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散文丨新化奉家镇寻亲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6-17 08:29:42


新化奉家镇寻亲


作者丨奉荣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姓氏是一种最有温度的社会纽带和亲情符号。穿过历史,遥望先祖,触摸文化,从姓氏开始。

·

第一次到湘中娄底市新化县,是几年前随陈建功、韩少功、刘庆邦、陈世旭等各地作家去采风。因为我姓“奉”,个个都说是我的亲友团成员,是陪我到新化奉家镇寻亲的。

可以说,紫鹊界梯田是我寻亲路上的意外收获,到了那里我才知,那些山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的世界奇观,竟然就洒满了奉姓人家千百年来数十代人的血泪、汗水!对那些在阳光下银光跳跃中的山岭,那些一闪而过的板屋与草垛,我突然就有了一份天然的亲近感。

紫鹊界无山不有田,从海拔500-1200米,共500余级,坡度在25-40度间,最陡的达50度以上。

1

自新化县城去往紫鹊界,五十多公里山路,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七拐八绕地,跑了两个多小时。两个美女导游只是眉飞色舞地介绍了一点紫鹊界的神奇,她们就翻江倒海地呕吐开了,也引得同车人起了反应。同行的作家们打趣说,今天我们一车人陪你来寻亲,这寻亲的路真是漫长而艰难啊!

当车停于一个俯瞰梯田的最佳处时,气势磅礴的梯田不由使人惊呼,神情大振。眼下群山起伏,主峰海拔有1200多米,在万顷群山间,以几幢极富苗瑶风情的板屋为圆心,曲线流动分明的梯田高高低低横挂山岭间,宛若一幅巨大的八卦图。

秦人梯田已经在这里寂寞2000多年了,始垦于秦汉,盛于宋明,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糅合的历史遗迹。梯田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一直沿袭手工耕作方式。梯田依山势回旋盘绕,大的不足一亩,小的如“蓑衣丘”“斗笠丘”,只能插几十兜禾苗。

最让人惊叹的是梯田的灌溉系统之巧妙科学。梯田间既无池塘、水坝,更无沟渠,灌溉的水都是从岩石裂隙间渗透出来的地下水,却能四季长流不息,而且,天气越是少雨,水越清纯,永不枯竭,民间有说“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眼前的梯田王国,像是某位神奇的作曲家,以山峦洼地为背景,信手画满了一层层的五线谱,在那些曲线优雅的五线谱上,跳跃着无数的音符,天地为之庞大的音箱,晓雾烟岚山风为多声部的配乐,一时间仿佛是仙乐飘飘;又如同是天上的七仙女下凡,以这40多平方公里的田地为布底,挑出五彩斑斓的丝线,从山脚到山巅,分成一块块的图案,碧水盈盈,禾苗青青,桃红柳绿,织出四季的锦绣……

山路边,建有青瓦纯木板屋,通风的吊脚阁楼上,晾着柴火、玉米、红椒,还有花花绿绿的衣被。几个路边摊担上,摊开秦人梯田里的出产:薏米、中稻贡米、红米、黑米、糯米,有紫鹊界山里的出产:绿茶、银花茶、天麻,还有“秦人”祖传手工制作的糍粑、柴火腊肉、猪血丸子、风干板鸭、冻鱼、甜酒等特色小吃。

一个卖特产的大姐说,这里属于水车镇,叫贡米岭,有好几百户人家,大都是姓奉的。此前,只听说奉家镇有几万奉姓人家,没料到紫鹊界也有。同行人立马要给我和女摊主拍合影,说:你找到了你们奉家人了啊!大姐指点着周围的几位守摊的男子说,我是嫁到奉家的媳妇,他们才是姓奉的呢!因为,新化话实在难懂,交流困难,大队人马又要赶往下个景点了,我只好遗憾地告别。

2

夜宿新化宾馆,翻看本地人出版的紫鹊界风光摄影集,随四季变换的景观,真是魅力慑人。

春日,紫鹊界是一副素淡装扮的村姑,清纯而烂漫。白亮的山泉,映衬着嫩绿的禾苗,一畦畦的小块梯田,如碎银、如镜片,洒落山山岭岭间,偶尔几点桃红银花,点缀在银镜折射的斑驳光影里,增添了几分春色烂漫。

夏日,紫鹊界是一个生机无限的小伙子,被活力无限的绿色主宰。禾苗青青,那充满希望和旺盛生命的浓绿,像小伙子的青春激情和爱的梦话,溢出田畦,从山巅流泻而下,随凸凹有致的山势伏间流动。

秋日,紫鹊界是一个少壮中年,演绎着浓烈的秋色赋。金色的稻浪,层层堆积,积金为塔,把零星的几座板屋环拥于怀,金色的梦潜入村人的梦里,在稻香、果香里露出收获的笑靥。

冬日,紫鹊界则是一个白发银袍的老者,沉静而睿智。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白雪给田畦镶嵌了银边,勾勒出矍铄的筋骨,太极八卦图的轮廓更是分明,手臂一样长的冰凌,齐齐地挂在屋檐下,像是老者的长髯,瑞雪覆盖的板楼,在八卦图的中心蛰伏着,四季的春花秋月,在冬眠里演绎……

3

次日上午,往雪峰山脉深处驱车30多公里后,当一片豁然开朗的田畴凸显时,神往已久的奉家镇终于露出真容。

这里据称拥有古桃花源真迹之境,名叫下团村,青瓦原木干栏式两层板屋,在樱桃、杨柳、山竹、红檵木的身影里高低错落,古风依旧。泛青的禾苗在水田里漾起绿波,一条清溪,劈开绿浪。桥边一幢板屋披红挂彩,灯笼、对联、一串串彩旗,还有一个大大的“寿”字,门楣写着“奉XX先生八十大寿庆典”,一种千年前的血缘随着一个“奉”字与我的血脉遽然接通!

一位50多岁的村人被请了过来,说是村主任。他有些拘谨,极力用官话回答我的寻根究底。村里有160多户人家,800多村民,绝大多数为奉姓人,曾经是瑶族,在宋明时期被迫转为汉族,还有不少老人能讲瑶语、唱瑶歌,在劳动和生活中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瑶族风俗。村子还被誉为“教师之乡”,有十几个当老师的,出了十多个研究生……

奉家镇被称为“娄底西藏”,人口2.1万来人,居民竟然多为奉氏!作为从来都是被人叫错写错姓氏的孤单奉氏人,我陡然间觉得真正地回归到了一个奉氏大家族的怀抱,竟然有些喘不过气来的不知所措。

我和本家村长的短暂交流,背景是路边一幢破旧的板屋,镂空的窗花木雕,已残破,但雕刻精细。村长说,房子有两百年历史,没住人了。门锁楼空,从蛛网密布的窗花和被卸下的几块壁板洞间,可见废弃的竹筐、麻袋、干柴、旧衫,泄露了一点主人曾经的生活秘密。一只芦花母鸡,跳上青石阶,向洞开的壁板里探头探脑,像是明白我的心思,替我打探一下我的本家曾经的生活细节。

一湾池塘,几间接檐共栏的板屋倒影其间,几株疏落有致的绿树连同荆蔓在山岚中摇摆,把一池倒影搅动了起来。村长应我之请,蹲在池塘边,在我的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了他的姓名:奉利球,班名奉孝恒;还把族中班名排序一气列了出来:圣、帝、锡、显、名、孝、友、光、先、杰。

4

据说,下团村的族谱中有记载,奉氏来源秦国国君秦献公的第二个儿子嬴季昌,为避商鞅乱一路南迁,改“嬴”为“奉”,改名奉吉,后裔又辗转迁徙于此。

这里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地一说。在梅山地区腹地的奉家山区,广谷深渊,崇山峻岭,两晋时被统称为“莫徭”,流经下团村的河流右侧有一神秘石洞,冬暖夏凉,夹岸高山,至今仍是绵延百余公里的野桃树,更是暗合《桃花源记》中记叙的桃花源的几个地理标志:缘溪行、便舍船、逢桃花林、山有小口、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的原型地,已有桃源县、江苏的连云港宿城、庐山康王谷、衡山等几种主要说法,甚至连秦始皇派徐福去日本带去了樱桃种子,也被说成了原型地。至于自称为“桃花源”的地方更多,记得几年前到重庆酉阳时,我曾游览刻有巨大“桃源洞”字样的称为“桃花源”原型地的景观,也有“缘溪行、逢桃花林、山有小口、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自然风物,只不过,这桃花源就在城郊,与前面几处一样不可能“不服王法,不服徭役”。

其实,桃花源的原型地究竟是何处,都不重要了。套用一句台词说,一千个文人士子的心中,就存有一千个心向往之的美好世外桃源。自从陶令描绘了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后,千百年留给了人们无限美好的向往,点缀了无数人的梦境,足矣。

责编:吴名慧

来源:娄底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