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味
作者丨刘绪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早些年,我看过一本书,书名叫《十七岁不哭》,里面有一首这样的顺口溜: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等明年。
听完这首顺口溜,大家都会心一笑。陶行知先生曾写诗列举了春天不是读书天的11条理由。他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春天!春天!春天!什么天?不是读书天!
那么,依我说,夏天也不是读书天。康熙年间有一进士叫顾栋高,深通经学,在他掌教淮阳时,夏日里把房门关得严严实实,躲在家里读书。因天气实在太热,索性将衣服尽数脱去,寸丝不挂,手执一卷,高读不辍。正巧有朋友前来叩访,从门缝里看到这番“裸读”景象,不觉出声大笑。顾进士这才慌忙穿衣,出门迎客。夏日读书毕竟是件苦事,汗流浃背,衣衫尽湿,想来也不是什么好滋味。夏天里应该去海滨,去冲浪,光着身子,迎着海风,半睡半醒。
秋天也不是读书天。秋天来的时候,在这个让枫叶染红万山的季节,心里便容易滋生一种悲秋。这样的状态下读书,读出的只有苦味。
自然,冬天更不是读书天。在古人雅士看来却是把酒夜读的好时节,“红袖添香夜读书”“雪夜闭门读禁书”,这些读书美事就是凭借奇趣传世的。林语堂曾言:“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菇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雪能助兴,如果某晚下雪,躲在被窝,枕着悉悉窣窣的下雪声,读着唐诗宋词,不言而喻,那是最浪漫不过的事。然而,在我们柔情似水的南方,下雪的日子太少,围炉夜读不能仿效;坐在按揭款买来的房子里,想想下个月的按揭款都还没有着落,哪有心情把酒夜读?人是雅了,心却雅不起来。
然而,在另一个人群里,却流传着另外一首顺口溜:出门打工实在苦,挣钱做饭洗衣服,如果将来回家去,定叫孩子多读书!
这首顺口溜,道尽了出门打工的辛酸。于是便将希望寄予我们的孩子。但我们的孩子又能否体会到父辈的用心呢?他们会怎么认为呢?
在我们的孩子当中,同样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他们说:我本不是读书才,爸爸妈妈逼我来。考试题目深如海,鸡蛋鸭蛋滚滚来。
仔细回味这些顺口溜,笑过之余,一份沉重感便袭上心来:
读书为什么会觉得苦呢?是耽误了娱乐的时间,不想读书。追求耳目感官之乐,是人的本能,而人一旦习惯于本能的快乐,自然品尝不到读书的滋味。是忙碌于应酬的事务,人情世故比起书本上的东西来更实际,更有用。人一旦陷入这样一种误区,自然感觉不到读书的兴味。是偏重于读书的功利,认为读书就应立竿见影,立马就要能转化为财富。而一旦读了书而感觉不到实际效用,自然就品味不到读书的趣味。
习近平说得好,读书其实起到的便是一种“蓄电池效应”。希望一次充电,终生受用,这样的好事是永远不会发生的。
以我的读书经验来看,读书自有三味。第一味便是苦味,中医说,苦能补心。是人的心理成长不可缺少的元素。读书便是补心。读书还是人生的一种旅程,能见识人生的各种风景。 第二味是苦中有兴。书读多了,逐渐能够忍受苦味,心灵就在逐渐成长,就有了超脱这种苦的欲望,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兴味了。超越了这种苦,就能成为强者。第三味才是苦中有乐。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味便会时时涌上心来。这表明心志已经炼成,古圣今贤尽在眼前,书里书外出入自如。还有哪种境界能胜过它?
从读书苦到读书乐,这本身就是人的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责编:吴名慧
来源:湖南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