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创作谈丨写生随谈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9-25 14:03:18

写生随谈

文丨未君

(未君作品《一缕阳光》)

纵观历代大家,皆以自然为师,无一例外,五代时荆浩在太行洪谷写生,画松数万本,这已经是见到相对早的写生例子了。正如荆浩所言,写生的过程是“搜妙创真”,“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画家的感受,“搜”是需要画家的主观努力,“搜得妙”与“画得好”的关系最密切。后来龚贤等画家有一些类似于指导学生写生的课徒稿,但是他们的写生作品很少看到流传,包括弘仁等一些画家,他们的写生几乎就是他们的创作,我们看到的就已经是成品了。黄宾虹的老师郑珊就曾说过:“不师造化,不得天地之妙,便无画中之巧。”元代黄公望在《写山水诀》里曾写道:“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可惜他并无写生作品存世。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又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以古人为师,关键是“通古今之变”,进而以天地为师,是“究天人之际”, 如英国艺术史大师贡布里希的艺术主张"图式—修正"理论为艺术史建立了明确的发展路。"图式—修正"不但是艺术史的发展路线的总结,也包含了艺术创作的思想。艺术家首先要遵循传统图式。"图式"决定艺术家画什么,怎么画。其次,艺术家在遵循"图式"的基础上,还要修正"图式"。艺术家发挥自己的天才,运用自己的创新之法,实现对传统图式的突破,从而寻求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的确,写生本来就是画家的一个常态,是不需要别人提醒的。当下,写生已成了中国画学习和创作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写生,才能打破积年的陈规,使中国画家在自然中寻求物象的变化和理法,扩大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传统绘画中的各种技法和图式、程式,并在写生实践中去追寻它们与现实生活的源流关系,最后把传统的技法和描绘的经验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才能在掌握和使用它们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上升成为理性的认识。国画大师关山月先生认为写生首先除了要注意代表传统国画中用笔技巧总称的“写”字之外,更要注意那个“生”字。在传统绘画理论中,从最初提到“写真”到“写生”,从“览之若面”到“气韵生动”,无不重视这个“生”字,这是对物像生动的神情典型的姿态等客观造型上更高的艺术要求,又是作者活生生的个性气质及艺术风格。忽略了这些而只重形色上的酷似,只能是将生动的对象描绘成呆板的死物。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强调和明确了自然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是画家内心感悟和自然唯美主义色彩的高度结合。从这一点上讲,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或创作对于写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课题,大自然中的花卉、植物以及蔬果、禽鸟等等,的确是每一位花鸟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凡是只有线描不加晕染的,在习惯上都被认为是白描,古人称为“粉本”(稿本),例如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武宗元的《宋人朝元仙杖图》等即是白描。白描是表现形象的ー种稿本,也就是“双勾”廓填的基本的素材。它主要的构成是各种线,用线把面积、体积、容积以及软硬厚薄稳定地表达出来,这是中国画特点之一,也是象形文字的发展。因此,线的描法不能固定,它是随着物象为转移的。写生是从物象进而提炼加工的,白描也是从物象进而提炼加工的。

一、写生的三个阶段:

一是初期写生阶段,贵在练形。主要解决构图、点线面、疏密空白、节奏等问题。这一阶段写生以铅笔为主,写生时以物象局部为主。准备绘图纸、画板和橡皮。面对自然中的物象,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察,找出物象最为明显的特征并结合对物象的第一感进行勾线。虽以练形为主,但在进行勾线时,仍要注意线的力量感、提按、顿挫、转折、快慢这些微妙的变化,并将自然美提炼,升华为艺术美;比如画一朵花,一片叶,把每一朵花或叶都画成原大,视点要找出最近的一点,只取每个花瓣、每ー朵花或每一丛叶片的外形轮廓,按轻重、快慢、顿挫、折转来描画它们的形态,必要时予以夸张,取舍和变形。另外,在画花时尽量用细和软一点的铅笔(如HB铅笔),画枝干和叶时用稍粗一些的铅笔(如HB,2B,3B铅笔),不要用太硬的铅笔,太硬的铅笔不易于橡皮擦掉。这一阶段这是画家进行生活体验,注重观察对象的第一步。它注重对象的生长规律和形体变化,从中找到自然的结构,进行造型设计,以符合审美的需要。更要选择最有特征的某一个部分进行写生,以体现物象的真实感。这一阶段在写生时可能有些乏味,但你已经成功的迈出第一步了,画的花和叶已经有了生趣,没有复制别人的东西,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中期写生阶段,贵在练势。这一阶段仍以铅笔写生为主,除了锻炼画家准确的造型能力,局部写生能力外,便是进行全盘构图写生了。因为第一阶段在造型和勾线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一阶段重点是把握全局,通过对花和叶,枝干之间的关系的观察,需要作者进行合理的提炼升华,画成一张完整的写生作品。重点把握写生中的“势”。活色生香是一种“势”,迎风带露是一种“势”,这个“势”就是气势,也即“经营之势”,通过物象之间的组合,构成美的画面形式。它要求作者把主观的形象转变为客观的形象为载体,发挥潜在意识,捕捉物象表情。画山画水讲气势,其实画花鸟画中的白描稿也讲气势,这个“势”是作者在特定时空下的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审美契机。它需要作者发挥最大的想象力,达到手写与心记相结合;达到形象、线条,构图相结合;达到练手、练眼,练心相结合。为了很好的“取势”,我们可以把需要写生中的花和叶全部画完,注意每一组花和叶的外形,不要出现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最后画枝干并将花和叶串联起来。也可以先把所有的枝干画完,但须十分注意枝干的穿插、前后、疏密与空间关系,注意构图的平衡、不对称、大小、疏密等关系。这一阶段在物象的基础上,应该更体现出其内在的情感,要体现出对象的神采,要善于取舍、善于夸张,并把内容重新组合,以达到符合对象的特征,并体现出作者创作的目的,表现出物象的精神气质。

三是后期写生阶段,贵在练境。这一阶段以毛笔写生为主,其目的是锻炼作者的胆量、心气和培养作者更宽广的心境。这一阶段是难度最高的阶段,导致许多成熟和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在写生时也不敢拿毛笔直接写生。我们一定要记住,对景写生,不是照抄自然,没有一个好的心境和提炼概括的能力,没有较强的书法功底,是很难用毛笔直接写生的。我一直把写生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是画速写,不论是铅笔和毛笔,不求形式但求神韵,不讲细致的结构关系,只要求用笔简单的画出物象的轮廓,这种速写方式一般用于写意画写生,对于工笔画家而言我是不提倡的;第二种是用毛笔直接写生创作,直接用毛笔写生的线描稿,就是一幅完整不着色的作品,同时也可以直接作为粉本进行设色,我一直善于用此方法,并享受线条在生宣纸上那种游动的快感和喜悦。在画家的眼里,线是有生命力的、线是有情感的、线是有灵魂的,作者的喜怒哀乐将会直接影响线的质量和美感,无情便不能造境,更不可能达到神韵的妙境。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线看成是轮廓线或者结构线,它应是自然物象和作者情感互相依托之后的一种艺术语言的再现,它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这一阶段,它不仅是创作素材的收集,更是创作的开始,使自己超越于物象与自然之外,而达到物我两忘之境,在敞开心灵与自然对话之时,正如庄子所言:不知我之为蝶,亦不知蝶之为我。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毛笔写生的意义是深远的,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二、写生的误区

写生是画家感悟自然花鸟(花卉植物)的一种过程,如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所言:写生就好比是到银行存钱,到创作时就好比是取款;平时不存钱,不积累,到紧要关节时只能干瞪眼,即使勉强画出来,也必然十分苍白,因为失血的东西总是难有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写生,搜尽奇花异草,将自然物象变为纸上艺术,那才能成为一件绘画作品。在写生当中,我们要正确理解“写生”的真正意义。“写”是讲用笔的技巧,即中国画传统中的用笔,讲究“徐徐写出”“意在笔先”及线条的“刚柔相济”;“生”是生发,是对物像生动的神情姿态等客观造型上更高的艺术要求,又是作者活生生的个性气质及艺术风格。忽略了这些而只重形色上的酷似,只能是将生动的对象描绘成呆板的死物,把写生,当成了“写死”。比如为了画一个造型或者结构、透视比例的真实,画像一个对象,就拿着毛笔在那里抠,画出来毫无生意,没有笔意,也没有笔气,甚至已经不在中国传统写意画的范畴了,这是写生误区之一。

写生是连接临摹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古与师古人心的同时,需要通我们过各种写生去化解和落实,尽管如此,中国画写生也不是完全凌驾于创作之上或代替创作的。中国画创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它即需要写生的支持,更需要画家全面修养来支撑,显示出的是一个画家全方位的创作与创新能力,是作者体现作品水准的最高阶段。因此,创作和写生可以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是指创作必须仰赖写生所提供的素材和对自然的理解,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生动鲜活的作品来。所谓区别是指创作作品一经完成就不要有太多写生痕迹和写生感,这是写生和创作的不同所在。从更高层面上来说,当一位画家达到一定创作高度,在进一步攀登学术高度时,还要努力摆脱写生、忘却写生不要受写生的约束,方可完成炉火纯青的创作与创新。写生过程中虽然有创作的成分,但如果一味以写生作品代替创作,便是写生误区之二。

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南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把“应物象形”作为一法,所以传统中国画一直很重视写生。写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是为了培养画家的记忆力和艺术表现力,它要求画家能够抓住重点、突出其内在精神。写生是提高个人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最佳途径,应该注重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思和客观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借以写生的名义,实际则是出去采风,拍照。一方面以图省去携带大量的写生工具的劳累,二是担心万一画不好,还觉得丢丑没面子,故以为“采风”就是写生,这便是写生误区之三。

三、我的写生经验

我常用的主要写生用笔:中长峰勾线笔;写生宣纸:生宣卡纸、半生半熟宣。

我强调:墨与线的笔意,保持线的流畅感,轻重缓急与偃仰顿挫,保持写的状态,以感受来写物象,不以追求物象真实的一面,不提倡照搬自然,但也不能编造画面。

我追求:追求写生作品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即把写生和创作结合起来,多注意构图、取舍、取势、空间、疏密、平衡,对比等关系。

我不主张:跋山涉水外出写生,我不主张写生仅仅去画画速写,不管是画写意还是工笔勾线,都应该严谨对待写生,明确写生的意义,搞清楚写生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工笔画家,如果画一堆速写回工作室,在真正进行工笔画创作时估计连一张速写稿也用不上,那样还不如拍照片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