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散文丨黄材松溪——远古巨石文化的摇篮与美食华塘鱼的乐园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12-10 13:10:33

黄材松溪——远古巨石文化的摇篮与美食华塘鱼的乐园

文丨胡雅婷

在号称宁乡“最矮的村书记”喻科平的带领下,出黄材镇往西南,经井冲村后,沿一溪而上,便见到了松溪村的界牌。松溪村之名由此溪名而来不过从2004年开始,这里之前是华塘村与刁子村所在。

它东接老粮仓镇星石村,北依黄材镇井冲村,南接流沙河镇苏家亭村,西接沙田乡石笋村,虽是在山中,却可达四方。

过了界牌,明显感受到村庄的变化。马路干净、房前屋后整洁、田地无荒,山无险,以秀丽的山态,四处散落着的奇怪巨石,外加茂盛的水源在丘陵地带生出世外桃源之境。

喻书记一手打电话处理村上的东家长李家短,一手握着方向盘在刚好一车道的山路上开得利索顺当,同车的俩位老司机对他赞不绝口,我则握着小心脏不敢抬头,生怕跌入密密麻麻的池塘。

在执编关于宁乡西部人文历史一书《古国雄风》时,首次见到“九古洞”的传说。按文中所示,依印象在黄材区域内寻找它的所在位置,却终不知其踪。很偶然,受松溪村委邀请去分享环保知识,了解到九古洞就在他们村,这便是先闻其洞再知其村。

远看九古洞,三座山头并列,相距甚近,酷似一个“山”字,巨石傲立,丛林为它披着神秘的面纱。从一大片翠绿的栀子花种植基地穿过,四棵百年枫树立于山头,与它们身下池中的古老青石板一同向世人叙述时光的蜕变。四棵枫树在冬日里渐次成熟,当中间两棵将近落叶,后面那棵便红极一时,而当身后的三棵光枝直插云霄时,最前面的这棵才展露它殷红的脸颊。据说当地一位张正端老师出过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三峰遮四枫,风景林严封不砍;————”

夕阳下,102岁的老人坐在枫树下,她与枫树斐然成章,令松溪村飘着殷红的生命气息。在她们的身后,“九古洞”只露出了尾巴,另一开口朝向南面,我的到来还是晚了几十年。

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为何有此殊荣?

这让我想起出生于本村的考古学家杨青先生在《黄材的硐居巨石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丰碑》一文中详尽写到“九古洞”文化(硐为洞)。他回忆当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发现了古洞遗址。他在松溪村一座巨石矗立“九古硐”山下,参加劳动。有一天,他闷气横生,也就有了探幽寻趣的心志。走着走着,忽然眼前出现了九古洞的巨大洞口。

书中描述:“进约50米,高约1丈、方广3丈的洞厅,有石桌、石凳,摆置有序,石桌高约1米、宽约2米见方,置于中央,只见硐中粗糙的绳纹红陶片,随手可拾。顺得硐道摸索前进,连入三个硐厅,飞舞的蝙蝠,阻隔了向路,只得止步而返。在硐内扒土摸找中,又拾得石斧、石凿、石刀、石矛尖、石针等,石器有打制的,也有初磨成器的。”

九古洞,因洞中有九个古洞相连而得名,依杨老先生亲考,与后人所写“九牯洞”源于蚩尤兄弟九人所居故名九牯洞不符。

自此,他将这里定义为人类居住过的一万多年的古遗址,并将炎帝的“八卦太阳历”,玛雅人于4700年前在欧洲英格兰的索尔兹伯平原建造的“日石阵图”,印第安人于3800年前在墨西哥建造的波利维亚金字塔巨石门洞与九古洞附近的石笋巨石垒叠阵图案作了它们源于同一宗源的论述,并确认该遗址为早期人类住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杨青先生的专著《洞庭湖区的龙文化》让曾经噪于历史的“黄河源头论”“西方传播论”者惊醒,让中国和世界文明起源史改写重编。杨老积40年苦耕所著《洞庭湖区——文明的起源》与《洞庭湖区的龙文化》共80万字的学术专著也将成为松溪村不可替代的财富。

立于山脚,可见巨石林立,远古人类若藏身洞中,很难发现其踪。杨青先生离开这里也不过四五十年时间,人工开采巨石将洞口填堵。乱石中,他老人家所述九古洞东山七根巨石为1.1万年前的人类立石观天像之石,不知它们是否完好。

杨老还发现了离此两公里之外另有一处巨石群坐落在沙田乡,因其形状像笋,这里被命名为石笋村,与九古洞巨石文化同出一宗。

而今,远古人类的“巨石崇拜”仅成为一种景致,大多被冠以神话与传说。若大的洞厅已被泥沙淤塞,可见某一时段人类对山体的破坏相当严重,雨水才将泥沙无止境地充盈这曾经繁衍人类的古老洞穴。想从乱石与泥沙堆积中进洞一探其境,却一筹莫展。唯有细读杨先生所描述的九个古洞来想像它的壮观,惊叹大自然与远人类的智慧。

所幸的是,人们开始觉醒,已将这里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松溪村人也在觉醒,在禁养重污产业,保护松溪水质之事做起,原来的臭粪沟,即使在冬日水匮乏的季节已是清清细流。大量开垦种植经济作物,一亩接着一亩的栀子花在夏季的梯田间散发芬芳,结出艳果。一到春天,油菜从村口绿到村尾,春风一吹,又从村尾黄到村口。秋冬季节,无论拐进哪个湾道,都会被伸出的古老枫叶击中知觉,同样会被房前屋后成串的的池塘迷倒。

在这里,松溪村嫁女,男家有几口池塘是衡量经济的标准。在过去,家家养鱼为生。典型的丘陵地貌,山水相连,阡陌纵横交错,四季雨量充沛,灌溉无忧,旱涝保收。正因如此,山泉水养活了全村的500多口池塘水库,也养出了以原村名华塘村命名的品牌鱼“华塘鱼”。

渔民承包的鱼塘,架着大铁管引流山泉水,大片碧绿的鱼草既美化了村庄,又为养出好口感的鱼准备了饲料。当鱼网打捞起肉质细嫩肥美的鱼,源源不断的供往人们的餐桌,松溪村乡田韵土地专业合作社则用更有情趣的“华塘渔”注册商标,这也标示着松溪人在乡村振兴上大胆的迈出了步伐。

几次来松溪都在喻书记家中用餐,值得爆料的是书记夫人烧得一手好华塘鱼。她用自制的白辣椒做成的“抱盐鱼”一吃难忘。

从湘西嫁来的女子,家有三朵金花,老公外出务工,她将从池塘网来的小鱼与种的青菜送给我,于我来说如获至宝。

水泥路在山间纺织网络,像进了迷宫,而条条路又可通往各处。盘桓在青山碧水间,水鸟安详,鱼肥草美,村舍恬静,人们忙碌而安逸,这是松溪村给我的第一印象。禁不住想了想,若是有经济允许的话,我要到九古洞外承包几十亩田地养鱼与种菜植花。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