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章是锦绣
——在胡竹峰《中国文章》新书首发式上的发言
何立伟
竹峰是安徽人。安徽确实是有个文脉的地方,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像方苞、姚鼐这些人,就都是安徽桐城人,他们的文章像《狱中杂记》、《登泰山记》等等都选到大学中文系教材里了,文风影响至今。然后到民国,有陈独秀、胡适,更了不得,都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起人、领袖级人物,他们的文章影响了一个时代,可以说我们现在写白话文基本就是从他们和那个时代开始的,一种文脉在一个地方往往是有延续的。这种延续,在一个80后作家身上得到这么好的体现,所以我读胡竹峰的文章的时候,从心里面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我高兴中国文章的文脉,在今天有一种正道传承。
竹峰的文章有一种无古无今的东西,这是一种美妙的阅读体验。通过他的书,能在今天的时代,体会到古代文人写文章的态度、生活的态度、审美的态度、日常行止的态度。这种态度既属于古人,也应当属于今人。所以好的书写态度是无古无今的。
昨天跟胡竹峰见面,我觉得聊得还比较投缘,没什么障碍,在对真正好文章的理解上,我跟他的看法接近一致,好文章是什么?好文章古人叫“锦绣文章”。就是说好文章一定有一种文章之美。因为锦绣,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审美眼光也锦绣起来,胸臆间升起来一团气,这气也是锦绣的。胡竹峰的文章就是在朝着锦绣文章的道路上走,他是完全有能力写出真正了得的锦绣文章来。
我今天很高兴,吃饭之前特意画了两幅画送给他,而且是为他量身定制的,给大家献个丑(拿出画来)。这幅画画的是一只老鼠在书匣上面啃书,我写的是“竹峰属鼠,又好读书,因作老鼠啃书图把赠也”,题款是“好书宜细啃”,胡竹峰就是一只可爱的老鼠,在慢慢细啃好书。还有一幅,胡竹峰有一本书叫《民国的腔调》,我特别喜欢这个书名。这个我画的叫“民国样范”,我心里头想象的是鲁迅,但是我只画了眉毛和胡子,叫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样范”是我们湖南的方言,就是模样。这边题的小款是“竹峰小兄有民国腔调大著,吾据此作小图,以呼应耳”。都是给竹峰的量身定制,表达老少文人间的文墨交往。礼轻情意重,算是我对后辈的一种相惜吧。
竹峰这本书里面,谈中国文章谈到庄子、司马迁,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庄子,然后说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个小说家等等,他读书的这些喜好、选择、标准,包括他的个人结论,我都非常欣赏。他说他读鲁迅的文章,首先最喜欢的是他的“跋”。鲁迅的序跋确是精彩到极点的,甚至比正文还要好看。中国古代文人,序跋都是写得非常漂亮的,放松嘛,写序跋的时候用不着端起来,有一种很放松的驾驭。好东西都是最放松的,在放松的状态下才有神来之笔,紧张不可能有,端起来更不可能有。
而且我觉得竹峰的修养非常好,我看他读很多的经典都是一读再读,而且是深读,读出来的东西有他自己的理解和体悟,然后化为自已的书写实践。竹峰还谈碑帖,书法,这本书里谈得很多,这些姊妹艺术上的道理,和我们写文章是一回事,当你用审美的眼光去打量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时候,其实就是一致的。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文章,都是一样的,留白、浓淡、疏密等等,道理都一样。
还比如胡竹峰说读鲁迅的小说之前,最好是先读一读鲁迅的传记,因为你的身世,是你文章的底色。我觉得这是真正的解人之语,读书读通了。当你了解这个人,回过头再去看他的文章,你就明白他在说什么。我最近还重读了一遍《从文自传》,我早就读了,但是我又拿出来读了一遍,为的是对沈从文的小说有更深的理解,因为今年是沈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的一个纪念年。我要纪念性地重温一下他的作品。所以,胡竹峰在读书的时候,非常有自己的心得,这种心得不受到外来影响,都是基于自己的审美判断。他真的是少年老成。
胡竹峰还提到了中国的文章要有墨趣。墨趣是什么,比如说齐白石的虾子,他的笔墨把虾子的那种透明感表现得特别的精彩到位,充满了可以反复把玩的笔墨趣味,这种修炼,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超越的。现在的大多数文章都没有墨趣,写文章的人,他们不知道语言可以像笔墨一样出彩,他们不知道语言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生动、叫活色生香。我觉得好的绘画、好的书法必须具有两种气息,一种是才子气,才子气是先天的;还有一种是后天的,叫书卷气,也就是文气,就是修养。才子气决定你的个性和辨识度,书卷气决定你的厚度和深度,胸无点墨的人不可能作出好画写出好字。有了这两种气息,无论是在书法、绘画,当然还有写文章,你都会是不俗的,都是有品位的、有品相的。我读胡竹峰的文章,我特别喜欢第一集,非常好,非常有神韵,而且有文章之美,可以感觉到这两种气息的存在。他把握文字、语句都非常准,好的文章是有一种娓娓的、从容的语气。像他这样的80后,能有这种从容、自信,又产生这样一种语气,不容易。大多数我看过的现在的文章,基本上是没有语气的。好的文章就是跟人聊天。聊天用得着急迫吗?聊天才有一种亲切的语气。聊天有的,写文章为何没有了呢?
责编:李婷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