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创作实践丨一个老音乐工作者想闯入音乐剧的音乐创作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4-30 09:02:09

一个老音乐工作者想闯入音乐剧的音乐创作

作者丨欧阳觉文

(图片来自网络)

还是去年下半年,易介南先生几易其稿,写出了一个名为《乡里月亮城里圆》的剧本,封面注明为花鼓音乐剧。近年来,我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创作,可以互为补充。当时约定由我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作曲者何益民、杨向东共同作曲。花鼓戏音乐我写过一百多出,但花鼓音乐剧是什麽样子?谁也没有尝试过。我与二位商量,我胡乱写一稿,再与他们共同修改和创作。首先拿了幕前合唱曲就颇费脑经筋,我写了八种样式,是花鼓的曲调,节奏有些流行特点,见人就征求意见,潇湘电影集团的名导演夏儒今肯定了用[乡里妹子进城来]曲调编写的一首,认为曲调名与剧本的内容很贴切。我以此类推,完成了第一稿的音乐创作。它的特点是每一段能听出来自哪一个花鼓曲调,但歌化了,节奏是流行音乐的。

一个影视明星为电影《张思德之歌》的湖南首演式来到母校,这个出自花鼓的吴军,对剧本很感兴趣,并建议写成纯粹的音乐剧。院方很欣赏,同时诱发了剧作者的创作冲动,将剧本进行了剪裁和重新结构。我也认为花鼓音乐剧会是一个不论不类的、尴尬的作品,曾记得有一台黄梅戏音乐剧,进北京时也取消了音乐剧三个字。

音乐剧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它有过辉煌,也经历过惨淡。侠义地坚持音乐剧要服从一套格式,也是不明智的,滑嵇剧、歌舞剧、讽刺剧、轻歌剧、音乐喜剧、音乐戏剧、音乐剧、音乐小品、摇滚音乐剧、流行音乐剧都可并肩存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停滞不前。我也看过音乐剧《猫》、《悲惨世界》、《音乐之声》、《歌剧院幽灵》。我也尝试写过几个十多分钟的音乐剧,在行业演出中也讨得那些领导和群众的喜欢。今年春节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了对音乐剧《乡里月亮城里圆》的创作,并反复观看了《四毛英雄传》和《五姑娘》的影碟。但还是心中无底,这个音乐剧要搞成什么样式?没有导演的总体把握,打电话给吴军,他在杭州,就要上场演出了,以后再说。我相当无奈,只能闭门造车了。我回忆上海音乐学院刘如曾及连波老师(作曲家也是戏曲音乐家)给我讲的话,要搞出有自己特点的东西,才是你真正的创作。只有花鼓才是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我仍然用湖南的音调,来结构这个音乐剧,如是,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第二稿音乐,交到了院长手里。

后来,学院请来了一位导演,即原艺校湘剧科毕业的李雄辉先生,他在长沙市湘剧院工作了几年,酷爱舞蹈,在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毕业后,去美国两年,日本工作了两年,演过《美女与野兽》的男主角,归国后在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班任教。根据他对该音乐剧的阐述,应该是一个流行音乐剧。我觉得我写的第二稿还是一个民族歌剧,偶尔有一些新潮之处,但与流行音乐剧相距甚远,如此我有了一趟北京之行。住在导演家里半个月,加班加点,将他所藏几十本音乐剧影碟全部看完。还特意花了近千元买了1G容量的MP3,录了二十多小时的音乐剧音乐。

这些天,使我真正走入了音乐剧那个灿烂辉煌的天地,从那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中,不难读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星球最受关注的一系列重大命题——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等。这些有关人的主题,无不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更为重要的是,音乐剧对于这些主题的表现,从来都有一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相伴随,从来都有一种幽默情怀、潇洒心态运化其间,从来都充溢着一股热烈的青春气息和活泼的生命活力。音乐剧的这些艺术特质,使它就像一个充满朝气、正直无私、极具人格魅力的年轻人来到我们中间大声说笑,他的风风火火、无拘无束,他的幽默话语、乐观风度,他的开放胸怀、潇洒仪态,强烈地感染着、激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不知不觉中被他征服。

我非常喜欢法国版的《摩西》,它那种古埃及的音调令人神往,舞蹈生动,场面宏大,演唱优美而富于激情,加之多媒体的应用,把我一下就征服了。对比了一下美国版的《摩西》,那种沉长的唱,加上唱与舞分离,似乎它还是一部交响乐伴奏的歌剧。我还喜欢《钟楼怪人》及美国版的《芝加哥》及《平步青云》等等。

导演还带我去看了北京歌舞剧院,由他十天训练出来的音乐剧舞蹈,很使我激动。还带我去了一个音乐制作棚,见了青年作曲家戴劲松,他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曾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班,后又出来变成独立的音乐制作人。我们谈了许多音乐剧的问题,还听了他作曲的音乐剧及其他作品。

这时我的思想确实有了改变,音乐剧有唱有舞有道白。从构成来说,它像戏曲,如果用戏曲的眼光来看,它完全是一个我们并不熟知的剧种。它的舞蹈有着自己特殊的语汇,它的音乐也有着特殊的音乐语言,就连唱法也不同于美声和通俗,有着音乐剧的唱法。

回长沙后,我以自己的理解写了第三稿。我的干劲可以,但并不自信。这是一个流行音乐剧,当然就有流行和爵士的东西。虽然许多年来,每晚必听和平日大部分时间听的是流行音乐,但开始是抵触,慢慢地才顺耳,逐渐才开始喜欢,才感动,才知道复杂而丰富,大有东西可学,这个时间太长了,这是一个漫长的洗脑过程。动笔写还有一个过程,一个老人要写流行歌曲谈何容易?那一脑袋正统的、传统的音乐经常在反击,有时也写过一些,总不如年轻人那么地道。所以,我的第三稿虽有成功之处,但有许多缺憾,加之导演远在北京,无法交流,舞蹈音乐也不知道结构、情绪、长度,只有请年轻作曲家戴劲松先生出马了。

他在北京制作音乐,保留了我写的一些唱段,也保留了用湘西苗族《叭固腔》演变出来的音乐主题贯串全剧,也没有丢掉一些趣味性的处理。他用年轻人犀利的眼光来处理这个戏,用了许多流行、爵士的节奏,用音乐色彩的变化来描写剧中人物和场景,并有不少新的构想,打斗场面的快速节奏就如湘西《打溜子》双镲快击,使全剧青春、明快、现代,富有感染力。如此就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同一个月亮》。

音乐剧总代表一种时代精神。农民工用血汗抬起一座座巍峨的大厦,绘出雄伟斑斓的高架桥,遍布大街小巷的农民工,家里的褓姆也是农民工,他们默默地为城市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同一个月亮》以呕歌的笔调反映农民工的部分生活。

我们看到美国音乐剧在百年历史中一步步地从低级的娱乐走到高级的艺术,从令人发晕的愚蠢戏剧到宣泄情感的悲剧,我们看见它展现在最明亮的灯光下,像一件华贵的珠宝一样闪闪发光。它描绘了美国人的梦想、希望、快乐和痛苦,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音乐剧就是美国的声音。

在我们国家,经过艺术家门十几年的艰苦探索,目前正呈方兴未艾、日益强盛之势。所以我这个老头子也跌跌撞撞地往这里面钻。当中国观众听腻了流行歌、关闭枯燥的电视之后萌发出走进剧场看音乐剧的冲动,去领略音乐剧那独特的魅力,我们这些一直搞舞台艺术的人会有多么激动。现时,歌剧界、话剧界、舞蹈界、影视界、戏曲界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希冀从中探寻自身的生存发展之路。《同一个月亮》同样也是探索队伍中的一员。还是用一美国音乐剧的剧名来结束此篇:音乐剧,我《为你疯狂》。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