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黎氏八骏”,一一从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组走出。
我们之前介绍过语言学家黎锦熙,音乐家黎锦晖与黎锦光,作家黎锦明与黎锦扬,这一期,我们将目光投向“黎氏八骏”中的另外三个人——矿产专家黎锦曜、平民教育家黎锦纾、铁路桥梁专家黎锦炯。
文丨记者 曾明辉
黎锦曜:老三悲情采矿终老
黎锦曜主编的书。(黎泽荣 供图)
黎锦曜(黎泽荣 供图)
“你们要是早一点就好了,所有资料都在去年4月,捐献给省图书馆了。”10月20日,黎锦曜的孙女黎明是一名美术爱好者,她在电话里头说。手机信号不好,音效很差,她又换了她先生的手机。黎明告诉我们,早些时候才听别的黎氏后人讲起,湘潭如今也新建了市博物馆。“早晓得的话,就会捐给湘潭市博物馆了。这样更合适。”
“黎氏八骏”中,黎锦曜的资料相对较少。在上海市图书馆,有一套黎锦曜先生的珍藏本,八卷,由当时的中华书局出版。黎明也没见过这套书籍,书是在上海的黎氏后人黎泽荣拍图发给她的。“黎泽荣说,书可能是民国二十年十月的,也就是1931年的。”从图片看,书名没有呈现,编者一栏,竖排写着“黎锦耀”三个字,并非后人通常所写的“黎锦曜”三个字。
黎氏后人黎舜童称,根据“黎氏八骏”的父亲黎松庵流传下来的一份文稿,记录的是“黎锦曜”三个字。“这份用毛笔写的文字记录,记载有他的儿女们的出生日期、别号等。他们家喜欢用‘日’字旁,如黎锦明、黎锦晖,都是如此。”不过,黎泽荣认为,“耀和曜,一定程度上可通用,都有光明的意思。我父亲(黎锦晖)的文章里也都是写‘耀’。”
“黎锦曜、黎锦纾和黎锦晖关系也较好。二十年代初,黎锦晖在中华书局任国语文学部部长,黎锦曜编此书,黎明(黎锦纾)任编辑,恐有一定关系。在明月社也曾有锦曜的踪影,黎锦纾更是策划人之一。抗战胜利,黎锦晖由重庆复员到南京,一度住在黎锦曜家里。”黎泽荣补充。
黎明的爷爷黎锦曜,去世很早,当时只有50来岁。“他是在海南岛的一个工地上去世的。爷爷去世后,海南当地人给他捐献了很多花圈,写下了很多挽联。”黎明说,如今爷爷的骨灰都找不到了。
因为爷爷去世得早,黎明并未见过黎锦曜。但她从小听过很多关于爷爷的故事,她的母亲曾写过一篇关于黎锦曜的回忆文章《我的阿翁黎锦曜》。黎明对爷爷的印象,大都是从这篇文章中而来。
黎锦曜排行第三,是一名矿产专家。早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采矿冶金科,先后在云南、宣化、开滦等地开矿。“他还在二伯黎锦晖所组织的歌舞团工作过,抗日战争开始,他在南京中华矿学社任主事兼任《中华矿学杂志》的主编。”黎明的妈妈郭敏曾是一名教师,2008年已去世,她在《我的阿翁黎锦曜》一文中,详细记录了公公黎锦曜的生平。
“抗战期间,黎锦曜因南京局势紧张,回到湘潭开办小煤矿和膏盐矿,均失败破产。随后他返回家中,和祖父母住在长塘老屋,雇长工种田。1944年,湘潭、衡阳相继被日寇侵占,黎锦曜当时在青山桥中学教书。1946年日本投降后,他在长沙一个水泥厂工作,1948年工厂停办,他又回家和祖父母住在一起。”
1949后,黎锦曜任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他年近六旬,不顾家人劝阻,自告奋勇接受中央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带领一班人去海南岛探矿。第二年,因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而身染重病,在海南的矿藏考察工地不幸病故。这也便是他的孙女黎明听母亲讲述的那一幕。
黎锦曜去世后,给后人留下了30多万字的探矿记录与工作日记。
黎锦纾(黎明):留德博士成为平民教育家
黎锦纾(黎泽荣 供图)
“没有见过爷爷,好遗憾。”10月20日,湘潭的秋意正浓,长沙的黎丹通过微信发来这句话。
黎丹在长沙的湖南美术出版社工作。尽管他见过“黎氏八骏”中的六位,但令他遗憾的是,并没有见过亲爷爷黎锦纾。另一个没有见到的,是去世较早的二爷爷黎锦晖。“我是1954年出生,那几位爷爷,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见到的。”
与未能见到爷爷一样让他遗憾的是,“那时候不方便聊往事,没有留下什么资料。”关于黎锦纾的介绍,在不同人的回忆文字中存留了一些。
黎锦纾在“黎氏八骏”中排行第四,1898年出生。他的另一个名字,叫黎明。
“那天晚上,好吃的四哥(黎锦纾)去刘家喜宴上大吃了一通,回来就病倒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刘家的人包括新娘新郎都因为吃了一种蘑菇而中毒了,而那些吃了蘑菇的客人们和乞丐们也无一幸免。”在《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第一章第二节,今年101岁黎锦扬讲述在中国的生活,关于“乞丐义举救人”中,无意间提到了四哥黎锦纾“好吃”。
1918年,黎锦纾毕业于北京大学,当时文科由李大钊执掌,他受李大钊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较深。1921年,他赴上海在他二哥(黎锦晖)创办的《小朋友》周刊任编辑。当时,正好中华书局选派年轻职员去国外留学深造,他很幸运被选中。 1922年,他去德国留学,后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长塘黎家第一个博士。1925年,黎锦纾在德国参加中国共产党,与朱德、邓小平同在一个党小组,被选为柏林党小组长,由此由成为长塘黎氏第一个共产党员。
1925年,他因参加德国共产党声援“五卅”运动被德国当局驱逐出境,遂于1926年和朱德等人一起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研究成人教育,又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北伐。1931年,黎锦纾到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任学校教育部主任。平民教育,后来成为他一生致力的方向。
“他搞平民教育,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启蒙工作。搞了一些科学实验,在河北定县创造了运用现代社会学方法开展社会调查,并写成《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并创立了‘即传、即习、即用的导生制。’”黎锦纾的儿子黎风说。2010年,黎风编著出版了《黎家往事》一书,写下了20世纪长塘黎家八兄弟的一些往事。
朱先涛在《平民教育家黎锦纾》一文中写道,“黎锦纾先生在教学时,第一堂课,就教育和鼓励我们,认真学好功课,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后来,我们班同学毕业后,坚持从事教育事业的,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抗日战争期间,湘潭沦陷。黎锦纾在自传中写道:“1944年,日均大举南犯,我全家避居晓霞山下。日军沿途烧杀掠抢,少壮农民群起自卫……我即邀集村中失学数人,西行至青山桥,借用赵启霖祠堂为校舍,成立湘潭中学简易师范班。”当时,黎锦纾为师范科教导主任,同时教第六、七班的《学校行政》《教育概论》《小学语数教材教学法》等教程。当时,朱先涛便是第七班的学生。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套得心应手的教学艺术,黎锦纾根据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教学经验和切身实践,编写了《教学艺术》一书。
“书中举出300多个教学例子,包括教学语言提问,哪些问题应怎样提出,和不该怎样提出等。如,‘5+3=8’,是不是对,‘这样做法对不对?’这种含糊而学生不需要思考的提法,是不妥的。而应该问‘5+3=?’和‘这样的做法,你们认为怎样?还有其他算法吗?’”朱先涛说,这种能够留给学生思考和调动学生想出另一算式的学习积极性,才是启发式的教学法。
解放后,黎锦纾在省民政厅任职,后来又担任过省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他的一生,以教育为荣,为促进全国平民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黎锦炯(黎亮):滦河铁路大桥让他名扬中外
黎锦炯(黎泽荣 供图)
在黎锦炯的儿子黎白的眼里,“他们兄弟中好几位接触革命很早,但他(黎锦炯)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通向铁路工程师。当年,黎锦炯带着一块大洋,穿着草鞋离开湘潭,走到长沙去读书,后来又考取唐山交通大学。1927年毕业后,在京奉铁路(北宁铁路)当工程师。
让黎锦炯名扬中外的,是滦河大桥,这是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桥。
1929年,黎锦炯还只是天津铁路局的一个见习工程师,他见外国人用很高的报价承建滦河大桥,很不服气,便挺身而出,以低于外国人很多的报价要求由他承建。得到批准后,他加班加点,三个月拿出修建设计。施工时,他日夜守在工地上,终于建成了滦河大桥。
“当时有比利时和日本人接入,当然都很不满意。当时报纸登出来了,就成了一件大事。因为中国人修铁路是第一件,比茅以升修钱塘江大桥还要早,很多记者就去滦河工地上看这位工程师,怎么也找不到。后来他们一喊,我父亲一身泥跑出来了。”黎白说。
抗战时期,黎锦炯在北大工学院当教授,生活十分清贫。这时,有他的同学、日伪华北政府建设总督办殷同带着日伪的委任状找上门来。
“谢谢你的好意,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当汉奸。父亲一下子就把委任状撕了。北平解放后,父亲以河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长职务参加接受铁路部门。给他卧车,他拒绝了,每天坐电车上班。几十年来,他从未给子女和亲朋安排过工作,更从未走过后门。”在黎白的五卷本《湘潭黎氏》中,生动了记录了“黎氏八骏”的生活。
“依照到解放区的不成文法和习惯,人们大都改个姓名。黎锦炯改名叫黎亮。”黎白在《湘潭黎氏》第四卷中写道。从此,黎亮,便成为了黎锦炯终生不改的名字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北平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之间的康庄大桥断了,美国和国民党认为共产党没有能力修复这座大桥,提出由他们派专家花40天修好,黎锦炯坚决反对。
“我父亲用英文告诉美国人,我们不仅会拆桥,也会修桥。桥修成后,美国人坐着火车过来,到张家口,没想到共产党有一个这样的铁路桥梁专家。当时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为此授给他一个‘人民工程师’的称号。”黎白称,这在所有解放区中,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炯在铁道部负责设计领导工作(总工),宝成、成渝、鹰夏等新建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但西藏铁路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他一天到晚上地铁,当时正在修地铁,他就一层层走,然后到十三陵,来回往返上下。我问他,你这样折腾干什么呢?他说这样就可以知道将来开隧道什么的,怎么修西藏铁路。”黎白说。
1981年,黎锦炯病重住院,临终前他对家人说,“没有修成西藏铁路,真是死不瞑目呀。”就这样,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