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黑板篇│黑板上的时代记忆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12-14 16:55:09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雨晴

一块小小的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支细细的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40年前,老师们在嘎吱作响的木质黑板上书写真理;30年前,水泥黑板上,是学生们放飞梦想的画笔;20年前,毛玻璃黑板粉墨登场,它易书写、不反光、不脱漆,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步入新时代,信息化以光速席卷全球,传统课堂逐渐被历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电子白板,一间间智慧教室。

过去40年,是湖南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40年。一块小小的黑板,承载的不光是知识,还有岁月的流转,教育的变迁。一块小小的黑板,变化的不光是大小、颜色、材质,还有湖南教育投入体制的根本转变,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三湘老教师,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黑板的时代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质黑板

有时会出现裂缝,有时会脱漆,有的地方还有木疙瘩,写字常常不顺畅。

“作为一名教师,我见证了黑板的变迁,对她有特殊的感情。”55岁的常宁市一中教师陈京龙,已经教书35年了。

1970年初春,陈京龙踏着泥泞的雪迹来到学校报到,那是他第一次走进学堂,第一次看到黑板的模样。

之后48年的光阴,陈京龙都与黑板为伴。学生时代,上课时,一旦被老师点名上台答题,陈京龙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下课后,他还常常趁老师不在,拿起粉笔在黑板画上几笔。

读师范的时候,心理学老师的一番话令他印象深刻。“黑板板书要讲究布局,最好课中不要擦黑板,如果要擦,黑板刷也要从上往下擦,不要横着擦,这样,自己少吃粉笔灰,前排的学生也少吃粉笔灰。”

在物资匮乏的七八十年代,一块木质黑板、几支粉笔是中国大地上所有学校的教学常态。陈京龙告诉记者,木质黑板制作简单,用几块木板栓在一起,刷上黑漆,再用一个木架子斜托着。“这种黑板有时会出现裂缝,有时会脱漆,有的地方还有木疙瘩,写字常常不顺畅,老师的衣裤鞋子常常沾满了粉笔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泥黑板

水泥黑板质量更高,不容易开裂、摇晃,表面更加光滑,老师书写更为流利。


木质讲台,水泥黑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见的教学场景

1983年,陈京龙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此时,他发现木质黑板已经变成了水泥黑板。

这种黑板是在墙壁镶嵌一块水泥,再涂上黑漆,相对木质黑板,这种黑板质量更高,不容易开裂、摇晃,表面更加光滑,书写更为流利。陈京龙说,黑板下边有了窄窄的台子,可以放粉笔,也可以放黑板刷。

关于水泥黑板,炎陵县明德小学校长杨爱香有她的独家记忆。杨校长教书22年,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炎陵县下村乡学校任政治老师。她回忆,每个班级都会将教室后方的水泥黑板当作“学习园地”,开辟“知识角”栏目,定期更新科普知识,用彩色粉笔书写的“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几个大字鞭策着当时的青少年们。形式多样的黑板报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单调的乡村课堂增添了一抹亮色。

但这样的黑板弊端也很明显,一是容易脱漆,二是容易反光。据安化思源实验学校老师杨高强回忆,反光现象令学生们饱受困扰,坐在教室两侧的同学几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黑板颜色也容易变浅,需要定期刷漆。

世纪之交:毛玻璃黑板

易书写、不反光、不脱漆,是很多老师记忆中毛玻璃黑板的模样。


世纪之交,学生们在毛玻璃黑板前演讲

时间来到2000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毛玻璃黑板进驻各大校园,反光、掉漆等问题已成过去式,书写、擦拭等都上了一个台阶,但粉笔灰漫天飞扬的缺点仍然存在。

洪江市托口小学数学老师张克勇回忆,每当擦完黑板,讲台上、书桌上都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粉笔灰,上完一节课,老师全身都是粉笔灰,坐在前排的学生也深受其害。为了避免粉尘危害,老师们用湿抹布代替黑板刷,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一开始擦得很干净,但等黑板干了之后,白色的粉笔印记又浮现出来,若隐若现,与新字迹重叠在一起,非常影响教学。”

不光如此,毛玻璃黑板安全隐患大,杨爱香告诉记者,毛玻璃黑板易碎,调皮的“熊孩子”喜欢在教室里踢球、打闹,好几次把黑板都砸碎了,当时一块毛玻璃的价格是几十块,在20年前,对一名农村孩子来说,已是一笔不少的费用了。

新时代:电子白板

信息化助力智慧课堂,黑板变白板。


安化思源实验学校智慧课堂上,学生用平板电脑上课

20年前,杨高强是这样上地理课的:每上一节课前,他都会利用课前十分钟,在黑板上徒手画好中国地图,因为如果不提前画好,课堂任务就完成不了;

20年后,安化思源实验学校的地理课上,杨高强轻触电脑屏幕,课件、视频、动画瞬间出现在电子白板上,城市、河流、山川等信息精确而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率大幅提升。

进入新世纪,一场信息变革正席卷中国大地,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面铺开,传统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毛玻璃黑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计算机、钢制讲台等信息化设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课堂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上网提前预习课文,通过在线答题检测预习效果;在“电子备课室”里,教师利用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在“专递课堂”上,城乡孩子通过电子屏幕同享一堂课……

三湘大地上,随着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一所所合格学校拔地而起,一间间智慧课堂不断建成,“一支粉笔写春秋”的历史正在被改写。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学校


桑植县白石学校

链接

投入体制根本转变。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健全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现从“人民教育人人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大转变,2017年湖南省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达725亿元,占义务教育经费比例的93%。建立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机制。2017年全省教育事业费支出1051亿,是1978年的400余倍。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连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等重大项目,农村中小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湖南省义务教育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高校占地面积、纸质图书册数、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是1998年的4.2倍、5.2倍、17.9倍。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基本覆盖全省,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