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评论丨林乐伦:铤而走险 绝处逢生——评金农“漆书”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1-03 10:34:34

铤而走险 绝处逢生

——评金农“漆书”及其创新意识

初看金农的“漆书”,无不给人一种目瞪口呆的突兀感。尤其是他的楷书,给人产生的第一个联想便是——美术字。笨拙的线条,呆板的结体,漆黑的墨色……这也是书法吗?

然而,细细品味之后,我们又不得不对这呆头呆脑的字而刮目相看了。“漆书”无疑具有美术字的倾向,外观容易给人一种装饰性的假象,可是在这假象的掩盖下,却潜伏着一种强烈的,不易被人发现的书法特有的装饰心理——“大巧若拙”的美学意识。“漆书”与美术字相距仅一步之遥,跨过这一步,其后果不堪设想。可是,金农却很熟练地驾驭了这头偏激的“野马”。他深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用哲学术语来说,他把握了艺术创作的“度”。

笔者在研究“漆书”创作发展轨迹时,无不为金冬心在艺术上的冒险精神捏把汗,最后又不得不为他那种泰然自若、化险为夷的大将风度所折服。不愧是金农!

他为何选择这条惊险的创作之路?怎样评价其“漆书”的美学特征呢?金农·隶书这确是一个难度很大,却又不能回避的课题。笔者由于手头资料有限,无能对这些课题做深入研究,本文有关内容,仅是涉及而已,谨此说明。

冬心先生的创作道路与他所处的社会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一个不合时流,影响很大的艺术流派。他们的书画对清初正统的“院画”和“馆阁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他们别开蹊径,以截然不同风貌的书体崛起于书坛,在我国书史上留下了新的一页。在这个群体中,书法功底最深、变革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当首推金农。与金农同时的郑板桥所创造的“六分半书”,虽在后世留下了较大的影响,但笔者以为,“六分半书”除了从创新意识方面能给人某种启示外,其实践可以说是不成功的。

从艺术方面来说,金冬心是幸运的。而从人生方面来说,却一生坎坷,怀才不遇,晚年竟遁入佛门,客居扬州西方寺,鬻书作画为生。贫困潦倒,是金冬心晚年写照,也许正是贫困生活培养了他的反叛意识。在人生方面,他绝意仕途,好游历,广交友,踪迹遍南北,自称“四十年之中,渡扬子,过淮阴,历齐、鲁、燕、赵,而观帝京,自帝京趋嵩洛,之晋,金农·隶书之秦,之粤,之闽,达彭蠡,遂鄂渚,讯衡湘,漓江间”。几乎半生游历在外,四海为家,大自然的熏陶,使他涤尽人间俗气。

金农不仅好广游,且精鉴赏,好收藏。一生收藏甚富,自称“百二砚田富翁”,所收金石文字亦逾千卷。精于鉴赏,决定了他在书法继承与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取舍能力,这种取舍能力,对于他的书法创新是尤其重要的。加之嗜好金石,于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古拙朴厚的美学情趣。除上述外,金农精绘画,工诗词,博才多学,对佛教亦颇有心得。其画古幻奇逸,其诗清新自然,不沾习俗,著有《冬心先生》四集传世。由于他的博学多才,为他后来的书法变新提供了大量的精神原料和厚实的创作基础。

金农“漆书”的成功是有其必然的。一是他那不慕仕途,甘于淡泊的人生观;二是在艺术上不落时俗的反叛精神;三是博学多才和他那富有艺术修养和敏锐的艺术眼光。他深知历代书家如林,流派纷呈。不同类型的风格均被前人染指,要在这一夹缝中求得出处,像米芾那样的小变,没有意思!不变则已,一变惊人!于是,凭借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家的偏激,终于变出了惊世骇俗的“漆书”。

为什么不把金农的书体叫“金体”而称之为“漆书”呢?这个“漆”字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用笔横粗竖细,直来直去,像是漆刷刷出来的;二是金农喜用浓墨,写出来的字乌黑如漆。当然,这个“漆”字也仅仅是指出了金农的表象特征,而漆书真正的书法艺术内涵绝不是这么浅显的。单从运笔方面来说,不同的书法有不同的运笔方法。即使同一书体亦时常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运笔特征。绝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一个“横粗竖直”所能概括得了的。

金农的隶书,常见的便有两种:一种以圆笔为主,横竖笔画粗细均匀,得力于《华山庙碑》和郑谷口隶书的影响,该隶书线条飞动,深厚奇逸,具有近世出土汉简书法之自如轻松,真率自然的特征,抒情性强;另一种以方笔为主,行笔多用侧锋,横重竖轻,转折提按变化微妙,线条厚朴,金石味很浓。这类隶书比起前一种来,变革更彻底,在“漆书”中具有代表性。

金农的楷书,亦有两种不同的运笔方法:一种是笔画横粗而长,起笔类似《天发神谶碑》,其运动轨迹像刷扫过,疾涩痛快。看似粗笔的横线与轻巧空显的竖、撇等组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个似巧若拙似拙若巧的奇妙境界。另一类,线条粗细相等,运笔直来直去,化曲为直,撇捺几乎看不到弧度,笔画棱角分明,生硬得“不近人情”,简直令人接受不了。有时我想,书法的线条在这里大概是死了!整个字似乎不像是线条写成的,倒像是由一个个长短曲直不等的块面组成。是否几百年前的金农便懂得了现代抽象艺术中几何构图的表现手法。于是,我想金农的“漆书”应该具有超前的审美意义。

金农的用笔如上所述,其结体呢?简单概括起来,可以用这句话来说明,密茂生动,随字成形。所谓密茂生动,即密而不板,静中有动,拙中有巧,实中有虚。所谓随字成形,即字体放其长,任其短,不拘一格,任其自然。如前面所述的类似等线体的楷书,活就活在结体上。灵活的结体与呆笨的线条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又如隶书的结体,有上宽下窄,呈倒梯形的特征,给人带来一种“摇摇欲坠”的惊险效果。另外,隶书呈长方形结构,一反过去扁宽的格局,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横粗的运笔特征。在“漆书”的运笔和结体的辨证关系中,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线条决定结体。

以上只是笔者对金农及“漆书”从一些小角度进行了肤浅的研究,要想站在较高的美学角度去把握“漆书”的艺术内核,对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在目前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