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双峰:满分从何而来——以100分夺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第一名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12-26 22:35:09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芬 通讯员 宋锦辉)

双峰县地处湘中,属国家级财政困难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该县县委、县政府对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家底”进行清查后,清醒地意识到该县办学条件整体较差。

于是,一场义务教育均衡攻坚战在双峰县悄然打响。

2017年12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中,该县以100分的满分夺得全省43个迎检县市区的第一名。

满分从何而来?请看双峰县如何紧抓改善办学条件这个“牛鼻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顶层设计谋均衡

双峰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最根本的扶贫,只有把教育搞上去,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够健康长远。为补齐办学条件这块短板,他们既在组织架构上动脑,又从顶层设计上着力,更在工作机制上创新。

2017年2月,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县长抓总、分管领导牵头、挂点领导包乡镇的工作机制,将学校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县乡联动、部门协同体系,打造网络化和网格化一体的工作格局。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双峰县建设教育强县“十三五”规划》《双峰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双峰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7-2020)》,既布好学校硬件改善的局,又谋定师资优化的篇,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作系统工程来做。

优化布局促均衡

湾田学校是城区一所相对优质的新建小学,校长肖琴向记者诉苦:“以往新学期开学是我最头疼的时候,城区学位不足,家长们又通过各种‘关系’想把孩子送到城区享受优质教育,每到开学季我是电话都不敢接。”

扩建前的甘棠镇群建小学

针对农村学校点多、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双峰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既优化布局,激活存量资源效用,又加大投入弥补城区学位紧缺短板,实现了既减存量又增变量的统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合理设置学校数量、规模和服务半径,充分发掘存量资源效益。一年来,共在农村地区撤并学校23所、改扩建学校40所。同时,化解城区“大班额”。通过多方筹资,近3年,全县投入6亿余元,新建了双峰一中、湾田学校;在中心城区改建了双源学校,修葺了永丰一中,整合组建了新的永丰中学,新增学位9500个,极大地缓解了困扰多年的“大班额”问题。如今,城区初中班额已降至50人以下,小学消灭了65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今年秋季开学,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班级人数均将控制在标准班额内。

扩建后的甘棠镇群建小学

政府一方面下大气力优化农村学校建设,合理解决农村学生到城区“扎堆”的现象;另一方面增加城区学位,“人挤人的大班额”“校长不敢接电话”的现象一去不返了。

多措并举保均衡

补齐短板,关键要拿得出真金实银。作为国家级财政困难县的双峰县,对于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了优先保障。特别是2016年,该县在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出现16%负增长的情况下,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依然保持34%的增长比例。仅2017年就一次性投入8000万元,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添置计算机、改造实验室和功能室等,解决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近两年又投入3300万元,建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8年前,贺红琼调任甘棠镇中心学校校长,他回忆当时的情景:全镇26所学校中,8所学校无围墙、校门,22所学校存在C、D级危房,70%的课桌凳添置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90%的学校无绿化、无食堂、无运动场。而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学校,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21所学校建成园林校园,22所学校建有水冲式厕所,23所学校拥有环形跑道、篮球场,17所学校装有太阳能路灯……高标准办学条件、高水平教学质量、高品位素质教育、高起点幸福校园的“四高”甘棠教育模式引来了长沙、岳阳、邵东等10多个县市前来观摩学习。

双峰一中

双峰县教育局局长朱均平介绍,甘棠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得益于“三个均衡”:校舍条件均衡、师资配备均衡、教育质量均衡。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在大手笔投入教育硬件建设的同时,与县教育局一道为解决师资存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举措,通过选送公费委培师范生、招聘签约特岗教师等措施,补齐师资不均衡的短板;同时,创新了多项人事管理机制,职称评定向一线教师倾斜、选拔年轻教师到管理岗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补贴和人才津贴、组织4000余中小学幼儿教师完成“国培”“省培”计划,并顺利进入“国培计划”全省A类项目县行列;此外,县教育局还邀请湖南师大附中、雅礼中学等名师与乡村教师“同上一堂课”,组织城区学校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赛课,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满分从何而来?实干就是答案。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