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周迅:大湘西的古典记忆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8-17 15:27:51

大湘西的古典记忆

——读夏长阳《走进五溪大湘西》

作者丨周迅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走进五溪大湘西》,是夏长阳精心创作的长篇地理历史散文著作。这部人文历史与地理的散文著作,以大湘西五条河为主线,讲述了五溪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读来令人寻味,拍案叫绝。

一、读罢此书,我深深地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作者夏长阳是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怀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他从小就生活在五溪大湘西温暖的怀抱,是大湘西地地道道的“活化石”。

“五溪”是一个地域名称,是有着2300多万人口、40多个少数民族的整个大湘西。五溪文化是湘西北、湘西南方圆一千多公里之间的地理、历史、人文发展形成的结果。做为地理概念,指沅江以上的酉水、锦水、舞水、巫水和渠水诸流域。夏长阳从小就在这里生活、读书,参加工作也是在这里。他现在定居在怀化,外省和本省的文化部门欲调他走,可他割不断自己与家乡的情怀,一直在五溪大地上行走。

五溪究竟多长多宽,五溪文化丰富的内涵是什么?五溪古代文明在哪里?历史演绎的故事在哪里?“五溪蛮”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夏长阳带着这些疑问和问题,走遍了五溪大湘西,走访不少五溪老人……也正因为他是以五溪儿子的身份,带着许多疑惑,一份好奇和一种思考,对“母亲”身边的历史、环境、典故、人文和地理做了一番认真、深入、细致的调查,才写出这部洋洋几十万字的著作。《走进五溪大湘西》当之无愧为五溪文化第一书。

从头读到尾,我深深地领略了五溪大湘西的博大精深。

五溪自古虽为蛮地,在交通尚不发达之古代,却有很多文人被流放到这里,并写下许多诗篇,对五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留下《涉江》与《九歌》名篇,王昌龄左迁龙标不仅自己写下“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好友李白也吟诗以赠“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刘长卿、岑参、黄庭坚、郦道元、陶渊明、王庭珪、魏了翁、蔡明、薛瑄、王守仁、满朝荐、林则徐、陆次云、刘揆一等人的诗词,从不同角度对五溪山水美的赞誉,也有对五溪山水的记述。

夏长阳把五溪当母亲,坦坦荡荡地与母亲作长谈,母亲说什么,洗耳恭听,将五溪这位老母亲的历史伤痕再触摸一回,让她真实地口述出来,以历史的教训教诲我们……他以巨大的耐心,集数年之功,像考古一样,将散落的五溪的历史文化印记,一点一滴地掇拾起来,形成了这部脉络清晰的五溪大湘西历史经典著作。

随着夏长阳的笔到之处,我细细地咀嚼着五溪文化,终于品出了五溪文化的韵味。

二、读罢此书,我深深地懂得了作家双肩挑道义的内涵。

毛泽东曾经说过,文艺工作者只有“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惟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毛泽东的这段话深入浅出,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在文艺创作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既要在作品中表现人的尊严和伟大、刻画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要心里时刻装着广大读者和观众,创作他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因此,文艺工作者对生活既要站得高鸟瞰全局,又要钻得深对所写的具体事物有比较全面透彻的认识。如果把五溪比喻为五线谱,那么,夏长阳就是名符其实的知音。因为他真正读懂了五溪和五溪文化。他以现实作背景抒发真性情,找到五溪大湘西的兴衰美奇,找到了兴衰美奇的原因。湘西北的四大古镇和湘西南的锦和、黔城、镇远、芷江等古镇,有的因政治而衰败,有的因固守而兴盛。衰败与痛苦相伴,兴盛与美丽相约。建筑如此,人生亦如此。

夏长阳带着这种眼光与道义,在云谲波诡的五溪大湘西的肺叶里走着跳着,渴望美与梦齐飞!在我眼里,《走进五溪大湘西》不只是一本简单介绍五溪和五溪文化的版本,而是夏长阳对故土深深的情感倾吐。蕴藏在雪峰和武陵这两座神秘群山旮旯里的传奇,是一曲亘古的歌谣,她所彰显的文化魅力无以伦比。这里不仅人文璀璨,物象古典情感纯真。在夏长阳的笔下,这里的五条溪流,那是母亲的乳汁,是父亲的包谷烧,是男人的汗和女人的泪……

五溪文化绽放的思想光芒,是那样的悠远而原始,却又是那么的亲切而鲜活。夏长阳精心记录的,是五溪这个流淌了千万年的大湘西生命之源泉,这山水画卷所涵盖的美精准而丰盈。酉水、锦水、舞水、巫水和渠水,是五条水灵灵的根,是盘瓠的五根手指,深情地抚摸着雪峰山和武陵山这两座母情山峦的乳房,无论是久住于斯,还是过往于此,多少次当群山缠绵如滑落的绸缎,在夕阳羞红的注视中拉下帷幕,大山深处的夜是那样的爱意悠远,充满着期待与诱惑。

毫不夸张的说,《走进五溪大湘西》是夏长阳多年挖掘思索创作的结晶,他以独特的视角与批判的眼光,找出五溪大湘西古镇古寨古村古码头的地理位置与兴衰妙奇的根源,提炼其本质,以诗意的笔调,深刻触及五溪文化的自身价值、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一部十分完整的真元文化大书,是一声地域文化图腾的呼喊。她引发的魅力,是如此广袤深远。神奇的五溪文化原生风貌,定能引起世人的嘱目和惊叹,倔强夯实的“五溪蛮”精神当会引起人们的膜拜与敬佩。

夏长阳将五溪地壳里的历史,烙印在文化青石板上;蕴含在故乡地理的情缘,深埋在内心深处。于是,他将五溪珍珠般的风情串起,让我们品读她的美仑美奂。

三、读罢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创新。

创作方法是作家从纷繁万象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分析、提炼、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提示生活,用新的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沉醉于生产随看随丢的快餐式的文艺作品,甚至制作遭人唾弃的文艺垃圾。

夏长阳目光宏大、志存高远,创作出不仅在当代产生影响,而且能够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他在寻找地理环境的同时,将历史文化与名人传奇结合来写,有血有肉,让人读来触目赏心。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创新,一种将地理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的创新。

五溪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人杰物华,这里有秦古藏书处二酉洞,有“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典籍;有比岳麓山书院还早建300多年的龙兴讲寺,大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有张学良将军囚禁的凤凰寺,有记录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丰碑:芷江受降坊;有着红色记忆的通道转兵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曾在此召开决定红军命运的重大会议,为遵义会议赢得了时间,作好准备。这里还是向警予、粟裕、滕代远、刘晓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出生地,是杂交水稻的故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在雪峰山下、沅水河畔生活工作了37年,培育成功了杂交水稻。

通过这本书,使我知道“二酉”在五溪,知道一些领袖与伟人在五溪。这就是五溪的历史文化。一个民族没有哲学、文学和艺术,是悲哀而可怕的。今人游湘西,津津乐道者多为张家界、天子山、凤凰、王村,那只是五溪中的一溪——酉水,而其它四溪则隐于历史深处,诸不知这四溪既封闭保守又通达宽容的地域物性,早已致使这里的文化与积存得天独厚。盘瓠文化、巫傩文化、稻作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妈祖文化、夜郎文化……多种文化在退守中进取,在碰撞中融和,留下的痕迹与自然山水一样奇诡而富丽。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垃圾作品多如牛毛。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夏长阳知道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努力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来历。从题材方面来说,这就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也是我们后代人望古而兴叹之缘故;从创作的态度方面来说,这就是创新!为了将五溪大地的“魂”和“骨”展现在读者面前,夏长阳辛辛苦苦花了几年时间,历尽艰辛,涉足千里,走村串寨,不厌其烦去调查,去访问,去追溯,去考证,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为大家奉献了这部“既有史家之笔,也是诗家之笔”的宏篇大著。

《走进五溪大湘西》以凤凰古城博物馆的照片作封面,凸现了五溪的历史文化风味。“五溪是大自然赐给的一份珍贵礼物,五溪大湘西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它,发展它,深深地眷恋它,还它一份厚重的大礼。让五溪大湘西走向世界,让五溪文化大放光彩!”这是全书的尾声,情真意切。该书史料丰富,资料齐全,是夏长阳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五溪大地母亲的一种最好的回报。

(周迅,湖南衡东人,现居北京,研究生学历,主任记者,专栏作家,出版多部传记作品。作品有《大海的一朵浪花》《记者的战斗生涯》《齐白石传》等。该文发《文艺报》。)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