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陈瑞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03-05 23:55:41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 张志君的山水画

文丨陈瑞林


张志君是一位奇人,他的人生轨迹,他的艺术经历,堪称传奇。

张志君来自民间,从事的职业似乎距离绘画甚远,然而无论何种工作,他都能将艺术融入其中,从而呈现出不同凡响的亮色。张志君喜爱绘画,即使零零星星的时间,他都要挤出来读书作画,朝思暮想,辗转反侧,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张志君是绝顶聪明的人,然而他依靠的并不是天赐的禀赋,而是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拗,用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蛮劲,苦干硬干,经历数十年不懈努力,终于从徘徊门外,到登堂入室,成为一位成绩斐然、影响卓著的山水画家。

张志君的成功,由于他对艺术奋不顾身的热爱,由于他锲而不舍、坚持追梦的努力,更由于他有幸结识众多著名画家,得到一般人难以获得的教导和提携。艺术家找到自己的道路十分重要,许多画家艺术游移彷徨,今日某家,明日某派,自我安慰,名曰探索,最终蹉跎一生,了无成就。张志君有幸结识众多著名画家,获得教诲提携,树立高远的艺术方向,省却许多弯路,得以比较顺利、比较快速地获得成功。

张志君出身农家,幼年家境贫困,从小挑起生活的重担,放牛、砍柴种种繁重的劳动,是他习以为常的功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张志君依然以“我就是牛伢子”为自豪为自傲。优美的故园风情,艰困的农村劳动,既有苦涩、又有甜美的童年生活,塑造出张志君的艺术人生,给他的绘画艺术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张志君出生于湖南南部山区小镇,故乡给他上了艺术的第一课。他常去离家十多公里的浯溪,观赏摩崖上历代书法家颜真卿、米芾、黄庭坚、何绍基等人的近百块石刻。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质朴雄浑,刚健流动,坚实大方,秀丽圆润,如充塞天地、滋润万物的浩然正气,让少年张志君心潮澎湃、流连忘返。故乡沉实厚重拙野灵秀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熏染陶冶,潜移默化,为张志君的绘画艺术注入湖湘文化的生命力量,涂抹湖湘文化自强雄健磅礴大气的底色,为张志君的绘画创作作出了坚实的铺垫。

父亲是张志君绘画艺术的启蒙老师。父亲没有读过多少书,有着一手好手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受到心灵手巧父亲的影响,张志君从小喜欢写写画画,萌生出成为才艺超群画家的梦想。现实距离梦想十分遥远,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张志君没有轻易屈服,职业岗位不断变动,不变的是抓紧时间读书作画,不断追求艺术的提升,不断追求梦想的实现。

张志君是幸运的,幸运只赐予有准备的人。张志君从家乡走出来,来到湖南南部城市衡阳,结识了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画家钟增亚。正规的美术教育,高超的绘画技艺,张志君面前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来到省城长沙,张志君的视野更加开阔。由于工作关系,他有机会接待众多著名画家,获得常人难得的宝贵学习机会。1976年罗工柳来到湖南,张志君有幸参与接待。罗工柳先生是杰出的油画艺术家,也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对学习绘画的年轻人,他热情教导,诲人不倦,引导他们走上艺术的正途。罗工柳先生言传身教,十几天的时间,将不得其门而入的张志君带领到绘画学习的正确道路,脱离了业余美术爱好者暗中摸索的状态。艺术是相知相通的。罗工柳先生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使懵懂迷茫的张志君豁然开朗、受益非浅。罗工柳先生现场示范,教导张志君如何写生,如何抓住对象的特点,如何掌握虚实明暗透视关系,如何表现光感,如何掌握绘画的色彩和构图表现......名师教诲,涓滴不漏,张志君努力吸收消化,逐渐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

何海霞先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画花鸟、人物亦十分精妙。何海霞强调传统,追求创新,摹习古人,深入生活,尤其注重写生。何海霞早年是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的著名美术社团中国画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曾从张大千习画,他饱览老师丰富的历代绘画收藏,又随张大千遍游蜀中山水写生作画。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师自我,何海霞艺术功力日渐深厚,颇得张大千青睐,师生多次合作,绘制出不少优秀的绘画作品。1981年,中国画研究院(今国家画院)成立,何海霞与吴作人、叶浅予、刘海粟、蔡若虹、张仃、谢稚柳、李可染、关山月、黄胄、田世光、崔子范、亚明、吴冠中、黄永玉、刘勃舒等著名画家同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会成员,显示何海霞崇高的艺术地位。何海霞的山水画立意新奇,笔力雄健,个性鲜明,风格多样,既有浑厚华滋的巨作,也有精丽雅致的小品。画如其人,何海霞先生为人大度,平和天真,胸襟旷达,超然物外。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何海霞先生便是这样的仁者和智者。正是这种仁智之气,使得何海霞的山水画,有着超凡脱俗风流高雅的风貌。

1985年,何海霞应邀来湖南,创作以张家界山水为题材的绘画,张志君全程陪同。数月时间朝夕相处,张志君向老师虚心求教,不只是学习如何作画,更学习如何做人。与罗工柳先生一样,何海霞先生作为享有极高声誉的画家,并没有摆出大艺术家的架子,没有因为张志君只是藉籍无名的业余画家而轻视,没有因为他只是负责照料的陪同人员而随意呼唤支使。在何海霞先生的指导和领引下,张志君走上了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何海霞看重这位谦虚谨慎、待人诚恳的年轻人,看重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投入,看重他常人不及的艺术天赋。晚年的何海霞,绘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先生主动收张志君为弟子,不只是出于个人的情谊,更是为了实现薪火相传、传承发扬中国画艺术的宏愿。师恩难忘,每当张志君想起老师的深情厚意,种种细微情节便浮现在眼前。老师的殷切期望,鞭策和激励张志君不断努力,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歇。

老师有教无类,学生转益多师。张志君的绘画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大的成绩,来自他艰苦的努力,来自名师的指点、提携和扶植,内外兼修,方有所成。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罗工柳、何海霞,以及有过教诲之恩的黄永玉、黄独峰诸位先生,省内画家钟增亚、黄铁山、朱训德、刘云诸位师长好友同道,言传身教,切磋探讨,张志君的画技画艺迅速提升。师友同道的批评、赞扬和鼓励,推动张志君的绘画不断前进。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张志君以铁杵磨针的顽强毅力,持之以恒,终于化蛹成蝶,鱼跃龙门,作品放射出了绚丽的光彩。

张志君的山水画创作,遵循老师何海霞的教导,学习传统,体会宋元,通过摹习历代绘画名作,掌握中国画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章法布局技法。何海霞先生传统功力深厚,山水画作以水墨写意为主,亦能作工整的青绿山水,工写色墨,相得益彰,壮美秀美,浑然一体。何海霞的山水画画出山川草木的自然美现实美,亦蕴含着画家的人格美理想美。这种山川壮美秀美的统一,山川外美与人格内美的统一,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统一,极大地影响了张志君的山水画创作。不薄今人爱古人,张志君在与古为徒、摹习前人的同时,亦努力深入现实生活,吸取现代画家之所长,在磨练绘画技法基本功力的同时,注重画外功夫的磨练。在张志君看来,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磨练和培育,与绘画技法基本功的磨练和培育同样重要。日常生活速写,山川实景写生,读书会友,思考探索,都是张志君磨练和培育绘画基本功、磨练和培育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每到一地,张志君总要极力搜寻当地的历史文献,细心阅读,了然于心,然后对景写生,虚实真幻,不脱离实景,亦不为实景所限,将速写和写生的客观描摹,加工转化为有着强烈深厚主观意义的绘画创作。

看张志君早期画作,如1985年作《凤凰小景》、1999年作《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可以辨认出老师何海霞山水画的影响,虽是初试啼声,尚嫌稚嫩,仔细看来,能够感觉张志君学习老师,又着意与老师拉开距离,以显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面貌。清丽的画风中含孕雄强的趣味,为朴拙粗犷的湘西山水増添妩媚和秀雅。这种将南北山水画揉合在一起,又着意展现湖湘山水风光特色的努力,不同于老师何海霞绘画蜀中山水和三秦山水的揉合,显示出张志君对现实生活家乡山水的熟悉和热爱,显示出湖湘文化对张志君山水画创作的深刻影响。

清代画家郑板桥有诗:“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现代画家齐白石主张:“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张志君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前人学习、向今人学习,并不是复制老师、复制古人、复制今人,而是学七抛三、自探灵苗、开掘自我。“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张志君有着自己的艺术坚持,他要画出自己的画,“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长期的艺术学习和艺术探索,使张志君形成了“集古今之大成,合南北为一宗”、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的艺术理想。

中国山水画艺术源远流长,风格多样,历代山水画各有不同特色的笔墨技法和表现方式,不同地域画家生活环境和艺术环境各有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面貌亦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山水画艺术流派。后世画家依据自身条件和艺术旨趣,承继传统,沿袭师承,有选择地摹习前代绘画,文人绘画抑此扬彼,门户之见根深蒂固,南北画派壁垒森严难以突破。明清文人画主流多崇尚用笔墨来表现主观胸中丘壑的南方画派,贬抑注重以精湛技艺来再现客观实景山水的北方画派,“南宗”“北宗”泾渭分明,以“南宗”文人画为正道主流,斥“北宗”画工画为偏师斜路,画家的艺术视野受到限制,艺术天地日益狭小。然而即使在划地为牢、自我封闭的时代,亦出现众多力图走出主流文人画狭小圈子的画家,画出融汇南北、荟萃各家的优秀画作。作为有着创造能力和变革意识的优秀画家,王翚不为文人画流派纷繁、门户林立所限,主张“宋人丘壑,元人笔墨,泽以唐人气韵”,吸收各家各派之长,融汇贯通多种多样画法,王翚的山水画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王翚是清代初年的主流画家,名望极高,画坛推崇为“画圣”。王翚出身画工,终生以绘画为业,功力远胜那些将绘画当作业余之事,全然依靠文化修养和书法能力、一味强调笔墨范式概念主观描绘对象的文人画家,更多地注重自然山水的真实描绘,在真实表现对象形态的基础上,来展现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笔墨形式美和主观表现美。王翚对当时流行的文人画观念保持清醒的态度,较少先入为主的成见,不受“雅俗”、“行戾”、“南北宗”之类文人画理论的束缚,不分哪家哪派,广泛学习,为我所用。王翚的山水画融汇历代,贯通异法,自出机杼,浑然一体,祛除或胸襟狭窄故步自封、或广纳各家生硬拼凑的弊病。王翚“以南宗笔墨写北宗丘壑”,将元代文人画家的书法性用笔用墨抒发性情,与宋代画家、尤其是北宋画家描绘自然山川大山大水的章法布局结合一起,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超越南宗北宗和文人画工的对立,注重综合概括的山水画表现,创作出众多构图饱满、气势雄浑、笔墨精妙、意境深邃、韵味悠长的画作。王翚认为“皴擦不在多,厚在神气,不在多也”,山水画的厚实沉着关键在于生命力量的传达,笔墨精妙是为了追求气韵生动,而不是一味平涂细抹斤斤计较下死功夫,空有笔墨外壳而缺乏天地之生气。王翚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苍茫浑厚,章法多姿多样,水墨浅绛渲染得宜,画家用较为抽象和程式化的笔墨来表现具体的、千变万化的真实山水,写实写虚写景写意,实中有虚,景中有意,作品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气势雄健,生机勃发,现实观照与浪漫理想结合。王翚的山水画创作对后世画家有着巨大的影响。

“笔墨当随时代”,笔墨者,中国画也,山水画也。山水画艺术当具有时代性,现代山水画艺术当具有现代性。在王翚的时代,山水画变革尚只能在中国画传统范畴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西洋画传入,他者的观照使画家对中国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西洋画比较,中国画、尤其是最能代表中国画传统的山水画,在显示自身特色优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种种的局限和不足。现代中国画家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古意中求新意,引西入中,引西润中,异质文化艺术使中国画山水画发生了更为深刻、更加巨大的变革,现代山水画展现出前代未有的崭新面貌。张志君向老师何海霞和历代山水画家学习,体察揣摩何海霞先生和历代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作风,着力个性化的艺术探索,大胆尝试,脱出窠臼,自成风格,走出了一条师承何海霞先生和前代山水画家乃至同代山水画家、又与何海霞和前代山水画家乃至同代山水画家不同的新路。

张志君的山水画有着“满、黑、光、色”的特点。从2001年作《高塬人家》,2003年作《牧归图》,2003年作《晚秋》,2004年作《锦绣云山巧凿成》,2009年作《无题》,2012年作《家在云山更深处》,2012年作《牧歌悠悠天地春》,2012年作《春染青山万木荣》,2012年作《春天牧歌图》,2012年作《高山牧歌图》,2012年作《无题》,2012年作《岳色乡韵》,2015年作《山居盼归人》,2015年作《松石千年寿、云山万丈峰》,直至近期他的众多画作,可以欣喜地看到张志君的山水画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创造,越来越注重自我的个性追求。画家借鉴异质艺术之优长,将油画、版画等西方绘画表现手法,甚至将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表现,融入中国画山水画创作当中。看张志君的山水画,可以感觉西方绘画的浸润滋养,却没有丧失中国画的本体。张志君的山水画构图饱满,空白压缩,用笔繁密而不破碎,饱满通透具有张力,颠覆了南宗文人山水画的“重简”、“留白”,写意传神,含而不露的定式,贯通了北宗山水画大山大水、气势堂堂、写景表意、磅礴雄浑的传统,又融入现代绘画强调画面构成,注重绘画艺术语言视觉传达的特色,亦古亦今,亦传统亦现代,汇合形成自家山水的独特风貌。

张志君山水画的饱满构图,依托的是中国山水画的主体丘壑构成,也就是王翚高度评价北宗山水画的“宋人丘壑”。画中众山高低错落,既有主宾之分,又相互照应,山峰涌动,沟壑交错,大胆下笔,概括提炼,加上强烈的对比和丰富的层次,山川沟壑相连相依,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实现了他理解的山水画创作“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画生动”的理念。脉源贯通、充实饱满、具有张力的构图使得张志君的山水画极有气势,奏响了洪钟大吕撼动人心的雄强旋律。在饱满和繁密之中张志君追求“笔笔见笔浑然一体,密中通透疏见神韵”,黑白繁简静动处理得宜。画近景中景的林木尤有特色。林木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出“白”、“简”、“动”的山川,再如何画好“黑”、“繁”、“静”的林木是张志君认真思考的问题,拘于写实难免呆板,过于草率又显得单调,画山川林木需要画家高超的概括组织能力和熟练的笔墨造型技巧。何海霞作为优秀的山水画家,擅长多种林木的画法。张志君的山水画,近景林木繁密幽深,与疏简高旷的远处山峦交相辉映。他认真学习和承继老师的画法,又揉入了许多新的表现,与老师的绘画拉开了距离,脱出傍依,自成面目。

张志君的山水画善于用墨。宋元以后,水墨画大兴,在文人画潮流的推动下,明清水墨画达到崭新的高度,至近代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清代画家龚贤,现代画家黄宾虹,是承继文人水墨画传统,又用新的表现与文人画主流拉开距离,取得杰出成就的山水画家。龚贤、黄宾虹的山水画用浓重的墨色表现光感堪称典范,画家从传统水墨走出来,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学习西方绘画的表现,化他为我,不露痕迹。张志君的山水画,采用饱满浓重的墨色,形成颇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产生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他在饱满构图的画面上,层层积墨,反反复复,以颇有厚度的层次感和肌理感,来表现山石树木的块面与质量。借鉴西方绘画来尝试现代中国画的笔墨造型,画得很黑很重,如果把握不好,容易画得闷、画得僵、画得死,画成“墨猪”,画成有人认为的“低沉”、“晦暗”、“阴郁”。张志君在浑厚的墨色中讲究变化和流动,在深墨中巧妙留出大小不一的空白,以体现出虚实与层次,积墨苍劲、甚至采用焦墨,蕴含圆润,黑而不死,亮而不浮,有了光亮感、鲜明感和通透感,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在疏密繁简黑白虚实层次中表现笔墨神韵,显现自然山川草木的生命活力。张志君山水画的黑不止是简单的黑,而是承载着生动气韵厚重笔墨的黑,是折射画家刚正品格、坚韧性情的黑,是雄浑大气、酣畅淋漓的黑,抒发出湖湘画家豪壮浪漫的气概,展现出湖湘画家生硬老辣的性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张志君的山水画不以艳丽富贵媚人,亦不以萧索枯瘠骄人,他从老师何海霞学习用色,转变到自己的创作中善于用色。何海霞画着色山水清丽辉煌,映射出画家超然物外遨游天地的高尚品格。水墨着色要求实现水、墨、色浑然一体,实现黄宾虹所说的“水墨丹青合体”、“丹青隐墨,墨隐丹青”,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张志君的山水画用色颇有新意,画家以水墨为体,打下厚重结实的基础,再赋之单纯的色彩,有墨有色,以色润墨,奏响既厚实沉郁又华美辉煌的乐章。看张志君的山水画,前期的墨稿似乎平平,甚至有过分粗简的感觉,着色之后,尽出光彩。色彩与水墨综合,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相互衬托,彼此扶持,骨肉相连,浑然天成,沉着的笔力,厚重的用墨,绚烂的色彩,构建出意蕴深厚、表现丰富、视觉效果鲜明强烈的画面。

张志君是一位充满自信、胆敢独造、不断进取、永不停歇的画家,总是自出新意、力求变化,祛除划地为牢、重复雷同之弊,没有才艺衰竭、到此止步之感。张志君不同时期的画作,不仅反映出画家技法的进步、观念的转变,更表现出画家对于自然、对于生活、对于艺术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入的感受。从写形到写意到写心,张志君的画风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泼辣粗犷,越来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张志君认为,绘画当然要有好技法,要有好根底,然而法并不是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用法是为了写心、为了见性,最终是为了悟道,古人谓山水画至境乃“澄怀观道”,就是追求技、艺、道不断升华的艺术理想。“法无定法”,“无法之法,是为至法”,张志君不为太多的规矩套路所束缚,着力在永远的变动当中、永远的不确定性当中画出自己眼中和胸中的山川林木,画出更多的个人面貌,希望在不同的画境中表达真实的自我,在不同的画境中写出生生流转、天人合一的艺术世界。随着阅历的丰富、磨练的增多、心境的成熟、艺术的提升,张志君的山水画风格由早期的清秀转入苍茫,从灵动转入沉着,表现的是山川终古崇高静穆,传达的是心物的契合融通、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外形与内道的高度一致。观看张志君近年的画作,如?等等,可以感受画家视有法为无法,变客观为主观,以有形之景物为轻,以无形之道为重的理念和追求。正是这种技近于艺、艺近于道,乃至技进于艺、艺进于道的超越,使得张志君的山水画艺术有了更为广阔、更为高远的境界。

杜甫有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艺术的“风雅”并非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经营位置、笔墨造型的外姿,更是作品蕴含艺境和品格的内美。“腹有诗书气自华”,艺术创作的“风雅”是艺术家广博韶秀的学识、洞明犀利的思想、超凡脱俗的气质、高深邃远的品格的显现,与丑怪低俗的江湖画风比较,“风雅”、“伪体”的高下立见。张志君吸收众多师友同道的教益,浸淫其间,与其俱化,眼光趣味与自诩其能的江湖画家自是大不相同。画家志存高远,取法于上,孜孜矻矻,勤勉不懈。在人人急迫浮躁个个追名逐利的今天,张志君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淡泊疏旷的胸境,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不受名利的促迫,舒展从容画出笔墨劲健、意境隽永、气势雄浑、意境奇崛、风格鲜明的山水画作品。张志君的山水画以宏大气势取胜,山川莽莽苍苍,林木郁郁葱葱,初步显露出大家的格局和气象。这种表现天地精神的艺术创作成为张志君的生命状态,如清代画家石涛所说,“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画家全身心地投入“神遇而迹化”的艺术创作之中,解衣盘礴,兴会淋漓,呕心沥血,反复锤炼,迁想妙得、神游天外、大胆自由创造性的艺术劳动,给予张志君最大的、最为满足的生命享受。

我与张志君相识多年,他的为人和作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志君为人实诚谦和,不故作姿态,不来浮薄油滑花架子,闲静少言的外表下面是着自己的个性和定见。画如其人,张志君的画就像他做人一样,真诚实在,质朴厚重,不尚浮华,追求自我。看张志君的人,看张志君的画,作为手艺人出身的画家,可以感觉他将文人的风雅、工匠的精细巧妙地集合在一起。画者技也,画者艺也,工匠精妙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努力,构成艺术创造成功的重要保证。现代画家齐白石出生农家,早年以木工为业,亦是一位手艺人出身的画家。齐白石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秉持“杏子坞星斗塘老农”的朴实本性,以农夫匠人的认真态度,出笨力气,下死功夫,历尽坎坷,终成大器。乡贤先辈的榜样,给予张志君巨大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

艰辛的劳动铸就成功的辉煌。张志君的艺术起点不高,然而他深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至理,为自己规定了崇高的艺术目标,选择了艰难的艺术道路。如今画家已届耳顺之年,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节,春华秋实,绘画艺术迎来新的契机,攀登高峰有了新的起点。观照张志君的禀赋、经历和积累,现有的成就与未来的目标,若能经过新的思考和新的调整,扬长补短,弥补缺乏正规绘画学习的缺陷,加强笔墨造型练习的功课,注重综合的文化艺术修养,保持自身艺术特色的同时,在不断变化之中作出相对的固化,作品的艺术面貌更加蕴藉内敛,庖丁解牛,举重若轻,大智若愚,含而不露,以画外之境见长,以画中内美取胜,洗尽烟火尘垢,不以粗豪峭厉之状示人,粗细得宜,繁简有致,爽朗潇洒,笔清墨润,沉稳苍浑,深邃宁静。随着画家经历的丰富与艺术的成熟,将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不断问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祝贺张志君画展圆满成功,期待张志君的山水画艺术更上层楼,续写传奇,再造辉煌。

2016年秋于美国洛杉矶城

(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史学者)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