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裴建平:心空不碍白云飞 ——寻访盛景华的艺术之路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7-04-29 12:55:13

心空不碍白云飞 ——寻访盛景华的艺术之路


(盛景华)


文丨裴建平

一条资江,穿城而过,将古城益阳一劈两半。

在资江北岸的鲁肃城南门附近,是艺术家盛景华“丢胞衣罐子”的地方。

景华多才多艺,书法、绘画、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多有涉猎,且造诣甚高。因而,单一地给他冠以某个头衔,难免有遗珠之憾,我们只能统而言之称他为艺术家。我甚至觉得,艺术对景华而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一种宿命。他这辈子就是为艺术而生的,艺术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艺术。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先生在《景华:一位胆识超卓的书法家》一文中说:“景华有着全面的文艺素养,除书法外,他擅长诗歌、散文与绘画。这些综合素养,使他具有了文人品格,而文人品格的获得,使他对事物的观察、判断都能站得更高些,这是他能正确把握书法艺术学习方向的缘由,也是他现在的书作摆脱了平庸化、粗野化和匠化的境况而能进入到一种高雅的文化人的境界的缘由。”



▲景华夫妇

诗歌是他的灵魂

景华首先是一个诗人。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无比喧嚣又无比伟大的时代。当年,景华和益阳街上一帮文艺青年,成立了“白鹿文学社”,他们经常聚会,创办了自己的文学期刊,定期举行各种创作与交流活动,有些男女青年因此互生情愫,还萌发了或长或短的恋情。

那时景华已在文坛崭露头角,他和蒋祖煊、黄献民合作,以笔名“黄祖华”发表过不少诗作,其中组诗《妈妈·世界·我》还上过《星星》诗刊。他的散文处女座《雨过天门山》也在《湖南日报》上亮相,可谓春风得意。

景华写得最好的当然是他的爱情诗。当年的他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时间有点长,后来不幸夭折。景华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为这段情感经历写了上百首诗。这些情诗不久便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小城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若干年后,在一些聚会或者饭局上,当年阅读和感动过的朋友,甚至都能一首一首地背诵。


▲景华夫妇跟牧民在一起


请看这样的句子:等你 / 守在所有的路口等你 / 等你 / 站在雨中的三月等你 / 等你的日子里 / 思念长出了洁如霜雪的白霉 / 等你的日子里 / 感情早披上了绿如春天的苔衣……我喜欢景华对爱的反复吟唱,事实上,他的爱情诗已经不再是献给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深刻的隐喻,歌赞的或许是爱人,或许是亲情,或许是朋友,或许是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景华的散文和随笔,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淌着明亮、幽静、雅致。那些对爱和亲情的抒写,无不细腻柔婉,回肠荡气,直抵人的心灵。那些人生经历和心灵感悟,则在从容表达中蕴藏机杼,在平实行文中透露胸襟。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景华在书画领域走得多远,他对文学总是不离不弃。实际上这也是景华能在艺术路上不断攀升的关键。

可不可以这样说,在景华的书画作品里,他的每一根线条,每一抹色彩,每一个构图的背后,或许都有他作过的每一首诗歌,写过的每一段文字,读过的每一本书籍,都有着他经年涵蓄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修为。


▲在草原上


书法是他的骨髓

景华正式步入书坛,是在1985年前后。当时各种大赛、各种展览、各式各样的书法活动竞相开展,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种书法的热潮。

他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机,作品连连入选省内的各种书法展览。当时的他有点张狂,甚至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懵懂。他参加“湖南省首届创新书法展”,一下子就有3件作品入选。


▲盛景华书法作品


1989年,湖南省书协与北京市书协举办“湖南北京书法交流展”。为了参展,景华带着8件作品去了长沙。作品甫一挂出,评委们就悄悄围拢来,先是屏气凝神,然后竖起拇指叫好。

有一次景华出差到西安,他花了近两天的时间,十分虔诚地拜谒了碑林里所有的经典。看过后,他的第一感受是,在大师面前,在传统与经典面前,休要轻言书法。碑林里的每一块碑刻,就像一座座大山,高山仰止;就像是一块块路牌,给后来者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回来之后,他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书法之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时风所动,以传统为依托,从经典出发,将传统与经典化成筋骨和血液,化成一种精神,化成实实在在的作为,然后扩大自我的半径,拓展艺术的空间,随心适意地表现自我。


▲盛景华进行书法表演


从经典出发的景华,因功力的积累和识见的开阔,终于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他总结出,只有当苦心孤诣的创作变成自然,只有当自己的笔墨能够自由地走进人们心灵时,率意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经典。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心中有梦的景华需要更高更大的平台。2011年9月,景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京求学,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在首都师范大学做访学期间,80多岁的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亲自授课,让景华的书艺大受裨益。每堂课,欧阳先生都会现场示范,边写边讲,写写讲讲。每每这时,他就特别上心,特别留意先生的笔法、墨法和章法,甚至动笔前是先倒水还是先倒墨这样的细节,景华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访学临近结束时,景华曾拿着上百件作品请老师点评。欧阳先生看过这些作品之后异常兴奋,当即欣然提笔给景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景华基厚,博取求深,百尺竿头,指日可待”。


▲景华夫妇与书界泰斗欧阳中石


绘画是他的神韵

在习书的同时,少年景华就开始跟随许池、郑一呼学画。高中毕业下放到宁乡,其绘画才能被画家唐明生发现,之后又得到画家张月明的提携。唐、张二人何许人也?一个擅长国画,一个擅长油画,两人都是当时湖南美术界的狠角。

事实上这么多年,景华并没有停止画画,他讲究的是少而精。只是他的书名太过耀眼了,其光芒无情地遮挡了他的画名。


▲盛景华作品青绿山水画


2011年年底,景华陪画家黄炯青去拜访林凡。林老也是益阳人,我国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林老多次回益阳,与景华很熟悉,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他说,景华,你在欧阳先生那里做访问学者,快结束了吗?景华说,是的呢。林老说,我看你也别着急回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有个工作室,到时你到我这里来作画。我收你为徒,你做我的入室弟子好了。你画画有天赋,不画可惜呀。景华听了自然喜出望外,连声说好。


▲和林凡老先生在一起


也就是这一机缘,让景华把艺术创作的重心,在一段时间里转向了绘画。到北京的三年间,景华创作了大量以洞庭湖为题材的画作,形成了一个湖乡文化系列。

景华的绘画,特别是青绿山水如今在京城渐入佳境,好评如潮。然而他并不急于求成,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甚至不售也不向大展投稿。他说,一是我舍不得自己的作品,二是我都近六十的人了,我想积累一批作品办个人画展。他还说,对于艺术,我认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等我做成个展之后,我自然会做我该做的一切,我的作品何去何从,自有方向。

作家叶梦曾经这样评价景华:“也许这个世界上像他一样有才气的人还有,但是,没有人能够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在艺术的世界里永不放弃,一步一步稳定地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度。”

是的,在艺术道路上,景华就是这样一个以前倾的姿势不断超越自我的人。


▲赠画莫言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