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艺术评论丨高情远致,逸笔文心——读姜松荣先生画作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9-01-02 10:25:09

高情远致,逸笔文心——读姜松荣先生画作

文丨徐韵

△姜松荣美术作品《草堂书屋》 30x65cm

姜松荣先生是一位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有丰富阅历的学者型画家。先生曾先后数十次对全国各地及二十多个国家的美术遗迹及博物馆进行了专业考察,可谓博览古今。先生精于美术史论,擅书画,旁涉文学、历史、哲学,鉴定等,并在美术史、美术理论、设计理论等领域成果卓著,出版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的伦理原则》等著作,影响了众多青年学子。中国画是个文化涵意丰富的系统,注重全面的艺术学养,古代的顾恺之、郭熙、赵孟頫、董其昌、石涛,近代的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都既通晓画理又精于绘画的大家。姜先生注重传统,厚植深耕,广博的学养使其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和诗意。

中国画历来强调人品和画品的关系。先生具有湖南人的真诚、执着、简朴和睿智。与先生交谈仿佛有种穿越感,他像古代的隐者,在这样一个喧嚣浮燥的时代中,隐身于在郊区自己的书斋中,或读书,或创作,或品茗,或笔会,或给学生谈艺,乐忘其中。传统文人形象在先生身上体現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人士大夫大多喜欢造园,凿石引泉,编竹为篱,于朴素的大自然中皈依心灵家园。庄周于“漆园”大槐树下成就千年一梦,王维于“辋川别业”练赋敲诗;柳宗元“数顷田、数果数百株”长安西郊建“柳园”;东坡先生在“南污池之侧,茂林之下”建“五间一灶头”;董其昌更买地百亩,亲自设计造园。姜先生也给自己设计了庭院,楼台亭谢,曲径通幽,移步亦景,让人叫绝。近年来,先生就是在这里进行创作。

姜先生的山水画取法广泛,以南派山水为主,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他的山水画创作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践行,渗透出湖湘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浸润,不但彰显了传统正脉和中国艺术精神,又能不袭成法,多有创见。先生的画作在意境上毫无时下中国画酸腐颓废之气,依然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意象。

通观姜先生的画作,其功力深厚,风格飘逸俊秀,用笔温润沉着,结构细致严谨,虚实相生,浑厚苍润。先生笔下的山水,苍翠高华,山花烂漫,意境清新。每块岩石、每棵树木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灵性。笔墨中无不表现出特有的清静悠闲和那种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人文情趣,构成其空灵静雅、洋溢着人文精神和诗意的艺术特色。

谈及先生的绘画,不能不谈其书法。先生的书法造诣尤深,他的书法取法晋、唐、宋、元诸家,其楷书师法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黄自元;行书师王羲之、李邕、颜真卿、黄庭坚;草书师智永、怀素、黄山谷等,博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书风秀逸隽永,笔画圆劲,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先生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飞瀑,柔中有刚,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笔墨精妙。在先生的山水画作以书入画,以画显书,相得益彰,将传统的书卷气、笔墨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姜松荣美术作品《观瀑图》70 x70cm

中国画创作注重象外之意,要求作品既含情又寓理,给人以画外联想。唐代画家张璪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郭若虚说:“画乃心印”,“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绢楮”。历代画家都是以抒发自我情怀为目的,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借物咏志,倾泄胸中逸气的主观情绪,在师造化中目识心悟抒发感受。中国山水画追求返本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在认识过程中,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将自然世界消融于自身的精神天地之中,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将宇宙装在胸中,变成自身精神世界的组成。所以,自然景观就成了带有生命光辉,赋予了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意象。

姜先生的画作中,他以心灵映射宇宙万象: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云雾若隐若现。先生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渗透,渲染出一种雄浑幽深的意境。无论是大幅或者小幅,都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变幻莫测的美感。这种意境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也是先生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人们可以从其画作呈现出的诗意境界中,领略其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进入冥合天人的凝神境界。

古典人物画是姜先生的另一个笔墨实践领域,是其以笔墨表达人生理想与浪漫抒怀的另一图式,工笔人物《竹林七贤图》就是其中之一。图中的人物历经岁月沧桑,古代先贤已参透万物,归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画面布局巧妙,勾勒细秀,赋色古雅,格调古朴,充满情趣。图中人物宽衣博带、秀骨清像,飘逸洒脱。人物的名士形象和纯净、精巧的风格特征在先生的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细品之,那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怀就溢出画面,那种对人生的豁达与从容就传递出来,让人深受感染。

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不仅需要笔墨语言来构建,更需要学识与修养来积淀。“高雅之情,一寄与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细观姜先生的画作,皆有人物置身于深山幽谷之中,清溪悠涧之上,或居或游,或诗或画,或渔或樵,或弹琴,或访友,皆怡然自得,时光静好。在作品中,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人化入自然,呈现出一种抒情的诗意和闲淡悠远的意境。这不但是姜先生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在山水画中的映射,更是先生内心修养、豁达胸襟和高尚人格的精神创造。在这种心境中完成的艺术,境界才能空灵动荡而又雄浑深幽。也使每位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能够体悟作品中所启示的人生和宇宙的真相,便不由自主在心底累积成澄明清新的愉悦心情,如一副清凉剂释怀着现代人的压力和心绪。

传统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市化的生存状态,人们审视山水的目光和心境发生微妙的变化。时代发展,经济殷实的同时,人们的心灵变得日渐浮躁和脆弱,精神亦是越发空虚。因此,当代人眼中的山水与传统文人山水的审美观照不同,它首先是可亲近的,同时又是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慰藉。在先生画作诗意化和意象化了的景致中,人们看到的水景山色是宁静清新的,是现代繁忙的都市人的精神栖居。这种栖居远离喧嚣远离尘染,绝无繁碌喧嚣。在富含情感体验和生活意趣的意境中,先生将精致而经典的表现形式与现实生存的哲学意蕴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自然造化之物汲取无穷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化作皴擦点染的笔墨语言,升华为诗意表达中的精神气韵。这其实是姜先生文人情怀的艺术化流露,也是一种对现今社会的思考,对“天人合一”和谐关系的呼唤。

姜先生的画作是其内心真诚的表达,是其文人气质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学养,性情、品格的外化和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关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情绪的抚慰、内心的宁静与智性的思考。先生借助笔墨将自身的情怀投射到空灵、深邃的画面中,从而导引当代繁碌的人群,寻得内心的宁静和生活中的诗意。观赏姜先生的作品,有时会感到某个人物就是姜先生自身的幻化,真不知是“画中人”亦或是“人入画”了。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