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散文丨晚归龙溪口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8-20 16:32:26

晚归龙溪口

作者丨龙永文(笔名夏长阳)


古夜郎新晃龙溪口在舞水北岸,在发源贵州万山的龙溪与舞水的交汇处,故名龙溪口。它是黔楚走廊要道,店铺林立,商业繁盛。龙溪口市场的兴起,始于明末清初年间,至乾隆年间市场初具规模,道光时代逐渐趋向繁荣。外地经商者纷至沓来,临水架楼,开店兴业。为了便于停泊船只装卸货物,濒水修建四座码头:大码头、沅州码头、水码头、万寿宫码头。市场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到同治年间已发展成为人烟稠密、喧哗热闹的集镇,成为旧时晃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初期,龙溪口市场店铺数量大有增加,运载船只少则30只,多则50余只,这些船只集中停泊在万寿宫码头前,有时还延伸到牛场河坝以上。邻县芷江来此赶场的船只,在抗战前都以大船装运,分四、九两帮,十天航行一次,每逢五、十装货,一、六开运。战时小船较多,航运改为每月6次(即每场一次),每次有20来只,停靠在沅州码头及水码头。洪江、常德等其外地来此的船只停泊于大码头和晃州县城沿河,每场靠岸停泊的船只达百余只,河面为之阻塞,场面宏大,非常壮观。

龙溪口市场店铺毗连,生意兴隆,人群熙攘,摩肩接踵。据《晃州厅志》记载,“龙市晚归”被誉为晃州八景之一,有诗诵曰:“龙市赶墟来,一哄人声满。夕阳下空山,乱踏昏烟返。”因此,龙溪口常被晃州人挂在嘴上,引以为荣。

龙溪口昔日的繁荣已深深地凝固在老街幽深的窨子屋与大大小小的会馆之中,这窨子屋与“会馆”,便成了中国东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璧的历史见证。

龙溪口窨子屋鳞次栉比,独具特色。平檐、坡顶、封火墙、小窗、画梁、内回廊、石板路、小天井、双开门、外砖内木双重墙等,不但有它的建筑文化,还深藏着宗教的人生哲学与生存意象,不能不让人去研究和思考。窨子屋大多为居住之用,临街的窨子屋下层为店铺,店名依稀可辨。旧窨子屋,有高大院墙,有钉铁皮的厚重木门。外面看上去全是墙,进了门,才知道是单家独户。里屋大多是两层结构的木楼,过了门厅,转上宽大而陡的木梯,七拐八拐,竟有许多房间,再后面是天井。这些是用石灰和火砖组合起来,与着灰白高大院墙的窨子屋连成一体,俨然一座严实的城堡。这种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古夜郎气宇轩昂的豪气,又保留着夜郎国灭后其后裔筑墙御敌的防患意识。

龙溪口的会馆组织有两湖同乡会馆,建有禹王宫,奉祀夏禹帝为神主,以其作为精神团结的象征;江西同乡会馆,奉许仙真君为神主;宝庆五属(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同乡会馆,创设太平宫,奉祀关帝圣君为神主;其他人数较少的湘乡同乡会和衡阳同乡会则附和宝庆帮,抗战时期又出现有安徽省同乡会。会馆组织都有自己的商会,商会是行会组织发展的产物。同乡会设有首士,主持会馆,他们既是商人又是绅士,在群众中颇有声望,县官上任也要登门拜访,彼此设宴应酬。各个同乡会都发动同乡人捐献会馆基金,购置房地产,修建会馆,添置义山,兴办学校。如江西同乡会在小黄坪、兴隆坳等处置有义山,在镇内购有房地产,兴办“豫章学校”;宝庆同乡会在庙背及打岩坡等处购有义山,拥有斌星街一侧的全部房地产,兴办“宝光学校”。这些学校,解放后皆成为国办完小。

龙溪口古镇外来客商修建的会馆,特色各异,成为繁华街市一道壮丽景观。

万寿宫是江西同乡会馆,为晃州厅著名的古迹之一。宫址坐落在龙溪口老街,气势雄伟,占地504平方米。建于清康熙年间,落成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

万寿宫正殿,用40根合抱的珍贵柏木作殿柱。人们一踏上正殿,就会看见照面枋上横匾书写“我乡仙吏”四个金光大字,每个字占一平方米面积,很是堂皇。正殿的立柱上挂着由道员学者书写与巧匠雕凿的楷、篆、草各种字体的朱漆楹联。其中一联是:洪湖想当年,幸怪锁洪湖,十万户饭美色香,如依夏屋;清时思俭德,祝神来清浦,千百载永勤沐泽,共乐春台。

中堂正中的板壁上,精工雕刻着青狮、白象,配以花卉、人物,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前两边侧房中有大型钟鼓,早晨祭祀叩钟,晚上祭祀击鼓,钟声鼓声音韵飘逸,数里之外亦能听到。

正殿背后有较大的会客厅。会客厅对面傍墙处为四方天井,天井中央及靠墙处,用青石板砌成长方形鱼池,池中养有金鱼、鲤鱼、金龟、甲鱼等,它们在清水中往来游动,怡然自得。鱼池背面的墙上,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优贡龚树勋先生所书的一个一米多见方的大“福”字。这“福”字笔画蜿蜒,造型特异,左边像凤,右边像龙,合成“龙凤呈祥”图像,远远望去,犹如龙飞凤舞,给人美的享受。

万寿宫正殿大门两侧各有一间大殿。左边大殿供着威风凛凛的赵公元帅,右边拱着肖、晏二公。这三尊木塑贴金神像高达两米,神态威严,令人肃然起敬。万寿宫中还有高达数丈的牌楼,宽敞的大院,四面倒映着盖着琉璃瓦的大戏台,跨度5米的圆拱石桥,布局和谐,建筑精巧。

龙溪口的古建筑,除了万寿宫,还有禹王宫、灶王宫、太平宫、五通庙、镇江阁、姚氏祭祠、三拱桥等,它们大都古朴厚重,气势雄伟,色彩绚丽,做工精细,浓缩了龙溪口数百年来的历史文明。

在龙溪口东街五通庙附近,近有吴三桂的军师陈海潮的陵墓。吴三桂驻军衡阳后,观战不前,称帝自娱。陈海潮屡次进谏,吴三桂不听。陈海潮借故回云南探望母亲,悄然而去。走至晃州,听说吴三桂兵败病殁,知道大事不好,无可挽回,于是在五通庙削发为僧。圆寂后,寺僧将其衣冠葬于龙溪口新街山上。

走进龙溪口,踏上青石板路,这个古老的街巷,便悠然发出一种历史的回声。森严矗立的窨子屋和大小会馆,尽管其青砖墙面显得沧桑斑驳,但其中的每一块砖石,都是一页珍贵的史书,供文化学者咀嚼半天。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