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寓湘人物丨杨万里,永州之野的那把焚诗火
新湖南 • 专栏
2017-12-26 09:24:19

七月的一天,杨万里陡然抱出自己的千余篇诗稿,点燃了一团火,在火光中,他仿佛看见了什么。是永州的山水,柳宗元的翰墨,将杨万里的诗心机巧地一拨?像凤凰涅槃一般,他自断了从前追随的诗风。

寓湘人物丨杨万里,永州之野的那把焚诗火

奉荣梅丨文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满窗绿色,半屋阳光,一杯清茶,两本诗书。暮春周日,依窗展读《杨万里评传》和《杨万里诗集》,翻到《小池》这首家喻户晓的七绝。

这是杨万里淳熙二年(1175)夏,辞官闲居家乡时所写, 晴柔静穆的自然妙趣,与他宁静淡泊的心境相契合。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与《小池》一样妇孺皆知,那尖尖角的小荷和静立的蜻蜓,那接天的碧叶与映日的荷花,成了杨万里在宋诗中的品牌标示,早就印刻在学童时代的眸子里了。

在阅读被誉为“一代诗宗”的杨万里时,眼前总闪现出永州之野的那团火,那千首诗魂,三十年诗人灵魂的吟唱,就消散在800年前永州之野的烟尘里了。

(永州古城老宅。)

四月春深,从永州之野归来,烟雨中,思绪还沉浸在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唐朝山水里,盘桓于杨万里湘江晓月的宋诗中。

永州隋代以前称零陵,隋开皇九年(589)置永州府总管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两名,是中原通往岭南地区的交通要冲,到北宋时代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在湘江航道上,通往两广的古峤道上,来来往往重叠的是大批文化名人的身影,他们或贬官谪居,或慕名探胜,或假道寻幽。

855年前,江西人杨万里的身影出现在奔赴永州的驿路中,在南宋的秋风冷雨中到任永州府零陵县丞。

杨万里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携父母亲眷到零陵后,公务之余,招摇渔舟,薄游三湘,探幽愚溪,观柳子祠,浯溪怀古,茅亭夜集,闻蛙醉吟。因为正值而立之年,初入仕途,杨万里与早他350年贬谪永州司马的柳宗元的境遇和心境自然迥异。

他在湖南留下诗66首、文1篇,除了少数时政诗句、病弱求医之诗外,大多是记录在永州和湖南的交游、意趣生活的,诸如“浯石高仍瘦,愚溪绀且寒。”(《送彭元忠司户二首》)“愚水端能勤入梦,嵛峰何得懒相迎。”(《至永州城外》)“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过百家渡四绝句》)

在柳宗元、杨万里他们屐痕所至的永州之野,清空俗世的污浊,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回到北宋。我在追寻着那一团火,那团集聚着宋朝诗魂的烈焰。

我在喧嚣的闹市逡巡,寻找800年前北宋时代零陵县丞的官邸遗址,窥探那个诗歌魂魄安放的地方。

我在千万年不老的潇水古渡口探访,企盼遭遇某个古旧的“惜字塔”,寄居了那些诗歌魂魄的最佳去处。而北宋时代的官邸早已被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占据。

(永州老街。)

惜字塔始建于宋代,是用来烧毁书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重要体现。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

在南宋时代,在一个“敬惜字纸”的诗词受追捧的年代,在零陵,在七月的酷暑,已享有诗名的杨万里,却将他36岁前的千首诗歌,燃烧成一团火!北宋初年的纸张也应该金贵,千首诗歌,也要好几百张金贵的纸张笔墨来誊写,化成一团火,燃烧也要半炷香的时间吧。在燠热的永州,这团火会舔舐得点火的人大汗淋漓,烧得诗人的心里焦黄,在火光中,诗人看见了什么?在一堆灰烬面前,他没有一丝遗憾吗?……

柳门竹巷依稀在,柳子杳杳不可寻,只有古木荫蔽,只有愚溪清深。当踏在柳子街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上,我的足迹与古老的屐痕重合时,我突然捕捉到杨万里八百年前在那一团诗歌的火焰面前心跳的秘密。

镜头从杨万里再回溯60多年,即崇宁三年(1104)三月,贬谪广西宜州的黄庭坚,泊舟浯溪,亲睹 “摩崖三绝”,留下大气磅礴的长篇七古《书摩崖碑后》,又盘桓零陵县寓居数月,留下《淡岩》《游朝阳岩》《咏愚溪诗》等大量诗文与石刻,次年他客死宜州,其家人与后代就留居永州了。

杨万里早年作诗学习江西诗派,效法黄庭坚、陈师道,在零陵期间正是他的诗歌创作形成自己风格的早期。不妨想象一下,杨万里在零陵读到黄庭坚吟咏永州之野的名胜诗文时,有过怎样深长的揣摩和思索,有过怎样迫切超越自己挣脱窠臼的渴求。到零陵的第四年,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35岁的他才悟到,一味地模仿江西诗风是不能自成一家的,他的心头渐渐集聚了一团火。

七月的一天,他陡然抱出自己的千余篇诗稿,点燃了一团火,在火光中,他仿佛看见了什么。是永州的山水,柳宗元的翰墨,将杨万里的诗心机巧地一拨?像凤凰涅槃一般,他自断了从前追随的诗风。他的诗歌自出机杼,开始有了杨氏品牌的风味,为后来终成一代大家奠定了基石。

与杨万里同年登科的张孝祥、范成大也曾游过愚溪、浯溪、蘋洲、永州之野,留下“千古零陵擅风月”“何时随汝下潇湘”的佳句。浴火重生后的杨万里即景即兴的永州风物诗句,就像当年与同年们同科考试所作的同题作文一样,才情喷涌,一种自然流转、清新活泼的“诚斋体”风格已初露端倪。

我顿悟,那被杨万里焚烧的千首诗歌的灵魂,就安放在愚溪、西山,在潇水、湘江里安息……

【作者简介】

奉荣梅,中国作协会员,资深编辑,专栏作家,主创散文随笔与读书札记,“浏阳河西岸诗群”成员。近二十年来倾心湖湘文化遗址田野考察,撰写“道州旧影”“古代寓湘文人寻踪”等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在多家报刊开设读书、历史随笔专栏。 出版散文随笔集《浪漫的鱼》《寒花淡影》《迁客骚人潇湘情》(合著)《品读长沙·风流人物》等。

责编:吴名慧

来源:奉荣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