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读史丨曾国藩:养成读书好习惯,一辈子不寂寞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5-01 08:51:07

曾国藩:养成读书好习惯,一辈子不寂寞

作者丨刘绪义

自从孔子、孟子开始劝学算起,二千多年来,多少名人伟人、帝王将相都在劝学,有的还是赤裸裸地“诱惑”我们:书中三有(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直到今天,仍然在殷殷劝学: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长成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为什么呢?因为国中不读书者还是大有人在。

有些人为何不爱读书?不外乎三个因素:第一,不明白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第二,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第三,没有养成读书的好方法。晚清名臣曾国藩以自身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01

打破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等号

不爱读书,首要的原因是观念问题。千百年来,因为科举深入人心,很多人将读书与考试紧紧联系起来,读书如果不能考中科举,那读书有什么用呢?直到今天,这一观念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果读书不能考上好大学,那读书何用?

二者并没有区别,古人读书科举的目的是为了做官,现代人读书目的是为了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假如北大毕业回老家杀猪,人们还相信读书有用吗?换言之,读书的功利性直接误导人们千百年。

曾国藩却不管是在为京官期间,还是在十年征衣期间,都读书不倦。按常人的观念,他三十八岁就当到了副#部#长,还有必要再读书吗?曾国藩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他有四句诗: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一句“读书不求官”,就打破了千百年来读书是为了做官,为了稻梁谋,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传统,将读书与修身、贡献于社会联系起来。

仔细想想,假如没有考试就不用读书吗?然而,在很多人看来,确是如此。曾国藩为了帮助子弟们去除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提出“读书养生法”:

“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就是要通过读书来“养我浩然之气”。一个人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自然身体康泰,这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养生经验。

古话说,人活一口气,气是滋润身体的命脉。人的气势不盛,可用读书补气。曾国藩相信,人的气质本由天生,唯读书可改变;人的性格有缺陷,可用读书弥补。因此,曾国藩重视以书养生,以学养气,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审美品位,改变、滋养人体充沛气血的根本途径。

他引用南宋胡仔主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的话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世人传说杜诗能治病,其实,杜诗本身并不能治病,而是其中的辞意能让读者愉悦,不自觉地去除了人郁积之邪气,达到了治病的功效。长于相术的曾国藩则说:“书味深者其面自润。”即是说明书能养生、书能陶情的道理,偶然读一本书当然不能改变什么,但长期浸润于书中,以书为友,水滴石穿,这样的人必然面透娴静豁达之气,怡然快乐之色。

02

养成日积月累的读书好习惯

如果说,读书无用是第一个错误的观念,那么,没有时间读书则是第二个错误。

曾国藩出任湘军统帅,十余年间处于惊涛骇浪之中,但是,他依然每天抽时间来读书。他自言“无一日不读书”,是一个读书到死、终生学习的典范。

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三十页。大约读经读十页,读史读十页,读诗文杂记十页。他并不贪多,认为读书就在于“日积月累”:“不以今天耽搁而明天补做,不因明天有事而今天预做。”他就是怕子弟们坚持不下来,怕他们找不读书的借口。“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

他对儿子们说,读书要懂得“知本好古,不逐流俗”。读书不能跟潮流走。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子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有志,就有了目标,不会散漫放任自己,不甘居下流;有识,就知道选什么书读,知道学问是无尽的,不敢自满,不敢止步;有恒,就能忍受读书之寂寞,就能坚持。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读书时做到日积月累,坚持不懈。

这对……毛#泽#东启发很大,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在致湘生的信中,谈到读书治学之法:

“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质之吾兄,以为何如?前者已矣,今日为始。昔吾好独立蹊径,今乃知其非。学校分数奖励之虚荣,尤所鄙弃。今乃知其不是。尝见曾文正公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做文章;做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吾今日舍治科学,求分数,尚有何事?别人或谓退化,吾自谓进化也。”

现代人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吗?其实,不管是谁,再苦再忙再累,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看书,谁都可以做到。半个小时大概平均可以读三十页书,一个月下来,就是900页书,打个折,算它二本书,一年下来也有二十四本书。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曾国藩说:养成读书好习惯,一辈子不寂寞。那些认为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就是没有养成日积月累的读书好习惯。

03

养成虚心涵泳的读书好方法

有些人平时爱读书,但总感觉没有什么进步或者收获,慢慢地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确实,读书是要讲求方法的,曾国藩认为,不能够死读书。

有一次,曾纪泽告诉父亲,自己读书没有心得。曾国藩回信告诉他,读书没有心得,是没有做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之故。

这八个字本出朱熹的读书法。

什么是切己体察?切己体察是指读书要与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切体悟相联系,或者说要通过自己切身生活来体察悟解书中的内容。曾国藩以自己读《孟子·离娄》首章的体会为例来说明:“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

孟子是说,如果在上者不以道为准则,在下者便无法可守。这样,便会造成朝廷不讲道义,大臣不讲诚信,君子冒犯道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要存在,只能靠运气了。但曾国藩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他做了京官以后才明白。

他进一步解释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都是我份内应做的事情。如果读书不能落实到自己身上,认为这三项与自己毫不相干,那么,读书还有什么用处?尽管能写文章、能作诗,卖弄自己的博学高雅,也只能算得上一个认得字的放猪奴,怎么算得上是深明大义的有用人才呢?如果认为深明德行、造福于民是份外的事,那么,即使能写文章、作诗词,却丝毫不懂得修身养性、治理国家的道理,朝廷用这样的人做官,与用放猪奴做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就是说,读书时,要将书中的道理与自身的志趣、行为结合起来,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应该怎么做,我是怎么做的?如此等等,才会产生心得或疑义。这就叫“切己体察”。

那么,什么是“虚心涵泳”呢?

曾国藩认为,读书一定要做谦虚,要有一种空杯心态。假如你认为书中道理都懂了,那么再好的书你也读不进去;或者说书中的知识对我没什么用,那么,再有趣的文字你也看不下去。

曾国藩说:“为学之道,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只有在堂上的人才能评判堂下之人的曲直是非,只有学问远远超过了古人,才可以讥评古人,品评古人之高下。现在讲理学的人,动不动就喜欢贬评汉唐时的儒家,并位置其高下。讲汉学的人,又喜欢贬评宋儒的高下。这都是狂妄而又不自量力的陋习。就好比文理未通的童生,让他去阅评乡试的考卷,他所确定的高下次序,怎么会恰当呢?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对古人的书籍,逐一虚心涵泳,而不去妄加评论,这样做才是恰当的。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不要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读书用功,要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才有进步。

涵泳二字,源于大儒陆九渊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在写给儿子纪泽的信中,曾国藩对涵泳二字作了亲切生动的解释: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这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涵,就如给花浇水,给稻灌溉,水不能过多过小,浇多了水,花或稻会涝死;过小了,泥都湿不透。适中则叫做涵养。

泳,就是如鱼游水,活泼从容。会读书的人,视书如水,读书就好比自己在水中游泳一样,识得水性,读懂书味,自然快乐。

读书读到难懂的地方,不要希望一下子就把它弄懂;有一个字记不下来,也不要苦苦强求记下来。只要“从容涵泳”,今天看几篇,明天看几篇,时间一久,自然就有好处。对于已经看过的地方,要作上记号,略批几个字,否则时间一久就会忘了自己已经看过。

这八个字,经曾国藩一解释,格外亲切形象。他就希望儿子养成这样的读书好习惯,就会进入书中的境界,有古人为伴,懂得书中三味,自然不寂寞。 

(刊《天津日报》2018年4月23日,有修改)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