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史诗——南水北调中线感怀
作者丨纪红建
尾声 第一批读者
梅洁,已是七十岁的老奶奶了。出生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活在南水北调受益区,身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的她,能不关注南水北调吗?这20多年来,她一直关注南水北调工程,一直行走在南水北调沿线。1993年,《十月》杂志头条就刊出了她的报告文学《山苍苍,水茫茫——鄂西北论》,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进入21世纪,为了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大江北去》,她的足迹遍及丹江口库区几十个村镇,以及河南淅川、湖北武汉、钟祥、襄樊,以及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带回家的,除了满满的感动,还有11个装满采访资料的大纸箱。最后,她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部情感如江河般涌流的著作。
作品中注入的大爱与真情,无疑是梅杰现实生活的写照。
与梅杰同行采风时,当我们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马湾移民新村全河云大妈家时,她几乎惊叫起来,然后与全大妈紧紧相拥,激动得热泪直流。她说,当年在淅川采访移民时见过全大姐,当时她在菜园里种菜,她家的曾孙还抱在手里呢。虽然全河云大妈对她印象模糊了,但她不会忘记,她说,只要她见过的移民,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记得清楚。
梅杰还告诉我,有一次在淅川采访移民,路途下起了暴雨。当时移民的房顶都被掀了,正收拾好东西准备搬迁到遥远的移民新村。移民和他们的物品,都被大雨淋着。马上就要离开故乡了,他们不舍啊,心情是忧郁的,表情也很难看。看到这场景,我的心更难受,也着急啊。我一摸口袋,有一张名片,是采访南阳市一个副市长时他给我的,我顾不得那么多,马上给他打电话,把自己看到的移民情况如实反映了。一个小时后,各级干部纷纷赶到。
移民后代、水利记者、作家,这三个因素决定了赵学儒与南水北调的情缘。为了创作南水北调的作品,他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库区,在干渠沿线,与移民干部、移民老乡拉家常,谈心声,话未来。
几年前,正当他准备创写长篇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时,查出心脏有点毛病。当时医生警告他,必须立即住院进行手术,但就在此时河南南水北调办打来电话说,如果现在不来采访,就再也没机会在移民的老家采访移民了。他没有犹豫,背上一大包中药和一个熬中药的锅子,跑到河南移民区,并完成了这部全面记录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移民搬迁过程的作品。还没完,赵学儒的“人民”三部曲中的另两部,也会在近两年相继出版。
赵川性格开朗,甚至有点大大咧咧的。虽然她是《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但在我眼里,她更是一位勇士般的报告文学作家。2009年以来,她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河南的淅川县采访南水北调工程,跑遍了移民搬迁的11个乡镇。在一个河南和湖北两省交界的山村,她曾经一住就是20来天。河南牺牲在南水北调第一线的12位移民干部,她采访过9位。由于成天在淅川报道,大家还亲切送她外号“赵淅川”。
5年多来,赵川走进河南省6个地市25个县的170个移民村,踏访了733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建设工地,记录采访笔记80多万字,拍摄图片1万多幅,发表新闻稿30万字,用眼睛和心灵见证记录了这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波澜壮阔的移民大搬迁。
她告诉我,5年来我的灵魂一次次受到洗礼,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崇高、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就是朴实善良、可亲可爱的淅川人;这就是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南阳人;这就普普通通、平凡伟大的河南人!
鲁肃,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综合处的干部,过去搞过干渠的拆迁工作,现在负责文秘与宣传。他告诉我,他热爱文学,乐于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记录南水北调的建设者。为了能够充分采访项目经理的事迹,他曾自费报了一个项目经理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理由很简单:如果不了解,就不能深入。
……
(本文原载《中国作家》2014年第7期)
责编:吴名慧
来源: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