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西部之西丨洪武平柴达木文艺事十六则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2-26 18:42:00

洪武平柴达木文艺事十六则

作者丨甘建华

(洪武平先生近照)

一、洪武平

洪武平,生于1935年6月25日,浙江温州市人。1954年5月首批进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484人之一,1959年调入《青海石油报》任编辑、记者兼美编。他并非美术科班出身,只是从小跟随大哥洪水平学习绘画,后来自学成才,经常在《青海日报》《青海文艺》发表作品。他以柴达木油田为题材的画作并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却不小,油画《女勘探队员》、版画《戈壁深处》等先后参加全省美展并获奖。1972年创作《红灯照油城》,以当时来油田演出的青海省京剧团《红灯记》版本为原型,绘制李玉和、李铁梅和一名石油工人战斗在一起的水粉画,让人觉得特别搞笑。1975年上半年,青海省总工会组织全省各企业的业余画家汇集西宁办展览,他与版画家苗罡合作,由他起稿、造型,苗罡刻印,一套四张木刻《阶级的眼睛》《大地的脉搏》《战斗的长城》《戈壁南泥湾》,表现对象都是冷湖五号的石油工人,分别是夜幕下炼油厂门前站岗的女民兵、油矿采油队正在弯腰测试仪表的女青工、下班提着管钳路过长栏的几个修井工,以及开赴马海农场参加麦收的石油工人群像。2014年9月18日,洪公在电话中对我说:“我没有办法回避那个时代,作为个人的我是渺小的,我只能听命于那个时代。我这些画作虽然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和先天的缺陷,但是我毕竟付出了全部的真诚和努力,因而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二、朱乃正

朱乃正(1935-2013),浙江海盐人,平生喜欢交游,人脉极广,青海高原许多人家藏有其字画,我曾在《西宁晚报》总编辑林锡纯家见过好几幅珍品。他与《青海石油报》美编洪武平颇为相知,洪一直对他心存感念之情。1975年,洪在西宁参与全省美展创作活动期间,朱曾耗费三天时间十来个小时,在画家林一鹤家中,为洪画了一幅100×50cm的肖像油画,现在悬挂在扬州洪武平卧室东壁。朱乃正平时所画都是小尺寸,似这样大的作品极少见,将之发上微信求估价,当在七八位数之间。此外,朱乃正还给了洪武平几幅书法作品,成为洪家的传家宝。洪武平写有一篇《藏区风情》,记述朱乃正讲述藏区那些秘不外传的奇闻,包括极其可怖的天葬过程,让人对三江源顿兴化外之叹,怪不得他的原生态油画有一种寻常难觅的美学价值。

(洪武平<油画> 100×50cm 朱乃正)

三、凌欧

凌欧,1931年生,江苏泰州人。解放初是上海一个区的团委干事,中央筹建石油工业部,从上海调入北京,任周文龙副部长的秘书,号称“石油部八大秘书”之一。1957年,才具出众的凌欧来到青海油田,先当苦力,后到冷湖五号水电厂行政科当干事、生活管理员,期间还被派往老基地水源一年多时间,独自一人在荒野仰望星空。那时人们不知道他是一个书法名家,真草篆隶无所不能无一不佳。1979年被召回北京,却甘愿放弃一切回到家乡,担任江苏油田党委宣传部长,成了洪武平的顶头上司,共同创办《江苏石油报》。2009年,“江苏油田第一书法家”因冠心病谢世,洪武平挥泪写下《师友凌欧》。

四、口无遮拦

据说洪武平是《青海石油报》自创办至今最好的美编,平时口无遮拦敢想敢说敢做,并刻一枚“胸无城府,心有灵犀”的闲章自况。

五、北京拜师

1965年至1967年,石油工业部前后调集1200人,在北京举办大庆油田大会战展览,洪武平被抽调担任美工组副组长,专门从事美术设计和创作,在北京呆了近三年时间。石油很吃香,石油人到处受欢迎,他因此得到北京许多大画家的指点,其中有张振仕、阿老(老宪洪)、费声福、张汝济、林锴。中央美院院长吴作人不但教他绘画,还送给他一张水墨《熊猫图》,现在可值大价钱了。在北京的几年时间,等于上一次大学或者美术专修班,其绘画技艺因此大有长进。1975年10月调到江苏油田,先是在宣传部、工会等部门工作,《江苏石油报》创办时被委首任主编。退休以后,除了偶尔纪事作文,绘画几乎是他的全部生活内容。国画《铁人辈出》2012年获中组部老干部局主办的“银潮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采油女》(又名《春水》)2013年获扬州市“扬建杯”书画展绘画类特等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2015年获中石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这三幅画都是六尺整张,而且都已被收藏。

六、肖缠歧

青海石油管理局历史上迄今唯一的一本连环画《肖缠歧》,是洪武平、马文忠创作的,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封底定价0.13元,现在网上的价格是990元,上涨7600多倍!肖缠歧,1939年生于陕西蓝田县,1958年到柴达木油田参加工作,生前是1258钻井连连长(队长)。1970年7月23日凌晨,井上卡钻,他奋不顾身地抢救油井,结果被方钻杆上的一块方补心击倒,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肖缠岐<连环画四幅> 洪武平 马文忠)

七、军代表

1968年某月某日,青海石油管理局军代表刘松恒突然派人找到洪武平,带着他开车赶到五号油矿,叫他看一幅职工宿舍玻璃窗上贴着的毛主席红色剪纸像,用审视的目光问道:“你看这张画怎么样?”洪武平说:“这是根据中央美院教授罗工柳画的毛主席围着围巾素描像为基础创作的剪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刘松恒听完,如释重负地出了一口气,说:“你是内行,你这么一说,这画真的没问题?”洪武平点点头。一行人水波不兴地打道回府,此后无话。

八、沙家浜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全国大演八个样板戏,青海油田也组织庞大的剧组演《沙家浜》。有一天,戏正演到紧要处,新四军一行人正翻着筋斗进入刁德一府上后花园。而所谓围墙则是画家洪武平绘制的一块软布,造型十分逼真,两头以竹竿卷牢,有人躲在后面抓住绷紧,演员即使碰着也不碍事。孰料一个“新四军战士”愣头愣脑,一个筋斗不到位,直闯墙面,只听“嘭”地一声,连墙带人加上幕后两位绷竹竿的一齐倒地。观众看得真切,这幕后两位竟是反角“刁德一”和“黑田大佐”(两位这时没戏份,热心在后台帮忙)。说实话,这《沙家浜》纯属业余演出,与专业剧团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天的戏却引起了空前轰动,观众中有人大喊一声:“中了敌人奸计了!”全场哄堂大笑,为全国《沙家浜》演出所绝无仅有的“闹剧”。

九、湖朋沟友

江苏油田徐志宏为人诙谐,把当年在冷湖、花土沟工作过的人称为“湖朋沟友”。经常有人托他问候画家洪武平先生,打听他的近况。乙未春节,他在扬州发了两张洪先生的照片到微信,鲜衣华服,神采奕奕,我点赞“洪老好相貌”。徐志宏说:“洪老今年八十大寿,身板硬朗,即兴作画。凡我‘湖朋沟友’,报来尊姓大名,我让他为你赐画,扬州美术馆收藏索要银子五千,青海哥们一律分文不取。”

十、洪家书画

洪武平兄弟姊妹4人,家本乐清县太平巷洪宅四房。大哥洪水平,生于1925年,弱冠即上山投奔共产党打游击,解放后担任温州市人民政府首任秘书科长,1985年离休时享受市级干部待遇。喜好舞文弄墨,有各种文本12册付梓。擅书法,1947年5月即为《时事周报》书写报头。70年后的2017年,与老三洪武平以“兰草书屋”名义,印行《洪家书画》双辑,分别是《洪水平书法集》《洪武平画集》,同乡周献洲编。序末曰:“来到人间,兄弟一场。仰仗献洲,缀成一集。不敢传世,或能传家。论及品位,毁誉任之。博雅诸公,自有法眼。”

(《洪家书画》书影 2017年印行)

十一、尕斯湖畔

洪武平先生先后给我寄来3幅画,分别是新疆少女采摘葡萄、藏族女子背水、江南少女采莲图,皆形神兼备,妙不可言。我告诉他正在编辑《天边的尕斯库勒湖》同题散文选本,问他能否作一幅蒙古族女子放牧骆驼图,他说没有问题,很快寄来四尺斗方《尕斯湖畔》。盖因柴达木西部阿拉尔草地2万多平方公里,有岗茨、代尔森、莫河尔布拉格3个牧业村,59户牧民,291人,大都是蒙古族,只有少数几户维吾尔族,人均纯收入一直居青海省首位。又请他惠赐一幅给《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李欣玲。数日后,见她在微信上晒出一图:春日柳丝飘拂,一头水牛正啃着青草,旁有一个系着红肚兜的小女孩,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李欣玲说:“甚是欢喜此画,激动之余不禁惊叹,虽与洪老素未谋面,但他画出了我小时候的模样,流着口水酣睡,哈哈!真的是缘分,不信都不行。”

(尕斯湖畔<中国画> 68×68cm 洪武平)

十二、回头草

未读《回头草》之前,我只知道洪武平先生是一个画家,真的没有想到他能诗善文,而且写作水平比一般业余作家高出多矣。2014年11月,他与胞兄洪水平合作印行这部文集,盖因“旧时兄弟,以孟、仲、叔、季排行,大哥为孟,三弟为叔。此书为大哥、三弟笔记,是谓《孟叔杂记》。”“回头者,回眸前尘,记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绝无搀假。或发议论,想来在真理与谬误之间。”“草者,草草而就,信笔写来,半年成书。为萋萋芳草抑或荒荒杂草,未可知也。未经‘十年披阅’,不如曹雪芹远甚。”“俗话曰: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一次哥俩吃了回头草,该不该吃,是不是好马?诸公赏脸,读后自有公论。”看看这个序言,检视洪武平先生102则笔记,文字驯雅,古风犹存,陡然想起关羽对华佗说的那句话:“吾岂比世间俗子乎?”

十三、薛纪元

薛纪元1966年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1971年至1980年任党委书记,后调西安石油学院任党委副书记。洪武平曾和他住同一走廊,《回头草》载有其一则笔记。话说薛家门口搁有两口咸菜缸子,里面腌着黄瓜。那时官兵一致,生活简陋,食品粗糙,薛家常腌黄瓜就饭。儿子小黑吃烦了,父亲开导他:“多吃黄瓜能长白。”小黑顶嘴说:“你吃恁多黄瓜,咋不见你长白?”薛父从陕西老家奔柴达木来看儿孙,薛家吃喝拉撒睡只有一间房,老爹无处安置,便在屋横头用土坯砌出简陋的一小间让其歇息。但就这么一间“房子”,也有人批评“书记搞特殊化”,只好拆掉,老爹立马走人了事。

十四、哈萨克女孩

洪武平《回头草》中载:原本属于青海冷湖境内的苏干湖地区,先借后划给了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近邻来往颇多。哈萨克同胞到油田医院就诊,一般都会受到很好的照顾。也曾有油田职工收养哈萨克小孩,其中一位女孩现在上海,平面设计本科毕业,摩登异常,带彩色眼瞳,窈窕婀娜,回头率百分百。

十五、报庆

青海石油报社人才辈出,光是在中石油企业报园地就播撒了不少种子。第一任社长傅广诚后来是大庆《战报》创办者,赵光裕担任《辽河石油报》社长,徐勤是《大庆石油报》主编,洪武平1983年创办《江苏石油报》并任主编,郑崇德1987年调任《中国石油报》总编室主任,后来担任副总编辑。2009年5月,《青海石油报》创刊50周年,在敦煌搞了一个纪念活动,洪武平年逾古稀未能与会,画了一幅斗方《在那遥远的地方》寄赠,款署:“盈巅霜雪忆华年,历历非梦亦非烟。戈壁长风荡稚气,边陲浩歌润心田。版面编排石油魄,文章铺设瀚海天。五十岁月倏尔逝,逐浪喜见后推前。”

十六、新疆风情图

甲午仲秋,年届八秩的洪武平前辈,从江苏扬州寄赠我一幅中国画斗方《新疆风情图》。一位穿着长裙、头戴花帽、光着脚丫的维吾尔族少女,右手从颈后反绕到左肩,左手回腕向上,共同托举一篮刚刚采摘的葡萄。旁边的葡萄藤上悬挂着累累果实,呈现出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画面墨色淋漓,气韵生动,人物造型精准,题款钤印得当。款识:“拜读大作(《冷湖那个地方》),感慨万千,柴达木盆地和《青海石油报》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

(春水<中国画>  113×68cm 洪武平)

责编:吴名慧

来源:甘建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