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四季·大寒
四时风景各含其趣——丙申大寒·我的四季悦读
文图丨欧阳斌
(山水在春光浸染中相映成趣。)
每次出行,我都会尽可能提前一点,到机场或者车站的书店去转转,随手翻阅一下最新的书籍,至少闻一闻新书的墨香。这,已经成为我四季阅读的必修功课。
是的,对我而言,阅读已不止是一个生命习惯,更是如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一书中所说的,“观众阅读舞者的动作,双亲阅读婴孩的表情,农民阅读天气——不管哪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我庆幸,阅读已如呼吸一样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为我今生今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命是与自然,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的。他们之间有许多种交流方式,节奏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就自然而言,节奏在中国文化中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二十四节气了。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并以太阳周年运动为基础进行划分而成的。二十四节气在某种程度上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生命智慧。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可视为对“二十四节气”的一次现代“加冕”。
学者余世存写过一本《时间之书》,书中有些观点,我是认同的,尤其是“时间感”一词。时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一直享用着时间的眷顾。这一点,一些真正了解我的朋友往往能更准确地理解我和时间达成的默契。
我认为,生命的节奏,具体到人就是生物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好,都不过是在尝试实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振。可惜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运行,有时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一晃一眨眼,也许一年就过去了。人人似乎都站在永不停息的流水线上,面对快速掠过的一道道风景,却来不及品味回味。更为悲哀的是,相当一部分生命居然至死对此无所察觉。
记得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说到,“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如今慢慢品味这段文字,真是振聋发聩,令人大梦忽醒!
阅读影响着人生的眼光,丰富着人生的体验,平衡着人生的节奏。从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诗词里,我们体悟豁达豪迈;从王船山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志向里,我们领悟忠义气节;从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的描述里,我们感到脑洞大开;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警句里,我们重燃激情岁月,等等。阅读带给我们太多太多,而我们只须付出一颗赤子之心,安安静静,本本分分的赤子之心。
我曾在《论时令》一文中写到,“四时的轮回似乎是一种重复,但决然不是简单重复。恰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枚相同的果实。这一个春天永远带有这一个春天的色彩,不会与下一个春天重合。”过了大寒,就意味着一个崭新的、未知的“立春”轮回而来。四时风景,各含其趣。我们何不趁着春节假日,泡上一壶清茶,静静地捧起一本心爱的书,在茶香和书香交汇中,慢慢地体味这时间的递嬗轮回……
记于丙申大寒后日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