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张海:致力经典继承与前沿探索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7-17 11:33:24

致力经典继承与前沿探索

作者丨张海

(2007年12月1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右>与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满宗合影。)

“用书法弘扬美德。”何满宗的这一艺术主张,赢得了书法同行的赞许。

何满宗之书法研习:解读经典,创意经典。书法家研习书法从何入手?何满宗一直在思索。思来想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研习方法:解读经典,创意经典。问其心得:

一是学经典。各种书体都不乏公认的经典作品。2004年,何满宗向书界公布了他的学习方法:将用20年的时间,每年写一种书法经典,深入其中,求其精髓,为己所用。何满宗擅行草,多年来下了不少功夫。前年,他问道米芾,专写《苕溪诗》《蜀素帖》,去年解读《兰亭序》,今年则深入怀素《自叙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祝允明《前赤壁赋》和张旭《古诗四帖》,按计划他以后还将陆续理性回归简帛、篆书、楷书诸体,如饥似渴地在经典中汲取养分,在反反复复研习中提练书法精华元素。二是钻理论。“做思考思想的思想者,当研究学问的学问家”,是何满宗对自己要求的定位。他学历代经典书作时,总要花相当的精力查阅资料,弄清其历史背景、艺术渊源和创作理念,上升至理论高度来透析阐释。有心人会发现,何满宗每写一部经典的同时,他编著的该经典字帖也由出版社刊行,如对话怀素时出版了《怀素自叙帖技法》,对接王铎时则出版了《王铎行草技法》,用功之勤,令人称道。三是办展览。展览是促进书法学习的好方法之一。何满宗倡导书家办展览,并率先示范,2004年以来至今举办书法展6次,澳门、日本、台湾、长沙均留下了其书展印迹。他对书展颇为考究,一则每次展览必有主题,紧扣当时主攻书法经典,归纳提炼经典内涵展示与众。二则注重展厅效果。强调色彩搭配、形式感、观众交流和开幕式创新,将经典解读创意为条屏、横幅、扇面等多种形制、多种规格,向书坛作经典学习汇报,给观众以琳琅满目、满堂书卷的视觉震撼。其三,展出的代表作品赠送专业收藏机构,以免散失。如18条屏《蜀素帖》,20条屏《廉颇蔺相如列传》,分赠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档案馆。

何满宗之书法思考:美学上的价值就是道德上的价值。何满宗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艺术生涯,总结了三句话,置于座右:一天做一件善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他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用书法弘扬美德,始终坚信“美学上的价值就是道德上的价值”。何满宗常怀“感恩”之心,乐善好施。2006年5月14日,第98个母亲节,何满宗取白沙古井之水研墨,满怀激情书就一个大福字。他说:全寿富贵谓之福。福,乃吉祥核心。吉祥,人类美好、幸运的象征,人类憧憬未来的永恒主题,祈福天下伟大的母亲幸福吉祥。8月15日,这个福字以33万竞卖价胜出,他当场把全部款项捐给麻阳苗族自治县,用来捐建万福书法碑廊。此前他书写的大寿字在“全国名家书画拍卖会”上以22万元成交。何满宗将22万元全部捐出建造南岳万寿书法碑廊。

何满宗之书法创新:帖行碑意,浪漫豪放。年富力强的何满宗,他的书作未停留在表现书体形象的表层上,而是体现出独特的视角、线条韵味和艺术品格。何满宗以哲学为眼光,以书家的睿智,对法帖研习最勤,之后又大量汲取北魏碑版精髓。经过数十载的广纳博采,其书法已形成既凝重厚实又飘逸洒脱的自家风格。

我以为何满宗的书法艺术以骨力取胜。他早期对《龙门二十品》下过不少功夫,曾三次到洛阳龙门体会其风骨精神,后又写米芾、王羲之,再又在怀素、黄庭坚、王铎的草书上反复研习,笔墨技法日趋成熟。

湖南是出书法大师的沃土仙境,欧阳询、怀素、何绍基、毛泽东、齐白石等光耀中华文化史册。我衷心祈盼何满宗的艺术追求进入崭新的化境,为书坛带来新的气象。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