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段江华:勾勒历史轨迹,留下一片天空,思想尽情驰骋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7-14 20:36:35

远离热闹喧哗的马路,参差不齐的建筑物中间凹出一片洼地,这里被称作后湖。湖看起来不大,一条狭小的水泥路横穿湖面,通向后湖国际艺术区,不太熟悉的人要找到这里不容易。这里不仅是湖南省艺术高地,也将打造成道德文化高地。2015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段江华老师就是在这附近,毫不犹豫跳入冰冷湖中,勇救落水儿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义举背后,尽显湖南人的血性和担当。在这个相对静谧的艺术殿堂,这种精神熠熠生辉。

让我们一起走近“最美画家”段江华,听听他背后的故事。

1、不忘初心,仁爱精勤

段江华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湖南省麻阳县人。麻阳县是苗族聚居地,属于湘西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这里比较偏远,开发程度较小,传统文化类的东西保留相对较多。

段江华的少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他的印象中,家乡人很真诚,很热情,淳朴的民风在村子里代代相传。

(《坛NO.1》 200x300cm 2007年

家庭环境对段江华的影响很大,最让他难忘的是父亲和一位哥哥,他们都喜欢画画,每逢村里过年过节或者有老人去世时,他们就用竹片扎成马、龙、鸡等什物,然后再给它们上色。“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画了一个捣酥油的藏族女,那时我应该五六岁,印象特别深刻。然后就觉得每天可以画画,就有一个爱好了。”段江华回忆说。

后来他离开农村,无论是以学生的身份下乡,还是以教师的身份下乡,他都觉得跟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也能够感受到边远山区老乡对人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

让段江华深有感触的是,在那个偏远的村寨,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单纯。但是现在没有小时候那样的感觉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了,有隔膜了。

段江华觉得这是因为社会风气的变化。他说:“救人是理所当然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这样的事情现在很少有人去做了。”他认为这是因为对这种事情社会舆论导向和社会评判没有正确的标准,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

“所幸的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我们正在渐渐失去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人为善、真善美等。” 段江华说。

(《园 2010.10》 120x150cm 2010年

也许是受有着77年办学历史的“仁爱精勤”校训精神滋养与熏陶,段江华喜欢对现实文化进行思考,如何才能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于是,从救人之初的拒绝媒体采访和宣传,到逐渐接受,作演讲,做公益,行善事,他从一个思考者成为一个积极的践行者,用自己的言行倡导社会追求真善美。在他勇救落水儿童后不久,段江华和他的学生又为进城务工家庭中的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筹集善款。因为及时救治,小女孩的病情目前已经得到控制。

“其实我们内心对真善美还是很向往的,不是说现在没有了,而是暂时被某些东西所蒙蔽。”段江华仍然相信传统美德的力量。“如果我们从社会舆论导向到每个人自身,一起努力,就一定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

新学期开始,段江华每周有20个课时,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还要指导11名研究生。

1989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我校美术学院任教,段江华在这块土地上已辛勤耕耘达26载。如今,他是省油画学会主席、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知名油画家。

(《2010桥05》 150x200cm 2010年

在他看来,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这是他毕业后从未改变过的职业。因为,他热爱这份职业。

2006年前,他通过做考前培训来发掘好苗子,帮助他们考上好的学校。“当时名气很大,省内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都会来找我辅导。”段江华说。对于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他就免收学费,他觉得这就像挽救失学儿童一样,如果不帮助他们,他们就可能失去一条路了。

在他的学生中,令他不解的是农村学生在艺术上面表现出一种优势。后来他发现,农村学生生活艰苦,学习更刻苦,更用功,更接地气。

他曾经帮助过的农村学生石富就是典型。对于石富从清华大学一毕业后就创作出《中国孩子》这样的作品,段江华并不感到惊讶。他介绍,石富也经历过艰难,也吃过苦,当自己过得好一点的时候,总是想起家乡和他当年处于一样处境的小孩。他希望通过《中国孩子》这样的作品改变这种状态,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注。“他是有真情的,是自己有体验的,是有感而发的,所以他才能创造出这么感人的作品。”段江华这样评价。

像这样优秀的的学生,还有很多,如谢郴安、郑敏、章暄晗、丁伟等等。提起自己的学生,段江华如数家珍,满脸的自豪。

交谈中,段江华拿出了两本装帧精美的画册,红色的封面上写着他49名学生和自己的名字。那是他50岁生日的时候,学生们把在北京展出的作品集合起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画册中,有文字,更多的是他的学生作品的影像,其中就包括《中国孩子》。对于这样独特的庆生方式,其中的学生可夫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画册集,更是在重温一种文脉相承的精神。”

(《殿NO.1》 300X400cm 2008年

在学生眼中,段江华是一个好人,一个好的艺术家。他们平时亲切地称呼段江华为“师傅”或“老段”,“对人好、对学生好”是学生们对段江华的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中,段江华除了教授学生绘画知识外,还会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艺术家。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学生应该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观念,但是现在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段江华说,只要学生在身边一天,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提醒和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艺术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特点。老师要发掘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根据这种特点和学生探讨,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径,这是段江华理解的师生关系。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爱这一行,与精勤为伴;哪怕是资质一般,也要以平常心坚持下去。

曾经参加过段老师的培训班、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多年的学生于轶文,依然记得他崇尚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爱为教育的宗旨和因材施教的方针,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优势,常常对家庭贫困的学生予以多方面的关怀。

(《遗址NO.9》 200×300cm 2007年

艺术不仅仅应该具有审美功能,还应蕴含人文精神。在段江华看来,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要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具有很深邃的思想,还要有社会担当。

如今,段江华已是桃李满天下。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段江华的作品大多充满着忧患意识。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的作品大多是废墟,看着比较凌乱,但是废墟里面渗透出来的是一种沧桑,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这种震撼是什么呢?是他在作品里传递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段江华说:“我的艺术作品的主线就是表现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种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百折不挠的精神。”

3、坚守艺术追求,文化反思与传承

199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才4年的段江华,虽然没有去看过马王堆展览,但是他却凭借小时候看过的一张新闻图片的印象,创作出《王·后2号》的油画作品,并凭此获得第二届中国油画展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以己之名,许以历史的沧桑,献给了人类溃散失落的高贵灵魂,汗水夹着欢笑,融入到历史的残砖断瓦里,‘王与后’遗落在汉墓的辉煌,重新被展现在现代人的记忆里”。现已是青年艺术家的于轶文在画册中如此寄语。段江华坦言,这幅作品其实就是在呼唤一种精神,表现一种忧患意识。这种精神与文化成为贯穿他后来创作的主线。

(《台NO.1》 200x150cm 2007年

而后,他更多地将题材倾注到历史中,《国殇·文夕大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当时湖南省文联要做一个重大历史题材,“文夕大火”是其中选题之一,他选择了这个题目。段江华解释说:“因为长沙是一个千年的历史古城,但是那场大火,把一切都毁掉了,我们只能在文字上看到,我想从历史、从文化的角度来缅怀这一事件。”

段江华这种对历史的敬畏,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不世俗、不功利、不愚昧,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通过创作呈现出来。

从市场角度来说,段江华说自己的作品是卖不掉的。曾经有画廊老板想请段江华画可以卖掉的画,提出要订八十张,两万元一张。段江华两个月就可以画完,但是他拒绝了。“因为我不愿意画这个东西。”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我的作品能承载一种愿望,一种想法,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有价值的作品”。他一脸凝重地说:“精神的坚守是必须的,否则将一事无成,艺术也打动不了人。”

(《坛NO.2 》 200x300cm 2007年

段江华看得很远,“物质社会发达的时候千万不能丢掉我们的文化,一个国家要走得长远一点,走得更好,必须要有文化作为支撑。

因为热爱,所以不曾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因为热爱,所以不肯走下三尺讲台;因为热爱,所以不愿放下手中的画笔。善行染绿了后湖的水,微风荡漾起涟漪,浸染过的文化,慢慢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并走向未来。白朗宁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艺术家,段江华不仅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更担负起精神坚守的责任。

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艺术家,段江华不仅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更担负起精神坚守的责任。我们看见,他用一支画笔,勾勒出历史的轨迹;而后留下一片天空,任由思想尽情地驰骋。

责编:吴名慧

来源:纸本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