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秦宏:方直骏发,冲淡之美——论刘永健作品风格之美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8-01-21 10:47:31

方直骏发,冲淡之美

——论刘永健水彩风景写生作品风格之美

作者丨秦宏

(刘永健作品《布拖人之二》 56×38cm 2015年)

初识刘永健先生,严谨之中带着一丝平和。俗话说:“画如其人”。刘永健先生是一个对艺术严谨、执着的艺术家。每次拜访他,工作室里大幅的水彩作品,精细耐看的细节描绘,人物神态的生动的传达都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会被他执着、认真的专研精神所感染。用徐悲鸿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是:“尽精微,致广大。”最早看到刘永健先生的太行山的小幅水彩画写生作品时,当时非常吃惊于他的独特表现方式。水彩画的特点是其水色的交融性,但从艺术表现力方面它不如油画和水粉。刘永健先生却在方寸之间将水彩的表现力推向极致。其实,我们留意一下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水彩画就不难发现,水彩画同样能够真实的再现自然。比如刘易斯的《闺房》、威廉·亨利·亨特的《鸟窝与苹果花》,那种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给人一种时间永恒和持久。

刘永健先生师从黄铁山老师和朱辉老师,他的水彩艺术既有对传统水彩艺术的沿承,也有一份对艺术的独特坚持。他始终保持对自然万物真挚的感受,细心地描绘家乡的一草一木。从其细腻的描绘中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热爱。他清纯的自然写实主义的画风在今天荒诞离奇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面前,显得如此的朴实和真切,由此也给他带来众多的殊荣和奖项。

(刘永健)

风格是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格调与气派,风格也是艺术多元化特征的标志之一。能否真正理解作品所特有的艺术美,能否对作品做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对艺术风格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法国布丰在其《风格论》一书中提出“风格即人”。艺术风格包含了艺术品的表象形态与深沉精神,也展示了艺术家的独特艺术个性。刘永健先生的水彩风景写生作品风格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之美,如果你留意一下刘永健先生的水彩风景写生就会发现,他的作品中非常注重结构线的穿插,不论是地平线、建筑的内外结构线,还是树丛的线条皴擦都非常讲究。比如他的惠安写生组画中有一幅描绘船的作品,他将一组大小不同的船高低错落地安排在画面的上方,将整个画幅推高,形成纪念碑式的构图形式,画面多了一份沧桑的历史感。著名水彩画家王肈民先生经常将人当作物来画,其实他关注的是物体之间结构关系。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刘永健先生在其画面中对结构线的关注,使其作品增添了一种秩序之美。“方直骏发”原来是形容书法中的隶书方有圆之象,“骏发”是一种骏健奋发之美。笔者用“方直骏发”之美来比喻刘永健先生画面的结构美,更多是从其坚实方正的结构中去体会骏健奋发的精神内涵。

其次是冲淡之美,其实这更多的是艺术家的境界之美。看刘永健先生将自然中的光影、云雾、烟霞、天空、江水、白墙作为抒情达意的对象,画面凝聚疏旷、动静相衬,变象达意。艺术家用笔轻重缓急、由浅入深、由湿到干,一气呵成。水色交织、流淌、渗透、从而形成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审美境界。刘永健写生风景中非常擅于把握画面整体氛围,近景真实突出,远景朦胧模糊,整个画面用水润的虚实拉开,意境恬静深远。冲淡即冲和,淡泊成为冲淡。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论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秽的厌烦和田园生活的热爱。陶渊明诗中的平常、素朴、直率,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冲淡是中国文人追求的境界,中国古人其所居所游,所饮所食,所观所赏,所衣所饰,多精妙绝伦,他们的生活是艺术化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皆可成为修心怡情之途径。天地浩大,人也渺小,正如《庄子·秋水》所说,人“在于天地之间也,犹小石木之在山也,人率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于万物也,不似豪未之在马体也?”时间的流逝,境遇之无常,眼前的一切不足以视为永恒可保,故此得之勿喜,失之勿悲,人生短暂,功名富贵无常,如镜花水月,过眼云烟。刘永健先生正是领悟艺术人生中的真谛,才能在他的作品中多一份平和冲淡,少一分喧哗与浮躁。笔者衷心地祝愿刘永健先生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期待他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3年7月12日写于湖南理工学院苦乐斋)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