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散文丨没有穿越哪有世外桃源?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6-20 16:42:39

没有穿越哪有世外桃源?

文丨周碧华

人们提及桃花源,眼前便是漫山遍野的灼灼桃花,直把一瓣瓣桃花当作了桃花源的符号。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我们手持一瓣桃花,很容易被其色相所迷惑,从而失却寻找桃花源的正确路径。桃花如同美人,命比纸薄,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她们如期绽放,很夸张地笑着,知道消费春光的日子很短暂。一阵春雨,或一阵寒风,便一地落红。

短命的桃花随雨打风吹去,空留下一片片桃林。于是,很多人印象里的桃花源只属于春天——原来,我们跟着桃花行走,弄丢了桃花源。

寻找真正的桃花源,我们必须穿越秦人古洞。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穿越秦人古洞时的感觉。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桃花源风景区尚未开发,就像遗弃的妇人,牌坊彩漆剥落,景区杂草丛生。沿着布满青苔的石径前行,空气中似乎含有古代文人的墨香。我知道,我踏过的石阶,王维踏过,袁宏道也踩过,山坡上密集的草木记录了一个个朝代的身影。山中满是溪水的奔跑声和鸟语,那时的桃花源是生动的,神秘的,古意盎然的。

向导告诉我,要穿越秦人古洞了。我和我的朋友们便激动起来,啊,马上要看到世外桃源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可以一直沿着石阶往前走,但在当时,我们的心中只存有一个念想,那就是穿越秦人古洞,我们深信,穿越之后,那便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那里有怡然自乐的秦人。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只见秦人古洞洞口不及人高,被藤蔓掩映着,洞口边的石壁上刻着几个苍黯的字,刘禹锡说“洞门苍黑烟雾生”,看来很写实。洞口下是一汪绿得发暗的深潭,我们向洞口靠近时,还有湿漉漉的铁链保护着。这更加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古洞,这是秦人当年侥幸躲避乱世的通道。

我们低头弯腰进入黑暗的洞内时,兴奋、紧张、向往,各种复杂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我们不知这洞有多长,前面是否有危险存在,只能互相提醒着,以手触着前面一个人的身体摸索前行。本来是夏天,洞内却寒气逼人,那股特殊的气味,我疑心是秦人的衣袂残留下来的。这个时候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想像即将呈现出的世外桃源美景,虽然秦人早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村庄是什么样?他们使用过的犁铧还依然闪亮么?就在大家的心悬着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亮色,向导说,快到洞口了。我们一阵欢呼,不由得联想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句子来。等到钻出洞口,确有“豁然开朗”之感,虽不见屋舍俨然,但恍若隔世,要不是20世纪的阳光透过树隙照射到千丘田刚割的稻茬上,我们还真以为能遇到黄发垂髫的秦人,甚至被他们热情地“便要还家”,吃桃源鸡,喝桃源米酒。

遗憾的是,那种感觉永远地停留在那一天那一刻了。景区后来开发时,新拓了一个洞,游人可以昂首挺胸地行走,没有了那种神秘感,没有了那种古意,人们省略了想像与期盼,当然也就无法收获经历过黑暗忽逢光明的喜悦。

其实,桃花源的精髓便是秦人古洞,而不是易凋的桃花。一个秦人古洞,隔开两个世界,洞外是喧嚣的红尘,穿越古洞后是世外桃源,那里民风淳朴,没有地沟油,没有摇滚乐,那里是“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陶渊明呕心沥血地创作《桃花源记》,并没有教导我们如何种植桃花,而是指引我们如何寻找。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必须完成穿越,没有穿越,就没有发现。

秦人古洞便是我们抵达那个“理想社会” 的唯一路径,我们必须回到它面前,虔诚地弯下腰去。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