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谢璞:兰蕙清香 ——《重返家园》序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3-26 10:37:45

兰蕙清香

——《重返家园》序

作者丨谢璞

假如一个写诗的人,没有善感之心,他的作品能有艺术的灵气吗?能给人以明月清风的美感吗?自然是没有的。不言回头诵读的诗,或欣赏一遍即能给读者以新颖感的诗,往往是有生命力的佳作。它们具有“这一个”诗人特有的美质,仿佛可以窥见“这一个”诗人透明的心灵殿堂,而不是那种貌似怪奇实属复制仿造品——只有躯壳而没有自己喜怒哀乐激流之浪花的死水无澜劣作。

艺术的王国,没有志趣没有创新才能的“滕文公”们是不会有一席之地的。只有那些以真实爱憎之火来“煮”诗的人,才属这个王国的佳林茂卉。诗言志,倘若无情乏感,又何志可言?刘勰讲得巧:“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神与物游。”我细读了陈惠芳的诗集《重返家园》,觉得他是一位有艺术个性的青年诗人,他有透明真实的爱憎,从他笔尖流淌出来的墨汁,有兰蕙之清香,淡淡的,叫人赏心悦目,却没有故作惊人之状的喧哗矜持。其中好些诗篇,容易叫我想到陈惠芳的心胸里,拥抱着绿洲、田野、溪流和森林。他眷恋乡土到了非倾吐放歌不可的程度,于是他赢得了不少读者,并想到他当选为湖南省青年诗人协会主席也是很自然的了。海涅承认自己的“心胸是德国情感的文库”,可不可以说。这一本诗集是陈惠芳酷爱乡土的“情书”呢?

生活中由于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嗓音,常弄得生活不得安宁,谁还喜欢在那些假而空的“文章”上去浪费时间?人们喜欢阳光一般的真理,喜欢明月清风一般的真善,哪怕它们还像水葱一样稚嫩,也毕竟是闪耀艺术灵气的可爱文字。我读到《乡里妹子与花篮》,陈惠芳把“小竹篮”写得多天真!再长大几岁,他在《接龙舞》这首诗里,又那样欢乐地赞美苗民“沉默一年”的“喉咙”和“灵魂”“喊一次”、“舞一回”便鲜活了的襟怀;同时,又在《窑工》里描写锄头与煤层忙于“对话”,它“没有时间生锈”。这些丰富的想象,决不可能出自对乡村生活冷漠的人的嘴,更不可能出自对劳动人民悲欢麻木不仁的绅士的心底。所以,我沿他“编年”梯看过去,觉得他会有出息,直到我读了他1988——1989年写的《大瀑布》、《稻草人》等,便越发觉人生的阅历锻炼了诗人,不少的诗有沉甸甸的感觉,有多变的表现才能,也有善与真之美的呼唤。可以看得出诗人毕竟是诗人,而不是饱食终日游戏人生的“文匠”故作艰深的蜡制品。陈惠芳表现的是一种富有人类智慧的美,一种燃烧的情感,能给予读者审美的满足。随着年华的增长,相信他会有更瑰丽的乡土诗与广大读者见面的。

但愿《重返家园》如一片鲜活的兰蕙开放在许多热爱乡土的人们心的原野,给大家的生活,添一分绿,生一分沁人的馨香。

1990年三伏·长沙

(诗集《重返家园》,陈惠芳著,1990年10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责编:吴名慧

来源:诗集《重返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