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报告文学丨红军村里的后人们(一)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6-12 11:03:39

红军村里的后人们(报告文学)

作者丨刘晓平 王成均

(毛垭“新颜”)

(一)

2017年3月19日,一个叫杨光雄的红二代死了。他死在野樱桃花盛开的烂漫里,死在野草破土而出的希望里。微风拂过一缕缕野樱桃花香和泥土的清香,弥漫在病床边守候的亲人心间。吊脚楼外一树树粉白粉白的野樱桃花,此时却幻化成一朵朵送别的白花。一年又一年的这个季节,总会有老人嗅着花香闻着泥香静静地死去,毛垭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早已炼就了视死如归的勇气。

临终前,杨光雄示意儿子杨生前拿出一枚银质奖章,八十五年的珍藏,银质奖章仍闪耀着光泽。银质奖章正面,五角星包裹着镰刀斧头熠熠生辉,背面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九师二十五团政治处竞赛胜利奖章”等二十三字清晰可见。杨光雄用生命的最后一丝余光望了望银质奖章,喉管动了动,滑过一句浑浊的声音。儿子杨生前靠近父亲的嘴边,听到了几个字:

完—成—爷—爷—心—愿

爷爷心愿是什么呢?守候在病床边的后人们心里清楚,那就是守好这块土地,建设好这块土地,挖掉这块土地的穷根。

银质奖章是杨光雄父亲杨云清传给他的。1975年6月9日,是七十多岁的父亲临终的日子,父亲握着银质奖章,告诉杨光雄,要好好珍藏这枚银质奖章,贺老总回家乡,你就把贺老总奖的这枚奖章拿给他,对他说:“您的警卫排长等不到您回来的那天,可他守住了毛垭这个村庄,守住了毛垭这块土地,并决心世代建设好这块土地。”

奖章是红三军九师25团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奖品。当时,身为贺龙警卫排长的杨云清陪贺老总视察九师25团。正在开展竞赛活动的25团举行射击比赛,一时技痒,杨云清参加了射击比赛,打惯跑动猎物的猎人杨云清一下夺了个头彩。警卫排争了光,贺老总也高兴,亲自为七次身负重伤的警卫排长杨云清颁发了这枚奖章。

杨云清忘不了颁发奖章的时刻,贺老总要他脱下衣服的情景。贺老总用手轻轻抚摸着杨云清身上的七处伤疤,对红军指战员和乡亲们动情地说:闹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我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就是要让贫苦乡亲过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出门有车,进门逮酒肉喝香茶”的日子,让下一代不再担惊受怕遭欺压。

杨云清听进了贺老总的话。看着台下的红军指战员和乡亲们向他射出敬佩的目光,他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动而亢奋地吼起了山歌。他一吼,参加竞赛活动的红军指战员和乡亲们一起吼起来,激昂的吼声如酒液点燃了革命的激情,伴着山谷的回响,形成天籁之乐——

要吃辣椒不怕辣

要当红军不怕杀

刀子架在颈项上

脑壳掉了碗大个疤

视死如归的豪迈声音回荡在毛垭激情燃烧的山寨。那时那刻,杨云清发现毛垭的山水早已描绘出一幅乡亲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图画。

1935年11月19日,身为红军警卫排长的杨云清理应跟随贺老总长征。他想到了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妻子儿女。贺老总了解他的心思,给他留下8支枪,要他好好保护自己,保护红军亲属,等红军打回来,杨云清就这样留了下来。

贺老总走后,杨云清为了保存8枝枪,15年如一日带着父母、妻儿躲在山中。山里的湿气浸进他的骨骼里,加上饥饿,等到敌人捉住他,杨云清早已成了皮包骨,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敌人认为这是一个必死的人,便把他扔在山里。可敌人想不到,亲人用遍身烧麝香的办法救活了他。他等到了打回来的红军(解放军),他等到了贺老总当上了元帅、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的好消息。

毛垭地理交通闭塞,杨云清万万没有想到他敬重的贺老总会遭到迫害,早已在1969年6月9日就含冤去世了,他没有等到贺老回来看他的那一天。历史有时就那么巧合,杨云清临终那天,北京八宝山公墓正举行贺龙骨灰安放仪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抱病出席讲话,历史永远会记住这动人一幕。周恩来一下车,即悲痛地边走边喊:“薛明!薛明呢?”薛明赶紧出迎,周恩来握住薛明的手说:“我没有保护好他呀!”说完,彼此哽咽无声。哀乐声中,周恩来走到贺龙遗像前深深地鞠躬。而就在这一天,曾担任贺老总警卫排长的杨云清念着贺老总的名字离开了人世。

(本文原载2017年第6期《人民文学》“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特选作品”一栏)

责编:吴名慧

来源:人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