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开国中将刘培善:金门炮击战的前线指挥者
新湖南 • 湖湘名人
2018-06-28 16:01:14

原标题:开国中将,先后搭档虎将王必成宋时轮,金门炮击战的前线指挥者

刘培善,1912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旅、纵队政治委员,兵团、福建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创建以苏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率部参加黄桥、苏中、沙土集、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福州、漳厦等战役战斗,参与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带领部队在福建进行剿匪作战,全身心地投入部队建设和边海防建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三年游击战争

1927年15岁的刘培善受到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参加家乡的农民协会,担任少先队队长。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湘赣苏区红军主力红6军团突围西征后,时任湘赣军区独立第3团政治委员的刘培善和团长刘启明,指挥部队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主力突围。

10月下旬,刘培善等转战至泰山区,使之成为湘赣边区仅存的一小块根据地。中共湘赣省委、湘赣军区机关及其率领的独立第5团31日转战至此。这时,中共湘赣省委、军区所能指挥的武装力量仅包括独立第3团、第5团和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的游击队。11月上旬,刘培善指挥独立第3团等部队取得袁家村伏击战的胜利,极大地提振了边区军民的士气,但是也暴露了湘赣边游击区实力,不得不进行转移。1935年2月8日,湘赣边区政治部主任贺振芳叛变,带敌偷袭中共湘赣省委驻地,游击区唯一一部电台被打掉,中共湘赣省委、军区至此与中共中央、红6军团失去了联系。

独立第3团生活异常困苦,刘培善和战士们一起过着“野人”生活。他奉中共湘赣省委命令,将独立第3团组成省委挺进队,筹粮筹款。

期间,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湘赣军区政治委员陈洪时投敌叛变。他曾把刘培善叫到省委,要刘培善带领部队跟其到白区去,被刘培善一口回绝。陈洪时气急,恶狠狠地说:“省委已经定下来了,你不去就把枪拿下来。”说着陈洪时身边的人就要下刘培善的枪。刘培善迅即掏出枪来,大声喝道:“我刘培善头可断,血可流,活着是革命的人,死了是革命的鬼。你陈洪时叫我跟你去白区工作,等于去送死,绝对办不到!”陈洪时被刘培善的浩然正气震住,一时目瞪口呆,只好让他离开省委,本来要拿下他枪的其中4个人也跟着他一起来到挺进队。陈洪时叛变后,天天带着国民党军围山搜山。刘培善领导红军游击队,一次次化解敌军的疯狂“清剿”。刘培善多次收到国民党的劝降信,他不为所动,对此嗤之以鼻。

6月底,时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谭余保从湖南返回武功山地区,找到中共茶(陵)攸(县)莲(花)县委机关。7月谭余保在莲花县棋盘山主持召开干部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湘赣边临时省委,将湘赣边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第2、3、4大队和1个教导队。刘培善任临时省委常委、第4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他毫不犹豫地将节省下来的300余元钱全部交给省委,并向临时省委提出反“清剿”建议:不能老蹲在山里打圈子,要转到敌占区去。意见被采纳后,刘培善首先袭击湖南茶陵高陇国民党守军。他身先士卒,把两颗手榴弹扔进国民党军营房里。1936年初,湘赣游击司令部将失散在各地回来的游击队员组编为新的第4大队。此前,原第4大队已改编成第1大队,湘赣游击司令部参谋长段焕竞兼大队长,刘培善兼政治委员。5月,刘培善率第1大队进至安福罗家屋等地开展游击斗争,建立起根据地。1937年3月8日,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国民党安福县县长朱孟珍。

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刘培善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根据地不断扩大,既有效牵制和打击了国民党军,又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及其他游击区的活动。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南方各游击区的决议中指出:“他们的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作为在湘赣边游击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指挥员之一的刘培善,对这一评价当之无愧。回顾这段战斗经历,刘培善在自传中写道:“土地革命时期是决定我革命到底的关键……当时我认为主力红军是不会被完全消灭的……只有坚持斗争,才有出路。因此,我仍然在党的领导下,不顾一切牺牲,征服一切困难,坚持湘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有生力量。经过这一严重斗争考验,确立了我革命到底的人生观。”

苏南苏北抗战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8月1日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号召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在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情况下,可与当地国民党驻军或地方当局进行谈判。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和红军游击队,由于早已失去和中共中央的联系,长年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对全国形势的变化和中共中央的主张全然不知。11月中旬,陈毅打扮成绅士和商人的模样,带着项英的亲笔信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其他有关国共合作的文件抵达九陇山,向湘赣边红军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由于斗争形势的错综复杂,刘培善一度怀疑陈毅的身份和宣传,经过一番甄别后,确信时局发生了变化。

◆1939年,刘培善(左四)与王必成(左二)、张铚秀(左三)等人合影。

1938年1月,湘赣红色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刘培善任第2团副团长,团长张正坤,参谋长王必成。3月开抵皖南岩寺集中,5月向苏南敌后挺进,6月8日在溧水新桥地区与新四军先遣支队会师。11日,接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命令,要求破坏镇江至南京之间的铁路,牵制日军进攻武汉。在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的指挥下,刘培善率部经过3个雨夜急行军,到达南京与镇江之间的下蜀车站附近,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将一段约40米的铁路和通讯设施统统破坏,宁沪铁路交通中断数小时。6月28日,刘培善指挥第2团第2营在镇江西南竹子岗地区伏击日军车队,俘获日本华中特务机关部经理官明弦政南。9月10日,驻镇江日军向以宝堰为中心的新四军第1支队直属机关驻地进行五路“扫荡”。刘培善等指挥部队,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苦战近5个小时,日军终未能越雷池一步。11月12日袭击句容县北的四摆渡日军据点,俘获日本士兵香河正男等。在新四军的感召下,香河正男和其他4名日军士兵加入了新四军行列。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新四军第1、2支队认真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华中”方针,在苏南敌后主动出击日伪军。1939年2月8日,刘培善、王必成指挥第2团趁夜拔除宁杭公路间的日军东湾据点,频遭重创的日军不得不承认“新四军真能打仗”。4月上旬,奉陈毅命令,第2团一部配合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游击纵队一举攻克扬中县城,控制长江北岸扬州以东的仙女庙等地区,为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实施向北发展战略铺设了一块“跳板”。

◆1940年春,曾山(前排左起)、陈毅、廖海涛、罗忠毅,叶飞(后排左一)、钟期光(左二)、何克希(左五)、刘培善(左六)、粟裕(右三)在江苏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合影。

按照中共中央开辟华北、发展华中的指示,1940年6月28日,刘培善、王必成在陈毅、粟裕指挥下,率部渡江北上,越过层层封锁线,7月8日到达江北江都县吴家桥地区,与先行过江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叶飞等部胜利会合。7月12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所属部队为挺进纵队、第2团、新编第6团、“江抗”第2团以及新四军苏皖支队等部共7000余人,统一改编为3个纵队9个团。刘培善任第2纵队政治委员,王必成担任第2纵队司令员,下辖第2、第6、第9团。

每次战斗前,刘培善总是和王必成细致商议。9月,陈毅决定以两个纵队攻占姜堰,消灭国民党顽军、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的保安第9旅,开辟新四军苏北部队的粮源,第2纵队担任主攻任务。战前刘培善侦察到姜堰有重兵把守,提出从第2团中挑选优秀干部战士组成“勇敢队”,突破顽军防守,王必成接受他的意见。战斗进行不到两天,第2团攻克姜堰。新四军攻占姜堰、打开粮源后又宣布退出姜堰,表明了新四军不改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初衷,但是韩德勤仍向新四军驻地黄桥发起攻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立场,第3纵队坚守黄桥,10月5日顽军不支。当日夜半,刘培善、王必成指挥第2纵队抓住战机,切入顽军第89军背后,顽军各部都被新四军包围于黄桥以北地区。6日凌晨,顽军第33师潮水般猛扑第2纵队阵地,刘培善和王必成果断指挥阻击,全歼该师,活捉师长孙启人。第2纵队又协助第1、3纵队全歼顽军第89军军部和第349旅,新四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整编为第1师第2旅,刘培善、王必成分别任政治委员和旅长。1941年4月13日,2旅打退顽军韩德勤部的进攻,同月在苏中兴化县芦洲地区伏击日军汽艇。7月,和兄弟部队一起对抗日伪军的“扫荡”,8月15日拔除苏北日伪军据点裕华镇。

◆1943年,新四军第1师领导人(前排左起):张震东、刘先胜、王集成、王必成、姬鹏飞;(后排左起)陶勇、刘培善、钟期光在华中党校合影。

1943年,日军加紧对苏南的“清乡”,刘培善和王必成率领第2旅主力第4团等部渡江南下。1944年3月,刘培善和第2旅副旅长段焕竞、第3旅政治部主任卢胜等人,一起奔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途经涟水地区时,遭日军包围。刘培善指挥大家冲出包围圈,可是卢胜和段焕竞的爱人却未能冲出。刘培善命令大家赶快转移,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杀进日军包围圈寻找他们,但是却一无所获。直到第二天当地干部将负伤落队躲藏在老乡家的二人送回,刘培善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因中共七大延期召开,10月,刘培善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整风运动,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飞跃,中共中央党校第一部第三支部也对他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湘赣红军离开苏区后,当地的军事上失败,党的活动困难,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时期,刘培善始终没有失掉党的组织关系,坚持该区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革命据点和阵地,这都说明他的历史清白和对党的忠心。他在工作中表现政治坚定,坚决勇敢,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在整风中有深刻的反省和长足的进步,又都表现了他是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干部。”期间,刘培善与来自上海的知识分子干部左英结识相恋。一天,陈毅带领刘培善、段焕竞等10多位原坚持在湘赣边区斗争的新四军旅以上干部来到毛泽东的居住地枣园,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江淮鏖战

1946年5月,刘培善任新组建的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委员,谢祥军任纵队司令员。6月,刘培善兼任新四军苏北军区政治委员。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7月13日起,刘培善、谢祥军率部参加苏中战役,七战七捷。8月23日,国民党整编第25师师长黄百韬所部向邵伯进犯。邵伯是中共华中局驻地淮阴的南部门户,华中野战军指定由刘培善和谢祥军领导刚刚由地方武装升级成的第10纵队和第二军分区部队共6个团共同防御。刘培善、谢祥军率部予以沉重打击,创造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阵地防御战的范例。9月底,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向涟水、益林地区进犯,企图切断解放军淮海与苏中地区的联系。10月25日,刘培善率部在涟水城下及涟水大堤一线与国民党军展开反复争夺,国民党军在付出惨败后被迫退回两淮。

1947年1月下旬,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山东军区主力组成华东野战军,原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刘培善调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副政治委员,宋时轮任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决心发起泰(安)蒙(阴)战役,第10纵队担负歼灭泰安国民党守军的任务。宋时轮、刘培善率部经五昼夜行军到达泰安城东的祝阳一带。泰安守军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原系川军精锐,针对敌众我寡的情况,宋时轮、刘培善研究战法。4月22日晚,在第3纵队第8师协同下10纵向守敌发起总攻,拿下泰安城,活捉了第72师师长袁文泉。

此时,国民党调集重兵对我山东解放军实施重点进攻已有一个多月,华东野战军积极寻找战机,但是国民党军吸取了以往屡遭歼灭的教训,改变了战法。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调整部署,将兵力后撤于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国民党军误认为华东野战军攻势疲惫,遂命令三个兵团“跟踪追剿”。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求功心切,不等友邻兵团统一行动就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企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整编第74师依仗装备精良甚为张狂,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宋时轮、刘培善指挥第10纵队担负钳制莱芜国民党军第5军等部南援第74师的任务,他们利用野战工事顽强阻击,阻敌国民党军第5军于莱芜地区,为全歼整编第74师赢得了宝贵时间。国民党军第5军始终动弹不得,眼望着“自家兄弟”化为灰烬。

◆刘培善(中)

1948年6月,刘培善任第10纵队政治委员。接到进入到平汉铁路东上蔡以北地区进行布防的任务后,10纵立即行动。他们抗击胡琏兵团的疯狂进攻,协同兄弟部队保障了第3、第8纵队攻取开封。刘培善、宋时轮率部进至杞县西南地区,与第3、第8、两广纵队组成阻援兵团,阻断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阻止邱清泉兵团东援,保障突击集团在睢杞地区围歼区寿年兵团。10纵连续击退邱清泉兵团在飞机大炮支援下的轮番进攻。在桃林岗阻击战中,10纵83团更是发挥近战夜战特长,积累了平原地阻击国民党军在空军支援下坦克、炮兵、步兵联合进攻的经验,战后新华社播发了桃林岗阻击战胜利的消息。10纵从此赢得了“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美誉。

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为保障华东野战军主力围攻黄百韬兵团,刘培善、宋时轮等指挥第10纵队向临城、韩庄攻击。8日上午,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在贾汪等地宣布起义。刘培善、宋时轮立即指挥部队直逼徐州,切断了黄百韬兵团西退徐州的道路。他们在徐州以东侯集至大许家之间沿陇海路两侧组织防御,11天时间里阻击了敌人多次猛攻,使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在付出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后仍前进不足20余公里,眼睁睁地看着黄百韬兵团被最后歼灭。

徐东阻击战后,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刘培善、宋时轮又挥师转入配合中原野战军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战斗。11月27日,他们奉命向任桥集、固镇方向的国民党军李延年兵团实施追击。30日,国民党杜聿明集团开始撤离徐州,企图经萧县、永城南下蒙城,与黄维兵团靠拢。华东野战军以11个纵队又2个旅,展开了淮海战役中最大规模的阻击堵截作战。刘培善和宋时轮率第10纵队冒着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穷追猛堵。12月4日,占领百善集一带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在永城西南地区完全堵住了企图撤逃的杜聿明集团。

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的总攻作战。刘培善和宋时轮再次受命指挥由第3、第4、第10、渤海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组成东集团,向杜聿明东部主要防御地带发动主要突击。9日下午,杜聿明集团东侧防御阵地开始崩溃,10日凌晨2时,刘培善、宋时轮指挥第4、第10纵队攻下李弥兵团部所在地黄庄户。继而又率领第4、第3、第10纵队插入杜聿明、邱清泉之指挥中心陈官庄和陈庄。战至10日16时,全歼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邱清泉被击毙,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南下福建

1949年2月,刘培善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部主任。他与叶飞、韦国清等兵团领导一起,继续指挥兵团参加渡江、上海等战役。6月中旬,刘培善组织兵团政治部制定了《关于继续南进部队的指导》《关于南进工作指示》等文件,要求部队从思想上、组织上做好入闽准备,追击盘踞福建的国民党残军。7月2日,第10兵团所属第28、29、31军共13万余人,进军福建。23日,福州战役胜利结束。8月25日,福建军区成立,叶飞兼军区司令员,刘培善兼军区政治部主任。紧接着,叶飞、刘培善等率兵团主力分路、海两路南下,先后解放长泰、漳州等地,并对金(门)厦(门)敌军形成三面包围态势。10月17日,厦门岛全部解放。经第三野战军首长批准,第10兵团决定由第28军、29军两个团担负进攻金门岛的任务。第28军经过一周准备,24日夜搭乘近300条木船驶离大陆。25日凌晨部队登临金门岛,但遭到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守岛部队的围攻,敌机不时轰炸。恰逢落潮,所有船只搁浅无法返航,原本返回接运第二梯队的计划落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登岛指战员血战至28日下午,弹尽粮绝,大部牺牲。攻击金门的战斗失利,成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10月29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关于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的通报》,对牺牲的指战员表示痛惜并分析了失利原因。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刘培善深入部队,一边安抚部队情绪,一边组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等形势的发展,上级取消了再次进攻金门的计划,部队转入清剿福建境内匪特的斗争。到1953年底,基本根除了匪患。1955年5月,刘培善任福建军区第二政治委员。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命令,福建军区、江西军区等部队合并组建福州军区兼福建省军区,福州军区领导指挥福建、江西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10月,刘培善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领导军区部队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上,并组织部队大力支援地方生产。他对前线情况了如指掌,福建的大小岛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49年8月,三野10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左起)、政治委员韦国清、司令员叶飞、司令部副参谋长陈铁君、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陈超寰在福州。

1958年8月,毛泽东亲自点将,叶飞以福建前线陆海空三军总指挥的身份指挥炮击金门作战。叶飞立即与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刘培善等商议备战落实。2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炮击金门的决定,21日,叶飞前往北戴河汇报作战准备情况。福建前线的炮击金门作战,则由刘培善和张翼翔负责指挥。23日17时30分,前线各部队数百门大炮同时开火,毙伤国民党中将以下官兵600余人。24日又进行第二次联合打击,金门岛国民党军的工事、船只均遭到严重破坏。至1959年1月7日,福建前线部队进行了多次大中小规模的炮击、空战和海战等。11月,刘培善任福州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他领导部队保持高度警惕,认真执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反对国民党窜扰搅乱斗争的胜利。

刘培善经常深入连队,发现对实际工作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连队事例,进而在福州军区部队宣传推广。奉命由中原地区入闽作战的某师第6连,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先进连队。万里徒步行军中无一人掉队,就餐时桌上桌下无一粒米粒。刘培善特地安排第6连为驻闽部队进行汇报表演,该连后来也成为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

◆1951年,福建军区副政委刘培善(左)、司令员叶飞(右)陪同陈毅视察福建部队。

刘培善呕心沥血抓部队思想建设,每年都要到离国民党占据的二担岛仅三公里的青屿岛上视察。1962年,他冒着国民党军反攻的危险,深入青屿岛检查战备。一上岛,刘培善就向全连指战员鞠了三个躬,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为祖国站岗,辛苦了,我代表军区党委向大家致敬!”使全连官兵深受鼓舞。1964年7月,驻守青屿岛的某部4连指战员,将喂养的一对白鹅下的10只鹅蛋,派人送给了刘培善。刘培善感激指战员们的深情厚谊,但一个也没留下,全都送到了军区食堂。4连官兵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工作出色,军区党委为该连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海岛红旗”的光荣称号。1966年5月,刘培善带领军区宣传、新闻部门工作人员踏上该岛,写出由他署名的长篇调查报告《关于青屿四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经验》,并登载于《解放军报》。1965年1月,刘培善任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刘培善对人真诚热情,他坚持学习,办事讲求实效,对子女管束严格,深受官兵群众爱戴。

责编:吴名慧

来源:党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