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名家评论丨徐春林:《空巢》——追问时代的真相
新湖南 • 历史专题
2016-12-05 20:40:39




《空巢:追问时代的真相

作者丨徐春林


湖南女作家彭晓玲的报告文学《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作家出版社社)出版后,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空巢》充满了大爱,唤起了整个社会的警觉和良知。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描则认为,《空巢》从个体命运推演了整个时代。

彭晓玲是潇湘三才女之一。她的文笔极具才气,《空巢》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一部值得读者眷恋的书。故事脉络分明,感人肺腑。

我与彭晓玲是好友。知道她采写《空巢》时的艰辛,一个人背着行囊穿越了几个省市。她也忍受了许多内心和生活的孤独。本书素材主要涉猎于湖南、江西、河北、湖北、川渝、庆阳、东莞等8省14县,探访70余个“空巢”。她所探访的这些省市基本可以反映我国农村的“空巢”现象。

“空巢”在这里特指留守老人的家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所知道的湖南、江西、湖北大量的打工者向沿海转移,农村里留下了一大批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所谓的“留守”在某种意义上是亲情的分割。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城市后,显然促进了沿海城市的工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了跨越式提高。农村呢?因这些青壮年的离开,原始的耕种模式——“牛耕时代”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一些留守老人再也没有能力去耕种农村的土地,于是有很多的农村变成了后乡村的荒芜。彭晓玲《空巢》里所反映的老人,虽然国家在采取各种方式避免老人孤独,采用各种保障确保老人晚年过上快乐的生活。实质上,他们缺少的不是衣服,不是粮食,而亲情。比如《张绣芳:儿子把我的心挖走了》。 这种思念让老人苍老的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迹。如何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实质,或者说如何温暖老人,我想是彭晓玲写空巢的最终目的。

《我只想老死在麻风村里》一文读后让人黯然泪下。谌田龙生活在麻风村里,“麻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闻风丧胆的瘟神,为何谌田龙宁愿老死在麻风村里呢?一个外出的打工者,他们的外出并非赶潮流,是家庭所迫的结果。我老家在赣北修水县的罗家窝村,实际上这里有许多彭晓玲笔下的“空巢”家庭。我几岁的时候,村庄里有几百号人,之后陆续外出,村庄变得孤寂起来。只有过年那一阵子是热闹的,但还是有部分人不会回来。不回来的有两个原因,一是长年在外连车费都没有混到,二是赚了钱想留在大城市过年。我8岁那年母亲去过广州,她只念个初小,连车票都不认识,她走之后,我家的菜就缩减了几块。母亲第二年回来时,荒废的菜地已经长满了茅草。而我们,对母亲的思念变得飘渺了起来。老人呢?那时我祖母还在世,她已经不能行走了。成天望着山外,她倒没有想过自己,她是在担心母亲在外面的日子是否过得好。实际上那些日子,祖母就像彭晓玲空巢里的戴朴兴老师,一天就只吃一餐。

很多外出的打工者,他们没有赚钱回来。比如《石志孝:我为女儿还贷款》里写到,孙子结婚时,贷的五六万元彩礼没有还上,老人只好把粮食补贴折子抵押在了银行。看到这,我又起了我老家的空巢村子。我家上午有名叫谷山的光棍,1993年左右外出的。至今都没有回来。可怜了他父亲,自从他离开村庄后,他父亲每年都会去村口等他,等了整整二十年。他父亲去世时,死在了自家的菜地里,只有这他么个儿子。村人猜测,他早已不在人世了,如果在,不可能二十多年不回家。于是不得不让我们面对一个现实,也就是农村“空巢”家庭的贫困,是青壮年被迫离乡的最根本原因。我很小的时候,吃的就是红薯,山里的野菜,很多时候是用白水当汤。这样的日子相对好些,我村子里多数人就连红薯都没得吃。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种粮食,即使种上了粮食也没有理想的收成。

《东莞行:老了的臂膀怎能再挑重担》。读了这篇文字后,让我非常吃惊。十年前我去过广东,我去时看到的全是高楼大厦。我村子里有不少人在东莞打工,我以为东莞不会有空巢村庄,没想到东莞一样有人去村空的土地。这样看来,“空巢”应该无处不再。那么,整个中国的版图上就出现了问题,人口汇集的问题,分布不均的问题,由此造成“热”了城市,“冷”了乡村。建设城市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吗?而荒芜的村庄又将何处何从?国家虽然对保障空巢老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建设农村敬老院,养老院等等。就我了解的农村敬老院只针对孤老的老人,而因子女外出的不在范围内。于老人而言呢?住进敬老院也仅此是生活得到了保障,精神世界却依然是“空巢”。

《朱汉连:在酒里可以找到安慰》、《罗贻斌:我与孙子相依为命》这些文字读起来心里都是酸溜溜的。朱汉连老人内心的落寞,他没有地方可倾诉,酒可以消愁。而罗贻斌呢?说起孙子他就流泪。孙子是罗贻斌心灵上的希望,也是温暖。在他倍感自己孤立时,孙子的笑容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朱汉连和罗贻斌仅仅是中国千万个空巢村庄的缩影,如何让老人和孩子更加温暖是值得各级政府和国民思考的问题。一个没有亲人陪伴终老的老人,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孤立和可怜。中国农村人口远远超过了城市,而农村是人类的生存之根本,没有农村也就不会有城市。应该说是农村足够的自然财富和人力资源丰富了城市的繁荣。

以一种执著的精神毫不妥协地坚持还原,并追问历史真相,这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作家所做的事情。彭晓玲是一个有情怀,有责任的作家,她笔下的《空巢》绝对不是个简单的社会养老问题,她所要反映的是人性如何温暖的问题,社会如何在变革中稳健过渡的问题。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从表面上看是农村贫穷造成的,是青壮年外出造成的。实际上呢?这里面还有担当,各种各样的担当都可以破解其中的难题。如何缩小人类本身可以避免的“空巢”,这是值得每个生存者值得去思考的。仅此是思考吗?当然不是。失去的时光永远不可能弥补,我们要做到的是今后如何不再有疼痛。

解决这种疼痛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解决劳力,就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农村青壮年有就近就业的机会。另外是提高国民对老人的关爱程度,对情感的覆辙,让人们不去轻易远离亲情的温暖。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我想,这也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也是空巢家庭的留守老人的梦想。

可喜的是有一批人在为“空巢”默默奉献。比如《镇敬老院院长:我不后悔》里写到的胡前芳,浏阳高坪镇敬老院院长。他是敬老院老人的亲人。另外还得强调一点,翻阅整部书,从头到尾都有孩子贯穿于其中。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揪心着老人的同时也揪心着孩子呢?老人是痛苦的,孩子给我们的印象很活泼,满是阳光。这又为“空巢”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这扇门不仅填补了内心的落幕,也给本书描绘了美好。我想,这也是《空巢》在提出警示的同时,另外给于社会温暖的原因,这也是作家在写报告文学时的成功和独到之处。

我们不会去责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有相应的现象存在。这是发展矛盾所刻的痕迹。这些痕迹上留下的是生命的踪影,或疼痛或悲苦。未来的中国在不断进步,相信“空巢”在消失的同时,新的生活会给这些老人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第二届签约作家、河南省第六届签约作家、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多部作品)



本文已刊发于2016年7月8日《文艺报》。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