔需要看小样时,我如临大敌,至少要反复校对3次以上,然后诚惶诚恐地交给老张,生怕被他捉出“虱子”来。有次尽管我非常非常认真地看了三遍,还是被老张挑出一二个错字。我相信:但凡在老张手下训练过的文字编辑,可以走遍中国当编辑。

△1985年的湖南日报纸质版(资料图)

完成自己的编稿任务后,编辑可以随时申请去省内各地采风,那几年,编稿之余我几乎走遍了湘西,写了散文集《湘西寻梦》。有一年我去参加苗乡“四月八”,活动结束,我赶写的新闻短稿是到邮电局拍电报发回报社的。

文艺部大办公室读书气氛很浓,大家常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我不是在编稿就是在读书,再不就是去采风了。

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念的前线采访

1985年11月,我知道报社准备派记者到老山前线采访,便找到副总编辑李均请求参加,终于得到了去前线的机会。由老记者何江带队,我与庄宗伟三个人去云南昆明采访了半个多月,让我这一辈子难忘。

在老山八里河东山某部某师,老乡、师部宣传科的黄兴国破例开绿灯,我们坐上经过伪装的吉普车一直开到了最前沿,我们在工事掩体里采访了后来成为全国战斗英雄的团长王春林和他的警卫员。


回到长沙,省委宣传部夏赞忠部长专门听我们三人的汇报,表示很赞,并让我们在全报社大会上再汇报一次。我还到周边小学作了专场报告会,业余时间去看望几位军人家属,是我主动做的。这次采访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念,同时也让我认真考虑自己的生活……

不久,一天早上上班,文艺部每人桌子上都有一包烟一袋喜糖,我自己的桌上也有。大家都很纳闷,是谁结婚啊?首先被重点怀疑的是唐湘岳,然后是我。体育记者张正炎很坚定地说,肯定不是叶某人,因为没听说她有男朋友啊!

最后,文艺部副主任鲁安仁老师笑眯眯地揭开了谜底。恰恰就是叶某人!

“百手联弹”让我在写作中恢复健康,获得心灵的亮光

离开湖南日报,与报社的缘分未断,在《三湘都市报》与《湖南日报》都开过专栏。2015年,龚旭东找到我,希望我在报社新湖南“湘江”频道开设专栏,把过去写文艺家的系列文稿继续写下去。当时我因治疗严重失眠服用精神类药物,已短期失去写作能力,旭东的约稿竟然治愈了我,我在写作中恢复了健康,通过“百手联弹”栏目,通过对人的解读,在与朋友们的互动中,在不断触碰、展开中获得了心灵的亮光,它是我和朋友们共同演绎的精神盛宴。

△叶梦在新湖南湘江频道的专栏

“百手联弹”专栏上线一年,文章单篇阅读量均在1万以上,单篇最高达18万,累计阅读量过2000万。我写到的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进一步助推新湖南的影响力超出了湖南,扩散到全国,被认为是创新形式、创新表达、跨界对话的杰作,是互联网+的杰作,成为具有网络特质的文化产品与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艺术融合的威力。

湖南日报是我的福地。虽然离开30年了,但感情一直在。现在年纪大了,回忆在湖南日报的工作经历,想起那些熟悉的空间、那些老师那些同事,有一种无边的暖意袭来。

我至今也没有进过大学门,我感谢湖南日报,她是我人生的大学!

附:叶梦专栏:百手联弹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