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张建安:湘西人物想象书写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8-17 15:02:16

湘西人物想象书写

——评析夏长阳长篇小说《奔腾的河流》

作者丨张建安


(一)

夏长阳,原名龙永文,苗族汉子,麻阳人,为湘西著名民俗文化学者、作家,著述甚丰,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与长篇散文等十余部。来湘西工作五六年了,先生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虽个子不高,头发不多,但他博闻强记、机灵而健谈,擅长说笑话、讲段子,尤喜自嘲,每次听他发言,必有让人喷饭、捧腹之效,诙谐幽默!

作为文人,夏长阳是性情中人。他为人真诚,热情豪爽;他好扮鬼脸,常开怀大笑。可以说,与他相处,无需提防和戒备,实乃人中君子也!与先生深谈,当是2012年冬天。那时,我们一起在长沙芙蓉华天酒店做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评审委员,他是民间文化组的,我在文学创作组,完事后两人走到一起闲聊,才得知先生曾经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先生年轻时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精明能干,颇受领导欣赏。曾受聘于《文艺生活》杂志,主持编辑事务工作,高效灵活的办刊方略和编辑风格,使得《文艺生活》的发行量陡然猛增,硬是让一个频临生存危机的刊物起死回生,一时成为红红火火的畅销刊物。省艺术馆知道他是个办刊人才,于是发函要调他去长沙予以重用,可怀化地区主管宣传的领导也同样爱才心切,诚心诚意地挽留了这位编辑奇才。最终,先生只好作罢,选择留守怀化。

(二)

怀化,是湘西神奇之地,史称“五溪”,辖内有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46个少数民族聚居。这方水土地灵人杰,人文荟萃,不仅出大艺术家,而且也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滕代远、粟裕等都出生在这里。

夏长阳的《奔腾的河流》,就是以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滕代远等早年革命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小说描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平江起义后三上井冈山、寻找毛委员的故事,塑造了滕代远、彭德怀、邓萍、黄公略、李灿、周南生、陈铁生、李阳生、罗高才等一批共产党人形象,书写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武装,及其与红军内部叛变分子作坚决斗争的动人故事。

作为红五军党代表的滕代远,肩负着政治斗争的重任。为了稳定部队,为了群众利益和红军利益,他努力团结各级党代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思想工作,将一支旧部队改造锻炼成崭新的人民新军队,谱写了一曲令人振奋的的红色凯歌,使红旗在湘鄂赣罗霄山脉高高飘扬。这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方针政策和实现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革命历史题材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亲历还是回望,作家呈现给读者的,都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真切饱满的再现,让读者在热血沸腾的阅读中拥抱理想和激情,体会革命理想主义的壮美。

众所周知,在当代文学史上,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早已是佳作如云,革命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那夏长阳今天为什么还要赓续此类题材的书写呢?这个小说在主题或手法上有哪些突破呢?这是我阅读作品之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在这部小说中,特别注重人性复杂的刻画和表现。其创新之处在于,不是单纯聚焦于革命历史的书写,而是融合了多种人性元素在里面,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让这些情感与理想信念交织纠缠,使人物的性格、形象更为丰富和生动,以掌握史料和艺术想象的方式,逼近历史的真实状态。

1.青年滕代远形象的成功再现与想象

“革命历史小说”中通常最具权威性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政治指导员(或政委),他们塑造着一支军队的灵魂,实际上控制着军队或军事指挥权。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奔腾的河流》高扬理想信仰的旗帜,澎湃着浩荡的革命激情,特别是塑造了青年滕代远红军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光辉形象,这在当代文学史上是个独创。

滕代远,这位从偏僻湘西麻阳走出来的苗族青年,在幼年时代就向往革命、追求革命。

“1921年7月,读完高小的他,当听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消息,在他心里,它像一轮红日,跳出了东方苦海。于是一场声势浩大、威力猛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前进动力。他的胸襟开始开朗,情怀开始豪迈,他不甘愿回乡当老师,要去麻阳北面的保靖国语讲习所去学习,求学求知救国,寻找革命的知识,广泛地接触进步人士。家里人不同意他继续读书,他却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呼唤着、推动着,一种新思想,阳光一样地沐浴着他,一个新的世界吸引着他,追寻着他。”

1927年,20出头来自湘西的滕代远,就在长沙郊区领导和发动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令当时湖南军阀头目何健、许克强等大为震惊!23岁那年,滕代远肩负责任,受中共湖南省委指派负责湘鄂赣特委工作,六月底来到平江,瓦解国民党独立五师,联络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团团长彭德怀,拟筹备和发动平江暴动。这次平江起义的目的就是,活捉克扣军饷的反动军阀,打倒土豪劣绅,建立工农红军,彻底消灭旧军队挨户团、警备队……平江起义成功之后,滕代远为党代表,彭德怀为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就宣告成立了。

这支旧军队中很多士兵出身社会底层,缺乏对于自身战斗的最终目标及其宏大意义的认知,他们甚至连一点这样的朴素想法都没有。他们从军的动机,往往就是个体的仇恨最后都是上升到阶级压迫的本质上来看待的,如周南生的前期表现就是这种情况。这种具有现实阶级压迫性起源的性质,其参加革命往往是由于偶然因素,或只是一种生计的考虑,甚至仅仅是为了追求战斗的快感。

如何将这支鱼龙混杂的部队建设好,打造成具有坚强战斗力的红五军,常常是滕代远和彭德怀殚精竭虑所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支由国民党军队改造过来的部队,具有许多坏习气和坏作风。他们抽烟、赌博甚至抢劫过老百姓的财物,强奸过良家妇女等。滕代远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引领这支部队走上正道的重大使命,他务必以革命的理想和红军铁的纪律来重新改造这支草莽军队,否则,单纯的战斗力是没有意义的,最关键的是,没有这种整训与改造,军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战斗力的。

面对某些士兵不愿意上井冈山,在行军路上,有些士兵甚至借解手为名,一个个逃走。滕代远不时在战士中间走一圈,跟战士们谈话,和干部们研究工作,他不让一分钟时间从他身边溜走。战士们喜欢听他讲话,他很会诱导,生动有趣,好像带着好多适合每一个人的钥匙,他巧妙地用这把钥匙去开启每一个人的心窍。在小密,他能把洪帮会与林家说和;在突围中,为一只野山羊,陈铁生差点与那位中队长动枪,是他解了围;在井冈山,为留守下来,说得战士们心服口服。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一双透视心灵的眼睛。在他眼里,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像心理学家,他时常在观察研究。

滕代远虽然年轻,但胆识过人。平江起义后不久,敌人疯狂反扑,小说有这样一段场面描写:“刚从钟洞开完会的红五军党代表滕代远,听远处传来枪炮声,知道是敌人在疯狂反扑,急忙往平江城里赶。由于天旱,许多稻禾被旱死,在晚霞映照下,农民在忙碌地收割着稀少的稻谷。滕代远想,如果敌人进到村庄,将少量的谷子抢走,农民吃什么,喝什么。一阵阵枪声,在天空中盘旋着,担惊受怕的百姓,挑着稻谷急忙地往家里赶。滕代远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没见人影,好像人们都被敌人杀光了,寂静无声。只见一片朦胧的月光照在田野上,路边大树的影子越拉越长,像黑条子拦在路上,马蹄跨过一道黑影又一道黑影。有时黑条子断去,月光仿佛一把银色的刀,从黑条子中间猛劈下来,横在路中央。胆小的人看着,心里会吓得乱跳。但是二十四岁的滕代远,有着在长沙郊区斗争的经验和胆量,认识到会有敌人偷袭,抓住缰绳,让马停下步来,将驳壳枪推上子弹,握在手上,双目远瞪。他看前方,要邓萍看两边,吩咐完毕,扬鞭催马……”

滕代远经常以兄长般的情谊去关心士兵,细心入微,甚而连下属的生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善于倾听战士们的心声:

“他们一个个地诉说着,让滕代远揪心撕肺的痛。他想,根据地不能建一个丢一个,与苏区一样,红军来了成了苏区,白军来了成了白区,打过来扑过去,如煮稀饭一样,叽叽咕咕地在锅里响,到头来还是一锅稀饭。井冈山是根据地,应该扩大到整个罗霄山脉。我们重返井冈山,就是要恢复井冈山根据地。他看到那一个个骨瘦如柴的井冈山人,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红五军没有守住井冈山,让你们吃苦了。”

滕代远以身作则,即使在病重中,也拒绝喝鸡汤补身。他天生具备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有些战士认真地偷看着他,今天才看清楚他有一张威猛的脸,两道浓浓剑眉,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在灯光下如同两个看不到底的深潭,两股怒火好像要从眼睛里喷出。脑门上那颗颗汗水,在火光映照下,恰似珍珠往下滚着。大家知道,滕党代表爱出汗,不管夏天冬天,只要稍稍走动,或吃饭、喝水,脑门上都会冒出汗来,头发湿漉漉,一天到晚没干过。夏日里天天大汗淋淋,每时每刻他的背上一片白花花的汗渍,用舌头舔舔,能舔出咸味。有战士会看手相,有的会看脸相,看手相的和看脸相的,背后悄悄地说他命不好,虽是个干事情的人,有功劳都是别人的……”

青年滕代远能文能武,小说是通过部下周南生的评价来传达这一信息的:“周南生见滕党代表在远处,东一枪西一枪,撂倒好几个敌人。咱们的滕党代表枪法还真准,打点射,个个击中。战士们与敌人杀得正酣时,另一股敌人冲上来,抢占有利地形,大声喊着捉活的!”

滕代远虽然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但他其实还是很有军事智慧和才华的。小说中彭德怀军长曾高度评价滕代远的军事素养:“彭军长,茶陵那边有敌人堵截,我看往广东方向去。”彭德怀说:“对,我也有这个想法。你怎么与我想法一样。”“我只是这么考虑,不知对不对?”“代远同志,你常说不懂军事,不会打仗,几次想法都与我一样,后来都对了”……

滕代远很善于处理军民关系,在战士抢劫、伤害老百姓之后,他命令士兵去给老百姓退银元、赔罪,得到了井冈山老百姓的谅解和支持。

作为一名红军政治工作者,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和不足,乐于修正自己。小说如此描述滕代远受伤以后的一个反省自己的梦:

夜雾厚厚地罩着小密。村前是树,溪边是树,山蓝水蓝,蓝蓝的村庄,蓝蓝的夜。滕代远醒来了,要罗高才叫彭军长过来。蜡烛在闪耀着,一时把滕代远的脸照得通红。罗高才刚走不久,滕代远又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想着大年三十那晚,在章水大村庄战士们吃饭喝酒的情景。大家兴奋地端着一碗碗酒,互相敬喝。恰恰这时,彭军长提出要马上离开,我不忍心让他们不吃饭就走,不能扫战士们的兴,于是固执地留下战士们过大年,差点……使彭军长生火。我的执拗,结果造成部队损失,李光带走一半人马,下落不明。我有责任呀!一个共产党人犯下错误,要正视错误,只考虑战士情感,不考虑军事危险,这是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病”。我要借这回负伤的时机,与彭军长心平气和地沟通,我不是有意干预军事行动,只因考虑战士们太疲劳,才酿成悲剧。彭兄——!滕代远微睁开眼,气喘吁吁地说,刚才梦到在章水那个村庄,我们红五军战士半夜被敌人围攻……

如此理解解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他与彭德怀建立了长期的革命友谊。小说对此有精彩评述:“从滕代远到平江那天起,他们就配合得非常默契。从内心里,彭军长十分佩服滕代远同志的工作,半年时间,将旧士兵改造成不怕苦不怕死,既有新思想新作风,又有战斗力的战士。没有他,这次无法突围出来,是战士用思想和意志战胜了敌人,突破了敌人的围剿。”

自平江起义后,红五军的发展有起有伏。由起义的二千多战士到井冈山的八百多,由突围的五百多到现在的一千多;共产党员由当初的十多个到井冈山的一百多,由突围的五十多个到现在的两百多,这是一个大飞跃。在这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场战斗中,有的冲锋陷阵,有的躲躲闪闪;有的在战斗中成长,有的在战斗中畏缩;有的成了战斗英雄,有的当了叛徒;有的有革命信仰,有的只为升官发财;有的对革命抱有信心,有的怀疑革命不会成功。污泥浊水,大浪淘沙,如今这支部队是从沙粒中淘洗出来的金子。真正的革命者,只有在困难和战斗中才能考验出来。

长期以来,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共党史与建军史上许多重要的会议如古田会议等确立的正是这一原则。将旧军队转变成一支有明确社会政治方向的“人民军队”,明白作战的意义、自己的使命与政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铁的组织纪律,这建构了红军的军队本质,这是红军与旧军队的根本区别,也是形成其战斗力的最重要源泉;它由精神力量转变成物质力量——即战斗力,这是人民军队能战胜敌人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2.小说情境与战争场面的精彩描绘

《奔腾的河流》作为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品在对革命历史进行艺术化的叙述中有新的发现,作家在尊重史实本身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描摹细节、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达到艺术的真实,进而体现出小说文本应有的文学价值。

小说笔墨精细,描绘出了特殊时期那种激情四溢却又悲壮、惨烈的战争氛围,揭示出处于危机四伏中战士顽强不屈、拼死决斗的英勇气概,也勾勒出那群战士们所处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它们颇具艺术质感,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了独特的文学美感和价值。

在这部小说中,有写绚烂明媚春光:“四月的天气暖洋洋,太阳从云层中射出平和的阳光。山垄里长出绿油油的红花草籽,那黄灿灿的油菜花里,野蜂和家蜂都在拼命地吸吮;满山遍野怒放的杜鹃,红的黄的粉的,交相辉映。满眼看去,农民在山上山下忙碌着,开辟茅渠,挖着田坎,等着春雨的到来。”

有写寒冬凛冽的气象:“远处的天边打起了电闪,雷声轰隆隆地满天响。在这个奇怪的冬天,打雷不是好事。雷打冬,十间牛圈九间空;雷打腊,十个婆娘九个嫁。明年不是好年成,老百姓又会闹灾荒。我们部队的生活补给会很困难。在这个时候,周南生想到了明年的收成,不愧是贫苦农民出身的人。”

有写凄清寒凉的月色:“月色如银,一切都显得美丽和平。风景因夜静而转凄清,这里天上正降着薄露,石桌上有点湿,屁股上感觉有点凉。警卫员不知是露水还是霜,自言自语念道,天要落雨了!”

有写落寞枯寂的庙宇:“不远处有一座庙,静悄悄的山庙里,立着一个山神土地,小石屋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月光洒向大地,能远远地看清一个女人坐在庙门前的石凳上。这个女人在这里坐了很久,庙中和尚毫无知觉,嘟嘟的木鱼声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如何上井冈山,这是摆在滕代远和彭德怀眼前的大难题。红四军本来就没有吃没有穿,缺药缺粮缺盐缺枪支弹药,现在两支军队挤往井冈山怎么生存?

作者如是绘写了清冷宁静的情境:“滕党代表和彭德怀这对革命战友,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进行长谈。一颗小彗星划破长空,在幽暗的天宇中,留下一道短暂耀眼的光痕。他俩面对面地坐着,低声地谈着,不时抽烟,任星光倾泻,夜露冷落,直坐到东方发白才回住处。”

在叙事风格的选择上,作家从日常生活出发,注重再现那个时代的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生活细节,清新、质朴,充满了生活的实感。

特别是写到,在井冈山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将领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彭军长留守山上指挥修筑工事,滕代远亲自下山去挑谷上坳。黄洋界高十五里,从山脚挑粮到山上的五井,有三十多里路程,一天挑两次。战士们不辞辛劳,在雪地里累得汗流浃背。每次挑到半山腰,大家放下休息,不觉得冷。”

在苦寒的战争环境下,战士们还唱着歌: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歌声嘹亮,震荡山谷,洋溢着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书写,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现代读者很容易认知和理解那段远逝生活的记忆与想象,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所处的那种特殊情境。作品将人物具体处境连同革命所必然付出的代价自然地呈现出来,让我们不仅真切地获得重新回到现代革命的现场感,也有形而上求索的特质。

小说行文中出现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十多场。说实话,描写战争场面是非常考验作者本人的智商的,因为它要求作者有全局观念,战场调度,战斗场面,大局和小节的衔接等,都要兼顾,尤其还要考验作者对地形景物坏境的描写。

夏长阳先生在这方面似乎很有天赋。

如小说描绘黄洋界失守后,桐木岭的激战,以点带面,特写周南生和一纵队战士的杀敌场面:

“周南生杀红了眼,像一阵旋风,一口气捅死两个敌人。敌人冲上来了,展开了肉搏。他像受到什么打击,踉跄几步稳步下来。他知道自己是负伤了。他爬起来,跪在地上,往冲上来的敌群甩出两颗手榴弹。他鼓起全身力气,抽出刺刀,左冲右杀,东一刀西一枪,仿佛全身的仇恨和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刺刀尖上。陈铁生也越战越勇。敌人恐怖地盯着红军,敌人有的是刺刀、手榴弹和子弹,但却施展不开。刺刀不敢逼近,开枪怕打中自己人。红军的刀尖指向哪里,那里的敌人便慌忙地往后闪开。”

“一纵队战士像中了邪,红着眼睛,左腿一踢,右腿一蹬,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每个战士的眼睛都是左右开弓,都暗暗说再放倒两个。胳膊上运足力气,手紧握钢枪,用力拨过敌人的刀锋,反手一刺,敌人咽喉断了。背后的敌人端着刺刀上来,回手一刺,敌人又倒在了地上。他们就是东一刀西一刀地拼命杀着。”

在井冈山突围过程中,陈铁生在耳聋眼瞎的状态下还在坚持战斗,让人动容:

“忽然,前面东南方枪声砰砰地响起来,对于这支没有抵抗能力的队伍简直是晴天霹雳。伤员们竖着耳朵听,难道突击队与敌人交火了?枪声好像不远哩。伤员们在着急。失去听觉和视觉的陈铁生,似乎感到空气很紧张,仿佛有火药味扑来,问战斗开始了?有个伤员大声说前面在打枪。陈铁生没有听见,又问战斗开始了? 战士们知道他耳聋眼瞎,不再与他对话,于是用手点着他的胸膛。他摇摇头问,一纵队做好了战斗准备么?战士们又在他胸膛捶上两拳。他明白一纵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扬起手,命令道,给我狠狠地打!他好像还是指挥员,对一纵队极为负责任,告诫我们一纵队不能拖全军的后腿,不能让滕党代表和彭军长失望。大家知道,一纵队是滕党代表的点,政治思想和战斗力都要过硬,都要走在全军的前列!”

这样的战争场面特写,画面感很强,声色光影,让人有强烈的现场感、亲历感,令人感动!

(四)

最后我想谈谈,小说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大历史事件的关系中展现了人心的真实状态,让读者能够对在动荡历史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文化性格因素进行深深考量,并由此而深深震撼!

小说中的革命伴侣陈铁生和谭腊梅、周南生和杨海莲,还有麻阳老乡滕建和他的女儿藤冬花等等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他们为了革命,彻底放弃个人幸福,甚至生命。作家在叙述他们的故事过程中,完成了这些人物形象对个人、亲情、家世和伦常的超越,从而达到阶级的、革命的、共产主义理想的高度;由个人经历、一家之仇、儿女私情而达到阶级的共识、私欲的捐弃,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之中,将个人融入到伟大的革命队伍铁流中去。这就使得作品由个人故事、家庭命运的独奏,而变成了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交响!

我们在《奔腾的河流》的阅读中,还可感受到作家对那段红色历史、激情岁月的景仰之情,作家的叙述带有一种肃穆和庄严,这无疑使这部以战争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具备了某种与以往不同的、可贵而独特的样式与风格。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出了作家的执著与坚韧,沉稳与踏实。

据此,我认为,夏长阳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那段光辉的特殊的历史,他刻画人物,书写情怀,用贴近文学的手法,艺术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真实地塑造了红军初期的官兵形象,这种探索和创新是难能可贵的!

(张建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怀化学院中文系教授,湖南省怀化学院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该文收入作者《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一书。)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